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79.7-1983.7,安徽大學數(shù)學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3.9-1986.7,湘潭大學數(shù)學系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
1986.7-1994.9,湘潭大學數(shù)學系任教,(期間:1988.7晉升為講師)。
1994.9-1997.7,復旦大學數(shù)學研究所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期間:1996.7晉升為副教授)。
1997.7-1999.7,蘇州大學數(shù)學科學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
1999.7-2001.7,湘潭大學數(shù)學系任教。
2001.7-2005.11,嘉興學院數(shù)學與信息科學學院任教(期間:2002年晉升為教授;2002.7起任嘉興學院數(shù)學研究所副所長;2003.8起任嘉興學院教務處處長兼數(shù)學研究所副所長)。
2004.10.16-21,應美國數(shù)學會的邀請赴美參加了“SS 7A - Special Session on Operator Theory on Function Spaces”,并在會上做了學術報告。
2005.5-22,應韓國高麗大學的邀請赴韓參加了“2005年漢城國際函數(shù)論學術會議(IWFT2005)”,并在會上做了學術報告。
2017.11,嘉興學院副院長。
任免信息
2017年11月,胡俊云同志任嘉興學院副院長。
主要業(yè)績
胡俊云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數(shù)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在泛函分析特別是在算子理論和算子代數(shù)領域,有較深的造詣。近年來,他在算子理論和算子代數(shù)領域,尤其是在與多復變函數(shù)論相關的算子理論和算子代數(shù)領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這里我僅舉幾個例子來加以說明。
在算子理論方面,他及合作者首創(chuàng)了利用Groupoid方法來研究群上Toeplitz算子和Wiener—Hopf算子的結構,通過對相應的Groupoid的單位空間的不變子集的分析,刻畫了所研究的算子代數(shù)的理想結構。在Bergman空間上的Toeplitz算子及Toeplitz代數(shù)的結構的研究中,他及主要合作者深入研究了特殊符號-有限Blachke乘積符號的Toeplitz算子的約化子空間以及相應的Toeplitz代數(shù)的結構等問題,證明了任何有限Blachke乘積符號的Toeplitz算子至少存在一個約化子空間,且在此約化子空間上,Toeplitz算子酉等價于Bergman shift,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細致的結果。這些問題的研究之所以特別受到關注,是因為它們與解析函數(shù)論、指標理論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而且與許多泛函分析中遺留下來基本問題,例如著名的不變子空間問題,密切相關。
在Arveson 空間上Toeplitz算子理論, Toeplitz算子代數(shù)及其自同構群的刻畫的研究方面,他及主要合作者在近年來也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取得許多很好的結果。如他們在一定的條件下,得到了這一類特殊的 tuple所生成的 Toeplitz算子代數(shù) 的結構,相應的正合序列為:,他們在這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國內(nèi)外同行很高的評價,相關成果發(fā)表在國際泛函分析方面最重要的雜志(J. Funct. Anal. 210(2004)214-247)。在此基礎上他們還得到了相應 tuple所生成的Toeplitz算子代數(shù)的自同構群的刻畫等結果。
總之,胡俊云教授在算子理論和算子代數(shù)領域,尤其是與多復變函數(shù)論相關的算子理論和算子代數(shù)領域所做的研究工作是深入、系統(tǒng)的,在國內(nèi)外同行中有比較大的影響。因此,胡俊云教授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多項科研基金的資助。他先后主持和參與了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五項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十余項科研項目的研究。
胡俊云教授從1999年起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到目前已指導碩士研究生近十名。
胡俊云教授先后被評為湖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師、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特別是在2004年,他被浙江省委組織部、浙江省人事廳列為浙江省“151”人才。2005年他和合作者還獲得了浙江省高?蒲谐晒泉劇
榮譽記錄
2005年:浙江省高?蒲谐晒泉;浙江省教育廳。
2004年:浙江省“151”人才;中共浙江省委組織部、浙江省人事廳。
2003年: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教育廳。
2000年:湖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師;湖南省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