介紹
孝是什么?一粥一飯的奉養(yǎng),一言一行的恭敬,每時每刻的陪伴,盡心盡力的付出……
講孝德,一天容易,一輩子可能很難;行孝道,對一個人容易,對多位老人恐怕不易。
說到底,孝道的珍貴在于點滴的付出,恒久的堅持。而這一切,有一個人做到了。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史各莊鎮(zhèn)口上村已年過八旬的“仁義孝子”王百根,用66年先后孝養(yǎng)了七位老人。時光為他的孝道做了完美的注解,歲月將他的故事譜成了一曲流傳于燕趙大地的頌歌。
王百根老人在家訓(xùn)屏風(fēng)前。資料圖片
1.為7位老人養(yǎng)老送終 一輩子沒留下遺憾
“七位親人我都養(yǎng)老送終了,我的任務(wù)完成了,我這輩子沒什么遺憾了!蹦赀^八旬的農(nóng)村老漢王百根,66年照顧七位老人無微不至,孝道需要真情的付出,需要心靈的投入,需要品格的支撐,需要時光的檢驗,這些他都做到了。
20世紀(jì)30年代初,王百根出生在一個遠(yuǎn)近聞名的高尚之家,他的高祖是民國時期被當(dāng)?shù)卣谟琛皾?jì)世活人”的名醫(yī),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從小就養(yǎng)成了尊老敬老的道德品質(zhì)。
王百根擦拭長輩遺照。資料圖片
由于他是他們那一個家族唯一的男丁,幾個家庭就守著一根獨苗,所以取名叫“百根”。那些年月 ,爺爺去世早,留下奶奶;二爺二奶奶、三爺三奶奶成家后也都無兒無女;在百根12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病去世,撇下母親;叔叔結(jié)婚一年后去當(dāng)兵,一直下落不明,剩下嬸子。照顧一家人的重?fù)?dān)便落在了年幼的百根身上。從此,他便與這七位老人相依為命,走上了長達(dá)66年的孝義之路。
2.決不放棄一個親人 "追回"老嬸孝敬當(dāng)親娘
王百根的日子從來沒有富裕過,但是無論生活多么艱苦,他總在盡心盡力照顧老人。三年困難時期,百根的叔叔依然沒有音信。
一日,嬸子的娘家看他照顧這么多老人,為了給他減輕負(fù)擔(dān)便把嬸子接回了娘家。百根下地干活回到家后,鄰居跟他說:“你嬸子被她娘家人接回家了,不會再回來了。”他一聽,整個人都傻了,坐在地上就嚎啕大哭。父老鄉(xiāng)親看到百根這樣難過,紛紛給他出主意,讓他趕緊去接嬸子。百根急忙跑到了嬸子娘家,見到嬸子,娘倆抱頭痛哭。百根哭著對嬸子說:“老嬸,你是怪我沒有照顧好你嗎?為什么要離開咱家?”當(dāng)即他就請求把嬸子接回去,他跟嬸子娘家人保證說:“你們放心吧,我把俺嬸子當(dāng)親媽一樣看待,有我一口吃的,就絕對不會餓著我嬸子!眿鹱幽锛胰丝窗俑鶎鹱舆@么孝敬,也就放心的讓他把嬸子接回了家。
王百根在田間勞作。資料圖片
3.忠厚家風(fēng)寫在大門口 五世同堂炕上三個老太太
來到王百根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匾上“忠厚傳家遠(yuǎn)”五個字,院子的屏風(fēng)上面刻有“勤儉持家、敬老愛幼、睦鄰親友、正心立德”四句話,這些字都是王百根寫的,同時也是他的家訓(xùn)。
王百根把家風(fēng)寫在大門口。資料圖片
百根的老伴告訴記者,他婆婆84歲去世,三奶奶87歲去世,嬸子98歲去世。村里人說,前幾年老人們都在世的時候,來王百根家,總會看見一個炕上坐著三個老太太,心里都會覺得暖暖的。在王百根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們心情愉快,身體健康,直至黃發(fā)鮐背,無疾而終。
當(dāng)被問到贍養(yǎng)這么多老人,會不會偶爾也會覺得麻煩時,他立刻搖了搖頭,說:“我嬸子身體一直很好,90歲的時候還能縫縫補補做點事!蓖醢俑膵鹱釉谌ナ赖那耙荒晁ち艘货樱髞硪恢迸P病在床,家里人少不了伺候,王百根的孩子們考慮到他和老伴都上了年紀(jì),想把王百根的嬸子接去照顧,都被他拒絕了,他只淡淡地說了一句:“我還能伺候!
如今,王百根的小女兒都已經(jīng)當(dāng)了奶奶,談到王百根嬸子的時候,她動情地說:“我是二奶奶一手帶大的,前幾年她還跟我說,u2018孩子啊,我特別知足,老了有你們伺候我,還看了這么多輩人,咱家是五世同堂啊。u2019”
王百根親筆書寫的家訓(xùn)“影背”。資料圖片
4."還挺好"!坦然面對多事之秋 八旬老人感恩社會
這幾年,百根家逢多事之秋,日子并不順當(dāng)。二兒子腦干出血,他說“還挺好,我兒子一點都不糊涂”;三兒子出車禍,他說“還挺好,人沒事,國家還給照顧吃了低!。談話中,他用的最多的三個字就是“還挺好”。這個80歲的老人,非但沒有被困苦的生活壓倒,反而充滿對社會對國家的感恩和對人生的知足。
王百根用66年傳承家風(fēng),使7位老人頤養(yǎng)天年、盡享天倫;用66年恪守孝道,給了7位老人一個安定幸福的晚年;用66年踐行了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他用66年對待生活樂觀的態(tài)度,將孝道的種子播散在每個人心間。
王百根練習(xí)書法。資料圖片
王百根老人的全家福。資料圖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一種博大的人間大愛。有了這種無私的大愛,人間何處不春風(fēng)?有了這種博大的道義,生命何處不燦爛?有了這種品德的胸襟,人生何處不溫馨?這是尊老愛幼的最高境界,也是孝道所追尋的終極目標(biāo)。如今,王百根孝老愛親的感人故事在當(dāng)?shù)貜V為傳頌,十里八鄉(xiāng)的群眾無不交口稱贊。
相關(guān)評價
孝可能有千萬種表現(xiàn)的形式,歸根結(jié)底還是貴在“堅持到底”。留在史冊、傳在坊間的孝德故事,哪一個離得開“堅持”二字?也正是因為“持之以恒”,孝的美德才能淵源流傳,成為傳統(tǒng)。66年,兩萬多個日日夜夜,時間把王百根鍛造成熠熠閃光的孝德典范。講孝德、行孝道,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提倡,其目的不僅是要銘記在心間,更要付之于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