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艾米莉·狄金森,全名艾米莉·伊麗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 1830~1886) 美國女詩人,出生于1830年12月10日,在三個小孩之中排行第二,家庭是馬薩諸塞州安 賀斯特的一個富有家庭。她的祖父是山謬爾·富勒·狄金森, 是安 賀斯特大學的主要發(fā)起人之一;父親 愛德華與她的哥哥威廉·奧斯丁·狄金森是相當富有的律師,傳承了家庭里開放的傳統(tǒng)。艾米莉曾在安 賀斯特學院及圣約克山女子學院接受教育,可是她在圣約克只待了兩個學期,之后她就回家,終其一生未再離開。艾米莉相當戀家,所以她甚至不肯離家做短暫的旅行。在1864~1865年間,她曾在 波士頓住了幾個月,以便讓醫(yī)生治療她奇怪的眼疾,而她回來以后就再也不曾離開。從1860~1870年的十年間,她變得更加孤僻,最后甚至不肯接見大多數(shù)訪客,也不到隔壁哥哥家去拜訪。艾米莉在1886年與世長辭;而她深鎖在盒子里的大量創(chuàng)作詩篇,則是她留給世人的最大厚禮?v然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獲得當時的青睞,周遭眾人對她的不解與誤會,卻絲毫無法低損她豐富的創(chuàng)作天分。根據(jù)現(xiàn)存作品,艾米莉驚人的創(chuàng)作力為自己,也為世人留下1800首詩,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與新近發(fā)現(xiàn)的25首。
艾米莉的妹妹拉維妮雅認得艾米莉的字跡。當她發(fā)現(xiàn)這個藏著一千多首詩的箱子時,她堅信這些詩作一定得出版,再加上瑪波·陶德編輯的鼎力相助,第一輯的艾米莉詩本終于在1890年付梓出版,書里所收錄的詩作只是艾米莉畢生創(chuàng)作中的一小部分。第一輯總共印了十一刷,而第二輯及第三輯也分別在1891年及1896年順利付梓問世。一般大眾及多數(shù)的 評論家都給這些詩作相當高的評價。到了1896年, 艾米莉·狄金森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詩人。之后更多的作品,包括許多由其它管道收集的詩作,在接下來的五十年大量地出現(xiàn),但直到1995年全三冊的定本才由湯瑪斯·約翰森審定出版。這本書一共收集了1775首詩以及一些斷簡殘編,并依照時間順序編輯排足,由 哈佛大學出版社的 貝爾耐出版部出版。
艾米莉去世后,世人才重新定位她的詩人身份,同時也認清了自己錯過些什么。然而,艾米莉的個人真實生活風貌,卻始終難以真正獲得厘清。雖然市面上有不少關于她的傳記、評論及心理分析的著作出現(xiàn),但她的日常生活卻鮮為人知,于是大多數(shù)人僅能揣測這些關系的真正面貌。但從她的信件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暗示:里面提到艾米莉在二十歲之前,就開始感受自己詩的創(chuàng)作力,但已經(jīng)被確定寫在1858年以前的詩并不算很多。在那個時期,她已經(jīng)開始用她聞名的形式寫詩,也奠定了她成為美國最偉大詩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