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姓名:郝日勛
性別:男
犧牲時所在單位:
偽民權縣孫六區(qū)
籍貫:河南省民權縣孫六鄉(xiāng)老郝集村
出生年月:1906
參加革命時間:
入黨(團)時間:
犧牲時職務:區(qū)長
犧牲時間:1942.4.13
犧牲地點:山東曹縣任樓
與日偽軍展開殊死搏斗時,不幸壯烈犧牲。
郝曰勛 - 英雄事跡
1938年5月,豫東淪陷,土匪猖獗,外患內憂,民不聊生。郝曰勛以他在地方上的名望,在本村組織了一支自衛(wèi)隊,保家護院,維持地方治安。是年7月,郝率部參加了睢縣龍?zhí)羺^(qū)(現屬民權縣)壯丁隊軍事教官陳麗泉在民權組織的抗日武裝——河南人民抗日自衛(wèi)軍,被委任為營長。10月,陳麗泉部戰(zhàn)敗,帶部分人加入了國民黨山東省第六區(qū)行政督察專員范筑先組織的抗日武裝第三十五支隊,郝與陳即暫時失去了聯系。此后,郝為清除匪患,多次與周近土匪作戰(zhàn)。土匪對其極為仇視,1939年秋,以寧陵縣匪首馮老二為首聚集500余人向郝曰勛尋仇,進駐老郝集附近的朱洼。當時,郝部駐地不在老郝集,聞警趕回的僅50余人。但匪眾畏郝威名,又不明底細,不敢冒然進犯,便通過中間人傳話要求會談和好。雙方在老郝集舉行了和談,雖表面言好,卻都暗有準備。當夜匪眾即進攻老郝集,郝亦深知自己實力不夠,事先退走,但家園被燒毀。數日后郝率部及借來的援軍反擊,炮擊朱洼,匪眾潰敗。郝部一路追擊至今寧陵與睢縣交界邏崗帶,斃匪無數,生俘六十余人也用機槍射殺。此戰(zhàn)使深深意識到自己實力微薄、難以自立,為求得喘息、擴沖實力,便經人引薦,于1940年初暫時當了偽民權縣四區(qū)區(qū)長。他利用此職務,大力擴充實力,所部達600多人槍,成為一較為強大的武裝力量。
1940年冬,魯西南抗日根據地遭到日偽的殘酷“掃蕩”,冀魯豫三分區(qū)領導機關一度被壓縮到曹縣西北之劉崗、曹樓和伊莊為中心的十幾個村莊內,形勢極其嚴峻,時任三分區(qū)獨立團參謀長的陳麗泉,受地委委派多次赴民權與郝部進行談判,爭取共同抗日。1941年元月,根據地委指示,陳麗泉和曹縣大寨區(qū)副區(qū)長程淵月發(fā)展在孫六區(qū)吳屯集一帶從事抗日活動的袁志洪等人入黨,并建立了黨支部。這時郝與吳屯地下共產黨支部建立了聯系,1941年8月,在郝的邀請下,黨支部書記袁志洪派黨員王洪恩當郝的副官(郝與袁、王皆有遠親關系)。一次日軍探得地下黨組織召開會議,即出動一個小隊30余人前往圍捕,并要郝曰勛帶一個中隊(100余人)協(xié)助。因情況緊急已來不及向地下黨等通報,郝便暗令衛(wèi)士做好準備,一旦發(fā)現會場被圍即對日軍動手。幸至會場時開會人員尚未到,僅袁志洪一人在場。郝即上前一掌扇掉袁所帶禮帽,并將其踹倒在地大罵,日軍不明就里,就問是怎么回事。郝說:“這是我手下的一個衛(wèi)士,向來游手好閑、無所事事,今天讓其出來辦公務,卻跑到這兒閑逛來了!”回頭對一郝姓衛(wèi)士說:“把他的槍給他!讓他快點去辦正事!”(這個衛(wèi)士身佩兩把盒子)。袁急忙接過槍就逃走了。