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可能你根本就沒聽說過這兩個人的名字,可能你根本就沒玩過這兩人做的游戲,但是對于業(yè)界來說,這兩個人的分量非比尋常——特別是對于冒險游戲的愛好者來說,更是應該記住他們的名字。探索陌生的領域,解決迷題,然后進入下一個陌生的領域……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冒險游戲已經成為了游戲類型中的主流部分,而這兩個人,恰恰就是世界上第一款冒險游戲的制作者。這款游戲名字就叫《冒險》(Adventure),不僅是開辟出新的游戲領域,而且還恰如其分為自己命了名。
人物履歷
讓我們回到遙遠的1972年,克羅瑟是個業(yè)余洞窟勘探愛好者,剛剛與妻子離婚,為了打發(fā)時間,他決定做一個游戲讓自己和孩子們一起玩,于是他在電腦上開始制作一款純文字游戲,試圖利用文字描寫來重現美國肯塔基州的猛犸洞穴,你用打字決定自己的去向,然后電腦相應的告訴你那里的景象。由于擁有實地參觀的經驗,他的文字描寫可以說是栩栩如生:“你現在正身處在一個龐大的,無比華麗的,足有三十層樓高的洞窟中,四周的橘紅色石墻都是從冰河世紀就存在至今……”當然了,克羅瑟做的這個版本里沒有迷題,只有地下探險。然后再說唐.伍茲,他通過當時的網絡(那是最原始,最初的網絡)得到了這個游戲的拷貝,在得到修改源代碼的允許后,《冒險》誕生了(當時也叫“龐大的洞穴”)。伍茲添加進去了許多有趣的要素,比如怪物,比如陷阱,比如迷題等等。但是在當時,連電子游戲產業(yè)都還處于初始狀態(tài),國際互連網更只是學院研究的課題而已,于是這個游戲根本不可能得到什么商業(yè)回報,甚至是名聲,最終只是在少數計算機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之間傳播,拷貝,下載,然后藏在角落里積滿灰塵。
網絡游戲的先驅
那么這個純文字游戲與現在我們玩的游戲有什么關系呢?說句實話,關系比你想象的都要大的多!游戲歷史上最著名的文字冒險游戲,比如《魔域大冒險》(Zork),就是根據這個游戲的原理而制作出來的;隨后出現的帶有圖形的冒險游戲,諸如《國王秘史》,《猴島小英雄》,它們的祖先就是這個游戲;在英國,一些學生在打通這個游戲后,希望能制作出這個游戲的網絡版,于是MUD,我們俗稱的網絡泥巴,即多用戶網絡游戲就此誕生;而MUD,則又是我們熟悉的如《永恒使命》這樣的圖形網絡游戲的先驅……所有的這些我們都能追溯到20多年前,由那兩個人用電腦程序制作的猛犸洞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