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倪謙(1415—1479)字克讓,上元(今江蘇南京),又說為錢塘(今浙江杭州)
倪謙像
[1]
人。天資聰穎,記憶力特強。明正統(tǒng)三年(1438)鄉(xiāng)薦,次年賜進士第三名,授編修。景泰年間(1450—1456)以在文華殿受命賦詩,受到景泰帝贊賞,并得到提拔,曾出使朝鮮。天順初年(1457),任為學士,入講東宮,得到憲宗好評。天順三年,主持順天府(今北京)鄉(xiāng)試,由于他秉公行事,沒有錄取大臣子,被誣告而遭流放。在流放7年間,以講學授課為己任,學生都能學而有成,深受當?shù)厥咳司粗亍3苫?1465)憲宗即位后,倪官復原職,不久與兒子倪謙岳一起調入史局,編修《英宗實錄》。后升任禮部右侍郎,成化(一四六五至一四八七)中又轉任南京禮部尚書。卒后追贈太子少保,謚文僖。工筆札,王世貞謂其與僧求竹帖無意而有筆。事跡收錄于《三吳墨妙跋》、《列卿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