日軍不認識袁志洪,又沒見現場有其他人,倉促之下未來得及阻攔。這期間郝積極發(fā)展武裝力量,一面應付日偽,一面不斷用物資接濟八路軍,曾向冀魯豫五分區(qū)送軍火和其他軍需品。由于郝的部屬曹景洲向日軍告密,郝的活動引起日偽懷疑,派翻譯劉少泉在四區(qū)設了30多人的偽警察所,專門監(jiān)視郝部的活動。不久,日軍要郝派勞工去東北,郝深知此去兇多吉少,借故不派。之后,日軍又要郝派民夫去柳河挖護路溝,郝又以農忙未動。郝的這些做法,激怒了日軍,遂預謀以開會為名將其逮捕。吳屯地下黨得悉這一消息,即讓王洪恩轉告郝曰勛,提醒他早做準備,免遭暗算。10月2日,日軍通知郝到縣城開會,郝料是圈套,托病未去,委托弟郝曰謀代替。次日,郝曰謀一到縣城,即被日軍扣為人質。當天下午,郝曰謀的隨從楊學義化裝逃回,向郝曰勛稟報了實情。當晚郝率部襲擊了孫六區(qū)警察所,擊斃偽警班長張振中,逮捕了日軍翻譯劉少泉,繳槍30余支。10月4日,郝曰勛率部在孫六區(qū)劉莊村(現屬王府寨鄉(xiāng))正式宣布起義,接著將部隊拉到老顏集以東,封鎖了老顏集至柳河的通道,以防日軍來范。第二天,日軍獲悉郝率部起義,即派十多輛汽車載日偽軍到郝的家鄉(xiāng)老郝集,因郝有備撤走,日軍便放火燒了郝家。10月6日,郝將部隊拉到黃河故道以北的曹縣,定名為抗日自衛(wèi)大隊,郝任大隊長,張奏耀任副大隊長,王洪恩任大隊副官兼?zhèn)髁铌犼犻L。大隊下設五個中隊及一個傳令隊,每個中隊110人,傳令隊30余人,總計近600人。此后,郝部即活動于曹縣西南黃河故道一帶,配合魯西南根據地軍民,積極與日軍作戰(zhàn),取得了很多戰(zhàn)績。
1941年12月22日,駐商丘日偽軍700余人,以連日大雪為掩護,乘汽車于拂曉前對郝部駐地考城縣胡老家村(現屬曹縣)進行突襲。凌晨6時戰(zhàn)斗打響,郝帶4個中隊和傳令隊依托村外的戰(zhàn)壕阻擊敵人,戰(zhàn)斗一個多小時,郝部被敵分割成幾部。戰(zhàn)至11時許,大隊副張奏耀、五中隊長孫家化先后陣亡,郝曰勛左臂也兩處被子彈貫穿受傷。無奈,郝簡單包扎后,便在王洪恩的協(xié)助下,帶領一個中隊和傳令隊由村外撤至村中大地主李少堂的大院內,其他幾個中隊突圍出去繼續(xù)在村外堅持。到大院后,由班長秦和起帶兩個班把守東南角的小院,郝帶傳令隊居大院中間,其余人員把守西北角的小院,憑借房屋和院墻進行抵抗。中午,日軍停止攻擊,由一輛汽車載著郝的弟弟郝曰謀在離大院百余米處對郝勸降。郝曰謀在日軍的威逼下不斷大喊:“大哥別打啦!快投降吧!皇軍還讓你當區(qū)長...”。郝曰勛聽到喊聲,非常氣憤,大聲對部下說:“這是鬼子的詭計,我們千萬不能上當!”及時穩(wěn)住了部隊。而且厲聲對身旁的機槍手孫繼堂:“照豹(郝曰謀的小名)的頭上打!別讓他再喊了!”孫立即對著汽車一陣掃射。日軍見誘降不成。便向大院施放毒氣,郝部多人中毒,幸虧曾在西北軍當過兵的王洪恩等人有一些軍事知識,急忙讓大家以衣服包雪捂住口鼻抵御毒氣。日軍見大院漸無動靜,便一擁而上。郝令部下伏地不動,見敵人攻至30余步方猛烈開火,日軍猝不及防,死傷慘重。日軍遭受重創(chuàng)后,指揮官狂怒,連續(xù)發(fā)起猛烈的沖鋒。