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1957年從藝,投師祝明達,后參師陽友鶴,得“陽派”真?zhèn)鳌K纳ぷ右羯、音量足、音域(qū)、甜潤婉轉(zhuǎn)、板式諸方面,既繼承了傳統(tǒng)的演唱技巧,又融合了現(xiàn)代聲樂的某些長處,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表演上善于運用傳統(tǒng)程式來刻畫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細膩含蓄,洋溢出濃郁的生活氣息。
主要作品
主演的劇目有《李存孝之死》、《金琬釵》、《焚香記》、《御河橋》、《三娘教子》、《百花贈劍》、《情探》、《杜鵑山》等。在《繡襦記》中塑造的李亞仙,玉骨柔腸、形神兼?zhèn)洹@首屆四川省振興川劇會演表演獎。1983年,《繡襦記》在北京公演后,好評如潮,劇作家陽瀚笙賦詩相贈。1985年,她隨劇院赴西歐演出《秋江》,《蘇黎世日報》載文贊揚左清飛的表演藝術“具有一種東方文化所特有的內(nèi)在美,深邃含蓄,情景交融,初看賞心悅目,看懂后令人絕倒”。
人物評價
著作:《清言戲語:左清飛藝術人生》
左清飛是在20世紀50年代戴著紅領巾進入川劇圈的。如今,眾多前輩先生都先后辭世,左清飛也已為人師。相信這些優(yōu)良的藝術基因,在作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川劇傳承中,一定會產(chǎn)生應有的后續(xù)效應。舞臺上的左清飛,靚麗多姿,光彩照人。舞臺下的左清飛,聰穎好學,誠摯率真。更多了解臺下的左清飛,將能更好欣賞臺上的左清飛。讀《清言戲語》,可走近左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