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術專家
福井縣福井市出身、福井藩士?海軍大尉加藤直方長男。海兵16期首席。戰(zhàn)艦富士號(參見富士級戰(zhàn)列艦)回航委員會分隊長,通信艦龍?zhí)锾柡胶iL,1904年3月在當三笠號炮術長時就先于英國人而提出了“BROADSIDES FIRING”的集中控制炮火的方案,是個牛人。但這位牛人的運氣不是很好,在黃海海戰(zhàn)中受了傷向安保清種交了崗而沒有參加有名的對馬海戰(zhàn),沒有親眼看到俄國軍艦被他發(fā)明的集中式炮火擊沉.1905年2月任海軍省副官兼海軍大臣秘書,1907年1月和西寬二郎一起陪伴伏見宮貞愛親王赴英國考察(加藤寬治是福井人,伏見宮有一塊離宮在福井,伏見宮貞愛親王是陸軍大將,但想把長子弄去當海軍,夏天去離宮時就把福井縣離得近的海兵學生加藤寬治找來陪小伏見宮博恭王玩,當時小伏見宮14歲,加藤寬治19歲。日俄黃海海戰(zhàn)中,小伏見宮是三笠號后炮指揮官的少佐第三分隊長。伏見宮受傷以后拒絕了軍醫(yī)的救治,讓軍醫(yī)先去處理重傷員,是趕來的炮術長加藤寬治少佐把他楞抱下去的,這兩人的關系鐵的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日后伏見宮博恭王成為軍令部總長,加藤寬治在海軍就沒人敢惹了);貒笕窝b甲巡洋艦淺間、筑波副長。1909年后任駐英中佐武官、當時日本向英國訂購最后一艘主力艦金剛號戰(zhàn)列艦,1909年8月,他從英國海軍部獲得了最新式的13.5英寸(343mm) 45倍徑艦炮射擊試驗數(shù)據(jù)表,發(fā)現(xiàn)13.5寸炮的身管壽命長、射擊散布面積小、命中率高。加藤還從維克斯公司得知該公司剛開發(fā)出14寸(356mm)艦 炮,但還未進行過射擊試驗,于是委托當時在英國的海軍監(jiān)督官武藤回國進行游說。經(jīng) 過多方奔走,海軍大臣齋藤實最終下令將“金剛”級的主炮口徑改為14英寸,并委托維克斯公司進行設計試驗;貒笕魏1鴮W校教員,戰(zhàn)列艦伊吹大佐艦長,1911年前往暹羅,參加國王拉瑪六世加冕儀式。
反英親德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任特別南遣支隊司令官。帶著1.46萬噸的巡洋戰(zhàn)列艦伊吹號和輕型巡洋艦筑摩號去前往澳洲海域對抗德國遠東艦隊,隨后護送澳大利亞運兵船前往歐洲,參加加里波利登陸戰(zhàn)。描述當時狀況的壁畫,在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一直懸掛在澳大利亞國會門廳中!耙链怠碧栠是唯一一艘在戰(zhàn)時接受英國海軍部指揮的日本戰(zhàn)艦,艦長加藤寬治與英艦“米諾陶” 號艦長共同指揮兩艦,以交流戰(zhàn)術。據(jù)說在澳洲受足了英國人的氣。以后就成了一個反英美派,大戰(zhàn)結束以后又擔任日本赴德軍事調(diào)查團團長,從那以后更是成了一個親德派。小加藤注意到了一次大戰(zhàn)中德國在火炮,飛機和潛水艇等技術上其實領先于英法這一事實,這就可以幫助日本海軍解除在日英同盟以后再不能得到英國在海軍技術上幫助的后顧之憂。而當時的德國海軍當局和一般德國人出于對英法的憎惡又主動地對日本開放各種機密,比如巴黎媾和協(xié)定(凡爾賽條約)所禁止德國擁有的2200噸級潛水艇(U142號艇)的柴油發(fā)動機和二次電池的實物就由三菱造船偷運回了日本。當時英美法等國對日本和德國之間的這種私下交易有所察覺,抱有很大疑慮。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德日之間還有一份秘密備忘錄。德國海軍大臣特羅達中將(Adolf von Trotha,日德蘭海戰(zhàn)時的德國公海艦隊參謀長)和小加藤之間秘密簽有一份一開始是“個人合同”文字的備忘錄,主要內(nèi)容為三點:1. 德國潛水艇圖紙全部交給日本。2. 德國向日本派遣兩名已經(jīng)編入預備役的潛水艇軍官。3.日本在德國技術上所作改善,在德國能夠采用的時候全部交還德國。日本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聽了調(diào)查團的原敢二郎中佐的報告后嚇得魂飛天外,雖然備忘錄上寫明了“個人合同”這幾個字,但這東西實質(zhì)上就是一種德日海軍協(xié)定,立即命令駐法海軍武官大角岑生大佐和駐英海軍武官飯?zhí)锞煤闾幚泶耸拢欢ㄒN毀這份備忘錄。處理這件事花了將近一年,總算把那份讓人想起來就心驚肉跳的東西從德國人要回來銷毀了,但是想把小加藤寬治編入預備役的想法卻沒有能夠實現(xiàn)。