激戰(zhàn)中,機槍手孫繼堂陣亡,副射手王二妮受重傷,郝曰勛從五手中搶過機槍向敵人猛烈還擊,因左臂受傷無力,就讓其12歲的長子郝正林幫忙壓子彈。在他父子的影響下,抗日自衛(wèi)隊的官兵無不奮起還擊,打退了敵人一次次的進攻。郝見日軍攻勢猛烈,便讓一李姓衛(wèi)士(槍法極好,據說能打下飛動的“小蟲”——即麻雀)看日軍指揮官在哪。李貼近墻縫仔細觀察日軍動靜,見一糞堆(積的農家肥—大戶人家常堆的小山似的)后有一拿指揮刀的日本軍官,其每起身揮刀,日軍即發(fā)起一次沖鋒。李舉槍描準,待其再次起身舉刀時開火,一槍擊中左胸,當即斃命,后證明此人是日軍中隊長川崎。下午四時,大院內的東西屋被炸塌,東南角院內的兩個班也已經全部犧牲,郝曰勛身邊的傳令隊僅剩17人,情況十分危急。王洪恩馬上帶人將大院連接西北角的房屋挖通,兩部合在一起,集中火力進行反擊。戰(zhàn)斗持續(xù)到傍晚,駐李口的抗日自衛(wèi)隊二中隊與突圍出動的幾個中隊趕到胡老家從東西兩方襲擊敵人。日偽軍腹背受敵,加之天將黑情況不明,便不敢戀戰(zhàn),撤出了戰(zhàn)斗。此次戰(zhàn)斗,自衛(wèi)隊在郝曰勛的帶領下以弱敵強,抵抗終日,不僅消滅日偽軍100多人,擊斃日軍中隊長川崎,而且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粉碎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當地軍民的抗日士氣。 次日,郝部轉移到張貢新莊,國民黨張盛泰部趕來支援。郝曰勛傷勢因未得到及時救治而惡化,左臂及左面部都紅腫起來。正當郝曰勛昏沉坐著休息,部下四處打聽會治槍傷的醫(yī)生時,游哨來報發(fā)現一百多日軍乘三輛汽車追了過來。郝曰勛聞言即要起身帶隊迎戰(zhàn),部下急忙阻止。郝便喚其長子:“林!拿我的槍帶隊沖!” 衛(wèi)士們力阻不成,只好護衛(wèi)著年僅12歲郝正林一起出去迎戰(zhàn)。此戰(zhàn)郝部正面迎擊,張盛泰部兩翼包抄,日軍傷亡大半,余眾潰逃(事后方知日軍是路過此地前往曹縣,并不知郝部轉移至此——完全是一場遭遇戰(zhàn))。張貢新莊戰(zhàn)斗后,部下終于找到一曾經學過西醫(yī)的王姓醫(yī)生。王檢查后說傷口已嚴重感染,急需手術!可如今一無器械二無麻藥,唯一可試的辦法是用鹽水煮生白布穿入傷口磨拉去腐肉,再上藥包扎!只是此法非一般人所能忍受。郝說:“領兵打仗的人還能怕痛嗎?”即讓人準備好鹽水白布等物。王讓多上幾人幫助按住郝的手臂,也被其喝退:“手下幾百弟兄都在這兒看著呢!要是我在這兒哭爹叫娘的怕痛,以后還怎么帶弟兄們打仗?來吧!”掏出自己的手巾,團成一團塞入口中,抻出左臂扭過頭去。醫(yī)生先用錐子穿透傷口,再把白布條穿過來回磨擦,直至磨去碎骨爛肉,流出鮮血,再加以包扎。郝曰勛雖臉色蠟黃,豆大汗珠直落,卻自始至終一動不動,只是治療結束后才發(fā)現手巾已經咬爛。不過此法倒也有效,郝的傷勢竟也漸漸好轉。不久,郝曰勛部再次在安堂戰(zhàn)斗中擊敗來襲日偽軍。
