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潘師道(1566.12-1636.6.19),字茂中,號太乙,明代湖廣興國州辛亭里(今陽新縣黃顙口鎮(zhèn))鳳凰村人。1585年,年僅19歲,入州庠學(xué)。次年補(bǔ)郡博士弟子。此后,秋闈春院,捷音連臻。1591年(萬歷辛卯年)考取一等第三名廩生。1597年,湖廣鄉(xiāng)試舉人。1613年(萬歷四十一年)中癸丑科第三甲進(jìn)士。初任職湖廣荊州府監(jiān)利縣,后任太理寺評事、吏部福建清吏司員外郎。1623年(天啟三年),任福州府知府。1924年,因澎湖平夷獲功,升任河南副使。1625年,任邵武府知府。1626年(天啟六年十一月)由福建布政使司右參政調(diào)任浙江參政。1628年(崇禎元年十一月戊午),由浙江參政升任為四川按察使。1630年(崇禎三年),由四川按察使告病。致仕后,在興國州城北十里許的長垅下盧,購置田產(chǎn),筑室而居,寄情山水,絕跡仕途。
相關(guān)傳說
據(jù)說,潘師道任職期間,回鄉(xiāng)建了一棟氣勢宏大的祠堂。祠堂的大門是方形的,不管是誰,文官路過,必須下轎;武官路過,必須下馬。那時,潘家門庭若市,熱鬧非凡。如今,潘家后人對祠堂進(jìn)行了改造。雖則如此,但當(dāng)年祠堂非凡的氣勢還依稀可見。祠堂里巨大的圓木仍保留其中。門外的上馬石、系馬墩至今保存完好。
在村中,流傳著很多有關(guān)潘師道的故事,其中“火燒巡撫腳”的故事,流傳最廣。據(jù)說當(dāng)年,潘師道在2歲的時候,其母親去水塘邊洗衣服,突然,聽到一只盤旋在頭頂?shù)南铲o叫了三聲,乍聽去,這叫聲很像 “火燒巡撫腳”。母親覺得很奇怪,喜鵲怎么開口說話了?驚慌之中丟下手中的衣服,跑步回家,一看,家中原來起火了,一股濃煙正從兒子的房間滾滾而出,還伴隨著兒子的啼哭聲。母親見狀,不顧自家性命,正準(zhǔn)備往火海里闖。突然,一聲響雷,電光一閃,火災(zāi)自行熄滅了。母親這才沖進(jìn)屋內(nèi),抱起兒子看看,還好,一場大火只是輕輕地?zé)齻藘鹤幽_部。后來兒子長大了,果然做了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