海軍協(xié)定
1916年調(diào)任炮兵學校校長,晉升少將。1918年先后任第五戰(zhàn)隊司令、將官會議議員、橫須賀鎮(zhèn)守府參謀長。1920年任海軍大學校長,同年晉升中將。華盛頓會議海軍首席隨員,、華盛頓海軍條約(主力艦英美日5:5:3)的堅決反対派、和條約贊成派的主席全權代表加藤友三郎激烈対立,當時的英美媒體把加藤友三郎稱作“大加藤”,而把無論是官位,還是職位都沒有大加藤大的加藤寬治稱作“小加藤”。小加藤和大加藤之間展開了異常激烈的爭吵,爭吵的中心就是這個60%的比例。因為軍令部的計算是希望這個比例為70%。這是日本海軍名參謀佐藤鐵太郎計算出來的。加藤寬治認為,“日美海軍為爭奪太平洋的支配權,以及日美兩國圍繞u2018中國寶庫u2019引發(fā)的經(jīng)濟戰(zhàn),必然導致日美海軍的爭霸戰(zhàn),而日本不利于持久戰(zhàn)!绹I(yè)實力雄厚,平時沒有必要保持大軍備,即使用由于日本同等或劣等的常備兵力,仍能在戰(zhàn)爭爆發(fā)后及時擴充艦隊,保持安全。而像日本這樣在資源和工業(yè)上都居于絕對劣勢的國家,平時不擁有強大的常備兵力,一旦危急就無所依靠!奔犹龠聲稱,日本作為主權國家,本應享有與美國同等的軍備,保持70%已是最大讓步。如果作為作戰(zhàn)用兵的一個參考,這個所謂“七成論”也沒有什么大錯,起碼這個一定要維持相當數(shù)量的海軍兵力的結論肯定受歡迎。但是如果把這個僅僅是從歷史上的戰(zhàn)例統(tǒng)計出來的數(shù)字神圣到絕對教條的地步,也只有日本人才會那么做。小加藤就是拿著這個“七成”教條作武器和大加藤做不屈不饒的斗爭,堅決反對大加藤去鉆英美下的套。但大加藤決心已定,論官職論功勞論資歷小加藤比大加藤差的太遠,小加藤進海兵時候的教官就是已經(jīng)是大尉了的大加藤,小加藤反大加藤反不出名堂,就這樣日本在這個海軍協(xié)定上簽了字。對于這一結果,以加藤友三郎為代表的對美溫和派認為,要避免與美國對抗,就不得不委曲求全;以海軍軍令部部長加藤寬治為代表的對美強硬派對此結果咬牙切齒,在日本接受美國提出的裁軍比例的當晚,加藤寬治就揮淚狂呼:“對美國的戰(zhàn)爭開始于今日!我們一定要報仇!
廢除條約
1922年任海軍軍令部次長、第二艦隊司令、橫須賀鎮(zhèn)守府司令。1926年12月到1928年12月任連合艦隊司令長官兼第1艦隊司令長官,1927年4月1日晉升海軍大將、推行了無休息高強度訓練,1929年1月,鈴木貫太郎轉任侍從長后升任海軍軍令部長,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批準時是巡洋艦対美7成論強硬反対者、和濱口雄幸首相、財部彪海軍大臣対立、提出政府侵犯了統(tǒng)帥權獨立、1930年6月條約批準后加藤寬治就向財部彪提出辭職,并向財部彪出示了《彈劾浜口內(nèi)閣上奏書》,要浜口和財部對“統(tǒng)帥權干犯事件”負責來達到廢棄倫敦條約的目的,在副官末次信正鼓勵下于6月10日單獨上奏昭和天皇,面呈了辭職書,在此之前的5日,末次也趁給天皇講課的機會,販賣了《大日本帝國憲法》的第11條和第12條,就是這個統(tǒng)帥權問題,官司就一直打到了昭和天皇那兒。因為天皇沒作聲,所以后來在西園寺公望,岡田啟介的斡旋下,以財部彪也辭去海相的條件,眾議院,貴族院和軍事參議院還是通過了倫敦條約。這樣這個“統(tǒng)帥權干犯”就暫時沒人提了。海相和軍令部長辭職,海軍次官山梨勝之進中將和軍令部次長末次信正中將被免職,海軍人馬大換班。海相換成了安保清種,軍令部長換成了谷口尚真。海軍條約派的人物在隨后幾年都被清洗出去、1934年12月22日,艦隊派的最強硬人物加藤寬治大將在日本政府正式?jīng)Q定廢棄華盛頓條約以后,參拜了位于多摩墓地的5月30日剛剛去世的元帥東鄉(xiāng)平八郎海軍大將的墓地,向他報告東鄉(xiāng)晚年的兩大心愿,統(tǒng)帥權獨立和廢除軍備條約已經(jīng)勝利完成,大將可以安息了。、1935年11月2日退役。1939年、腦出血死去。兒子加藤孝治海軍中佐,陸軍大將?武藤信義女婿、戰(zhàn)死。