胡老家等戰(zhàn)斗后,郝曰勛將部隊拉到民權縣秦老家進行整頓,認真總結戰(zhàn)斗的經驗教訓,并將原來的五個中隊縮編為三個中隊,擢用了一批作戰(zhàn)勇敢、有指揮能力的隊員任中、小隊長。王洪恩曾在西北軍中當過兵,有一定的軍事知識,槍法又好,加之為人正派,機智勇敢,很受郝的器重,被郝選拔為大隊長。整頓后,郝將部隊轉移到曹縣后汪樓一帶。該地區(qū)位于魯西南根據地和國民黨張盛泰部的地盤之間,群眾基礎較差。張盛泰乘機對郝封官許愿,極力拉攏。國民政府方面得至郝部作戰(zhàn)事跡,派員前往視察,見郝曰勛身高體壯,舉止頗有威勢,稱贊其有將軍樣,委任其為第四游擊區(qū)少將司令。鑒于此種情況,袁治洪建議郝曰勛脫離此地,將部隊拉到魯西南抗日根據地去。但此時郝曰勛意圖南依張盛泰、北靠根據地,先休整壯大自身力量,于是就以部隊鄉(xiāng)土觀念重,士兵不肯遠離家鄉(xiāng)、怕把部隊拉垮為由,一直沒離開后汪樓。
在當時的情況下,郝曰勛的奮勇抗戰(zhàn)引起日軍極端仇恨,在商丘召開了針對郝部的軍事會議,視其為該地區(qū)抗日做戰(zhàn)的“領頭羊”,必欲除之而后快。1942年4月13日凌晨,敵人糾集駐商丘、寧陵、民權、蘭封、考城、曹縣等地的日偽軍2000余人,向曹縣的前、后汪樓一帶“掃蕩”。當時,前、后汪樓都筑有寨墻和防御工事,及丈余深的護寨壕溝。郝曰勛的抗日自衛(wèi)大隊駐后汪樓,張盛泰之弟張盛平帶三個中隊駐前汪樓。敵人首先將兩天汪樓分割包圍,然后集中炮火向后汪樓發(fā)起猛攻。郝曰勛、王洪恩立即登上寨墻,指揮部隊英勇還擊。激戰(zhàn)三個多小時后,部分寨墻和防御工事被炸塌,敵人便動用坦克猛沖。這時,寨內軍民傷亡很大,后汪樓已難堅守,郝曰勛便命令副官郭玉修(中共黨員)帶一個班機槍開路、掩護群眾向根據地突圍轉移,自己同玉洪恩率部吸引敵人向前汪樓突圍。為吸引敵人,郝拒絕部下勸阻,堅持騎馬。前、后汪樓之間有500余米的開闊地,郝部突圍途中遭敵伏擊,部隊傷亡慘重,郝曰勛左面部和左脅中彈,身負重傷。后汪樓打響后,前汪樓張盛平部一直按兵不動,直到發(fā)現郝部向前汪樓突圍時,張部特務隊長薛先周才命令機槍予以掩護。經王洪恩帶人奮勇沖殺,衛(wèi)士將郝曰勛護送至前汪樓。后汪樓失守后,敵繼而對前汪樓發(fā)起進攻,張盛平部被迫反擊。部下將郝曰勛抬到前汪樓澡塘內為其包傷口,而郝仍掙扎著要到寨墻上堅持戰(zhàn)斗,但因流血過多,力不從心,便問部下:“我的公文包呢?”手下回答:“王洛明(音-帶公文包的衛(wèi)士)不見了!”郝聞言流淚道:“我掛死全家!(其與三分區(qū)往來信函皆在其中,不僅日軍得到了后果嚴重,即使落在國民黨方面手里也會連累家人)”。又囑咐王洪恩說:“我不行了!你一定要帶隊伍沖出去,找袁治洪聯系…”,話沒說完就犧牲了。
前汪樓戰(zhàn)斗至天黑,陳麗泉帶領冀魯豫七分區(qū)部隊與張盛泰部同時趕來增援,日軍遭內外夾擊,被迫撤退。在汪樓戰(zhàn)斗中,郝部英勇戰(zhàn)斗,大部分官兵陣亡,郝的妻子與兩個兒子(二子、三子)也在突圍中死于敵手,10個月大的五子身中三彈,被踢下二米多深的溝中(命大未死,后被尋回,長子胡老家戰(zhàn)后被親戚接走、四子沒隨軍幸免于難)。敵人對汪樓戰(zhàn)斗大肆吹噓偽〈新河南日報〉于1942年4月17日宣稱“此赫戰(zhàn)果,可謂冀魯豫邊區(qū)之第四次治安強化運動輝煌之一頁!睌橙艘苍诖舜螒(zhàn)斗中受到沉重打擊,死300余人,該報不得不承認在戰(zhàn)斗中亦遇到了“頑強之抵抗”。
