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2008.12-至今 副教授 中國農業(yè)大學-生物學院-動物生理系 從事科研、教學工作
2006.7-2008.12 講師 中國農業(yè)大學-生物學院-動物生理系 從事科研、教學工作
2001.9-2006.6 中國農業(yè)大學生物學院 攻讀碩/博士學位 生理學/理學博士(導師:崔勝教授)
1997.9-2001.6 北京林業(yè)大學生物學院 生物學/理學學士
2010年 歐洲地中海生命科學研究所學術交流
2011年 法國巴黎第五大學醫(yī)學院分子遺傳學系訪問學習
主講課程
《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實驗》(本科生課程)
《神經生物學》(本科生課程)
《生理學實驗設計》(本科生課程)
《發(fā)育生物學實驗》(本科生課程)
《研究生生理學大實驗》(研究生課程)
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從事生殖內分泌和胚胎期器官形成的細胞分子機制研究,重點研究了關鍵基因(如:Islet-1、ER、AR)、miRNA(miRNA-375、miRNA-202、miRNA-218等)和神經內分泌因子(如:FSH、LH、leptin、NE)在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以及神經發(fā)育過程中的的功能和調控機理,為動物和人類生殖內分泌疾病的發(fā)病機理研究和藥物治療提供一定的實驗基礎和理論依據。
建立的關鍵技術體系和方法:
1) 體外培養(yǎng)體系:卵泡培養(yǎng)、卵母細胞培養(yǎng)、原始精母細胞培養(yǎng)、睪丸組織體外培養(yǎng)等;
2) 活體/在體基因干預方法:條件性基因敲除和轉基因小鼠、活體卵巢/睪丸質粒DNA電轉染技術、活體睪丸曲細精管注射、慢病毒包裝感染性腺、雞胚神經管活體電轉染技術、基因超表達和knock-down技術;
3)疾病動物模型:多囊卵巢綜合癥(PCOS)大鼠模型、性腺摘除模型、卵巢上神經切除動物模型等。
學術成果
科研項目
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作為學術骨干參加3項973“人類生殖健康”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
1)miRNA-375 調控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合成的分子機理(31172289)國家自然基金
2)雄激素和轉錄因子 Islet-1 調節(jié)垂體發(fā)育的細胞分子機制(30771587)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3)排卵障礙相關疾病發(fā)生機制研究(2012CB944700)973項目
4)環(huán)境和遺傳因素導致男性不育與出生缺陷的分子機制(2009CB941700)973項目
5)卵泡發(fā)育的分子調控(2007CB947402)973項目
發(fā)表論文
相關研究結果發(fā)表在Endocrinology、Neuroendocrinology Letters 、J Histochem Cytochem、Histochem Cell Biol.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Steroids 等國外學術期刊,SCI論文10余篇。
學術交流
目前與國內:中科院動物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國科技大學、南京醫(yī)科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生殖醫(yī)學中心、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生殖中心、北京306醫(yī)院等保持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與國外:巴黎第五大學醫(yī)學院、哈佛大學干細胞中心、德克薩斯西南醫(yī)學中心、地中海生命科學研究所等世界著名大學和科研所保持良好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