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伊娃·瑪爾頓(Eva Marton,1943- ),匈牙利人,杜蘭朵公主最好的詮釋者,優(yōu)秀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愛娃·瑪頓(Eva Marton)1943年6月18日出生于布達(dá)佩斯,早年就讀于布達(dá)佩斯的Franz Liszt音樂學(xué)院,1967年作為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中的Kate Pinkerton在匈牙利Margareten Island夏日藝術(shù)節(jié)上做了歌劇首演,1968年作為Rimsky-Korsakov歌劇《Le Coq dOr》中的Queen of Shemaka首次登臺匈牙利國家歌劇院,從此很快躋身于世界著名戲劇女高音行列,1972年應(yīng)邀在法蘭克福歌劇院首次出演了《Le Nozze di Figaro》中的Countess,同年在佛羅倫薩出演了羅西尼《Guglielmo Tell》中的Matilde,接著返回布達(dá)佩斯出演了威爾第《Attila》中的Odabella,1973年首次登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主演了普契尼的《托斯卡》,1976年首次登臺紐約 歌劇院,出演了瓦格納《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中的Eva,1977年漢堡國家歌劇院出演了《Die Frau ohne Schatten》中的Empress,接著在美國舊金山歌劇院第一次主演了威爾第的《Aida》,在1977-1978年的拜羅伊特節(jié)上出演了《Tannhuser》中的Elisabeth和Venus兩個(gè)角色,1978年首次登臺米蘭La Scala歌劇院出演了威爾第《游吟詩人》(Il Trovatore)中的Leonora,1979年首次登臺芝加哥抒情歌劇院,在Umberto Giordano歌劇《安德列謝尼!罚ˋndrea Chenier)出演了Maddalena一角。
1981年在慕尼黑歌劇節(jié)出演了施特勞斯《Die gyptische Helena》的劇名角色,1982年再次在紐約 歌劇院出演了《Tannhuser》中的Elisabeth,1982和1983年在Lorin Maazel棒下出演了貝多芬歌劇《Fidelio》中的Leonore,成為當(dāng)代瓦格納《Der Ring des Nibelungen》中Brünnhilde一角的權(quán)威詮釋者,1998年在漢堡國家歌劇院重新制作的《Lohengrin》中成功塑造了Ortrud,2000年在此又出演了瓦格納《Tristan und Isolde》中的Isolde,2001年在巴塞羅那和里斯本出演了瓦格納《Parsifal》中的Kundry,2006年和2007年在Miskolc歌劇節(jié)的音樂會上演唱了Giordano的《Fedorad》,在德意志歌劇院出演了施特勞斯的《Elektra》,在漢堡出演了《Jenufa》中的Kostelnicka,等等。
合作交流
2007年10月17日—19日,匈牙利李斯特音樂學(xué)院獨(dú)唱系系主任、著名戲劇女高音歌唱家Eva Marton教授來上海音樂學(xué)院進(jìn)行了為期3天的講學(xué)。
講學(xué)期間,Marton教授為聲樂系的18名學(xué)生進(jìn)行了聲樂指導(dǎo),講學(xué)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此次活動是“中匈文化交流年”的文化交流項(xiàng)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