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其書法,可用巧、拙、厚、重四字來概括,出于歐陽率更、柳誠懸、顏真卿,間習北碑,于行草用工猶勤,將歐柳顏的寬博厚硬,魏碑的峻遒,行草的流暢融于一體,形成了蒼勁古拙、峻遒寬博的書體,為世人所推崇。早年習字,為節(jié)省紙墨,以桌代紙,用筆蘸水在方桌上練字,寫了擦,擦了寫,以致于所用方桌面都被磨得凹了下去,由此可見用功之一斑。涉獵極廣,博采眾長,于金石書畫、詩詞歌賦、諸子百家、四書五經等均有涉獵。由于廣采博取,才形成了先生寬博、雄渾、峻遒的書風。
其一生保持著正直豁達、忠厚平和的傳統(tǒng)美德,對人和藹可親,雖然生活清苦,但對索書求字者有求必應,以至于書跡廣為流傳。先生時代的老一輩書畫家,一是專心做學問,二是自娛自樂,作品一般都是無償贈予他人,作書畫無名利心,平心靜氣,中正平和。毫無現代所謂書畫家們作品以尺論價的銅臭味和妖魅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