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
于敖,字蹈中,于休烈孫,河南人也。以家世文史盛名。少為時彥所稱,志行修謹。登進士第,釋褐秘書省校書郎。湖南觀察使楊憑辟為從事;府罷,鳳翔節(jié)度使李鄘、鄂岳觀察使呂元膺相繼辟召。自協(xié)律郎、大理評事試監(jiān)察御史,元和六年,真拜監(jiān)察御史,轉(zhuǎn)殿中,歷倉部司勛二員外、萬年令,拜右司郎中,出為商州刺史。長慶四年,入為吏部郎中。其年,遷給事中。
昭愍初即位,李逢吉用事,與翰林學士李紳素不葉,遂誣紳以不測之罪,逐于嶺外。紳同職駕部郎中知制誥龐嚴、司封員外郎知制誥蔣防,坐紳黨左遷信、汀等州刺史。黜詔下,敖封還詔書。時人以為與嚴相善,訴其非罪,皆曰:“于給事犯宰執(zhí)之怒,伸龐、蔣之屈,不亦仁乎?”及駁奏出,乃是論龐嚴貶黜太輕,中外無不大噱,而逢吉由是獎之。尋轉(zhuǎn)工部侍郎,遷刑部,出為宣歙觀察使、兼御史中丞。
敖溫裕長者,與物無忤,居官亦未嘗有立。周踐臺閣,三為列曹侍郎,謹順自容而已。太和四年八月卒,年六十六,贈禮部尚書。四子:球、珪、瑰、琮,皆登進士第。
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聞鶯 【創(chuàng)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于敖 【作品體裁】五言詩
【作品原文】
玉繩河漢曉縱橫,萬籟潛收鶯獨鳴。
能將百囀清心骨,寧止閑窗夢不成。
【 五言古詩】
五言古詩是漢、魏時期形成的一種新詩體。它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自由,但每句五個字的句式卻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它既不同于漢代樂府歌辭,也不同于唐代的近體律詩和絕句,故稱五言古詩 。
唐代的五言古詩雖源于漢、魏,但決不因襲模擬,呈現(xiàn)出自己的面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唐初陳子昂、張九齡等力追建安風骨,通過自己的感遇,表現(xiàn)出自己的性格,開啟了一代有思想、有個性、有藝術(shù)特色的詩風。繼后李白、杜甫勃興,或抒發(fā)性靈,寄托規(guī)諷;或緣事而發(fā),憂國傷時;而王維、孟浩然等又以其清譫婉約的作風參與其間,在繁星麗天的盛唐詩歌中,閃爍著耀眼的光彩。中唐時期,又出現(xiàn)了韋應(yīng)物、柳宗元等名家,也都能各以自己的品格啟迪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