汪樓戰(zhàn)斗后,王洪恩收攏郝曰勛的余部50余人,準備再加擴充,即拉到魯西南抗日根據地去。不幸當年7月24日,該部在民權縣謝園子遭敵襲擊,王洪恩壯烈犧牲。由于失去了有號召力的領導人,郝曰勛的抗日自衛(wèi)大隊余部至此被近解體。
郝曰勛 - 個人影響
郝曰勛做為一個強烈正義感和愛國心的中國人,在國破家亡的關頭,在日軍侵華氣焰十分囂張、魯西南抗日根據地處境艱難、當地群眾的抗日情緒亦相當低沉的時刻,不顧環(huán)境限險,逆流而進,毅然舉起抗日大旗,無疑是對敵人在當地的統(tǒng)治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對周邊的抗日軍民則是極大的鼓舞。郝曰勛在抗日的道路上義無反顧,毀家紓難,大義滅親,積極與敵人作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則又身先士卒,勇猛果敢,甚至把年幼的兒子都帶上戰(zhàn)場,共同殺敵。郝的部下多為本鄉(xiāng)子弟,未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整體素質不算高,但在郝的影響和帶動下,大都能同仇敵愾,英勇作戰(zhàn),大多數都戰(zhàn)死在抗日戰(zhàn)場上,這些都在周邊群眾中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郝曰勛 - 歷史評價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政府為表彰郝的英勇事跡,準備在民權縣為其樹碑立傳。張盛泰等及郝的族人要求建紀念塔,當局也答應考慮。然未幾內戰(zhàn)爆發(fā),此事不了了之。建國后,因郝部大多戰(zhàn)死,其領導人物及與中共的聯系人員也幾無幸存,而郝出身地主家庭又經歷復雜,一直沒能得到正面評價,其家人也在歷次運動中屢受沖擊。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政治環(huán)境寬松了,郝的兒子才和袁志洪、陳麗泉等人取得聯系并向有關部門申訴,郝曰勛的事跡才得到官方肯定,正式寫入了地方黨史和地方志。但因多種原因,其身份定位上一直不明,或說郝夠不上追認烈士或民族英雄的相關標準(據說須團長或少將軍銜以上,原國民黨方面的任命因證據散失不被承認,而袁志洪提供的材料上為抗日自衛(wèi)大隊的大隊長);或說當時有人認為郝本人夠烈士條件,但其部下戰(zhàn)死者達四五百人多是民權本地人,如果都給予優(yōu)撫地方財政負擔不起。后來又有機會,但因要花錢跑路,也就沒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