生平事件
明治24年(1891)7月17日海軍兵學校卒業(yè)(18期)海軍少尉候補生 比睿佔?/p>
明治25年(1892)5月20日 浪速佔?/p>
明治27年(1894)3月1日海軍少尉任官 浪速分隊士
明治27年(1894)4月20日 炮術練習所學生
明治27年(1894)6月27日橫須賀鎮(zhèn)守府海兵団分隊士
明治27年(1894)7月21日 根拠地炮臺附
明治27年(1894)12月11日 橋立航海士
明治28年(1895)12月20日 炮術練習所學生
明治29年(1896)3月31日 千代田航海士
明治29年(1896)11月6日富士回航委員(英國出張)
明治29年(1896)11月21日富士佔?/p>
明治30年(1897)10月31日 帰朝
明治30年(1897)11月5日富士分隊長心得
明治30年(1897)12月1日海軍中尉升進
明治30年(1897)12月27日海軍大尉升進富士分隊長
明治31年(1898)7月8日 龍?zhí)锖胶iL 分隊長
明治32年(1899)2月18日 軍令部第三局局員
明治32年(1899)5月13日 露國留學
明治33年(1900)8月15日 露國駐在
明治35年(1902)3月15日 命帰朝
明治35年(1902)7月17日 三笠分隊長
明治36年(1903)2月18日 笠置航海長 分隊長
明治36年(1903)7月7日 朝日炮術長心得 分隊長
明治36年(1903)9月26日海軍少佐升進 朝日炮術長 分隊長
明治36年(1903)12月28日 朝日炮術長
明治37年(1904)3月5日 三笠炮術長
明治38年(1905)2月13日海軍省副官 海軍大臣秘書官
明治39年(1906)1月12日海軍省副官 海軍大臣秘書官 軍事參議官副官(大將山本権兵衛(wèi)附屬)
明治39年(1906)4月1日 功四級金鵄勲章
明治39年(1906)9月28日海軍中佐升進
明治40年(1907)9月28日 淺間副長
明治41年(1908)12月10日 筑波副長
明治42年(1909)4月1日海軍省出仕
明治42年(1909)5月3日 駐英國大使館附海軍武官 造兵監(jiān)督官
明治43年(1910)12月1日 海軍大佐升進
明治44年(1911)6月2日 命帰朝
明治44年(1911)9月20日 駐在英國大使館附海軍武官 造船造兵監(jiān)督官
明治44年(1911)12月1日海軍兵學校教頭兼監(jiān)事長
大正2年(1913)12月1日 筑波艦長
大正3年(1914)5月6日 伊吹艦長兼特別南遣枝隊司令官
大正4年(1915)2月1日 第二艦隊參謀長心得
大正4年(1915)12月13日 比睿艦長
大正5年(1916)12月1日海軍少將升進 海軍炮術學校校長
大正7年(1918)1月6日 第5戦隊司令官
大正7年(1918)9月4日 將官會議議員
大正7年(1918)12月1日橫須賀鎮(zhèn)守府參謀長
大正8年(1919)6月10日 軍令部出仕(歐米出張)
大正9年(1920)6月17日 帰朝
大正9年(1920)8月10日海軍大學校校長
大正9年(1920)11月1日 功三級金鵄勲章
大正9年(1920)12月1日海軍中將升進
大正10年(1921)9月27日 華盛頓會議首席隨員
大正11年(1922)3月2日 帰朝
大正11年(1922)5月1日 軍令部次長 將官會議議員
大正12年(1923)6月1日 第二艦隊司令長官
大正12年(1923)7月31日 正四位
大正13年(1924)5月31日 勲一等瑞寶章
大正13年(1924)12月1日 橫須賀鎮(zhèn)守府司令長官 將官會議議員
大正15年(1926)8月16日 従三位
大正15年(1926)12月10日 連合艦隊司令長官兼第一艦隊司令長官
昭和2年(1927)4月1日海軍大將升進
昭和3年(1928)12月10日 軍事參議官
昭和4年(1929)1月22日 軍令部長 將官會議議員
昭和4年(1929)9月16日 正三位
昭和4年(1929)12月28日 勲一等旭日大綬章
昭和5年(1930)6月11日 軍事參議官
昭和7年(1932)7月16日 議定官
昭和9年(1934)10月3日 従二位
昭和10年(1935)2月1日 軍事參議官 高等技術會議議長
昭和10年(1935)11月2日 后備役編入
昭和14年(1939)2月9日 70歳死去 正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