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記載
《宋史》記載:陳元桂,撫州人。淳祐四年進(jìn)士。累官知臨江軍。時聞警報,筑城備御,以焦心勞思致疾。開慶元年春,北兵至臨江,時制置使徐敏子在隆興,頓兵不進(jìn)。元桂力疾登城,坐北門亭上督戰(zhàn),矢石如雨,力不能敵。吏卒勸之避去,不從。有以門廊鼓翼蔽之者,麾之使去。有欲抱而走者,元桂曰:"死不可去此。"左右走遁。師至,元桂瞠目叱罵,遂死之。縣其首于敵樓,越四日方斂,體色如生。
初,親戚有勸其移治者,元桂曰:"子亦為浮議所搖耶。時事如此,與其死于饑饉,死于疾病,死于盜賊,孰若死于守土之為光明俊偉哉。"家人或請登舟,不許,且戒之曰:"守臣家屬豈可先動,以搖民心。"敏子以聞,贈寶章閣待制,賜緡錢十萬,與一子京官、一子選人恩澤,立廟北門,謚曰正節(jié)。
宋史陳元桂譯文
陳元桂是撫州人。1244年考中進(jìn)士。不斷升遷官至臨江軍知府。當(dāng)時聽到警報,筑城準(zhǔn)備御敵,因為憂慮愁思生病。1259年春天,元兵攻到臨江,當(dāng)時制置使徐敏子在隆興,屯兵不進(jìn)。陳元桂頑強(qiáng)支撐病體登上城墻,坐在北門亭上督戰(zhàn),箭飛如雨,兵力不能匹敵。官吏士卒都勸他去躲避,他不聽從。有人拿門廊的鼓遮蔽他,他揮斥他讓他離開。有人想抱著他逃走,陳元桂說:“就是死了也不能離開這里。”身邊的人都逃跑了。敵軍到了眼前,陳元桂怒目圓睜,叱罵他們,最終死難。(敵人)把他的首級懸掛在敵人的城樓上,過了四天才收起來,但是他的尸體的顏色仍然像活著的時候一樣。
當(dāng)初,親戚中有人勸他轉(zhuǎn)任他地,陳元桂說:“你也被(那些)沒有根據(jù)的議論動搖了嗎。時事到了這種地步,與其死于饑荒,死于疾病,死于盜賊,不如死于堅守國土可以稱得上光明正大卓異壯美啊!奔依镉腥苏埶谴幼撸淮饝(yīng),而且訓(xùn)誡他說:“守臣的家屬豈可先動搖,來使民心動搖。”徐敏子把他的事跡報告給了朝廷,陳元桂被追贈為寶章閣待制,賞賜十萬緡錢,賞賜一個兒子京官、一個兒子選入恩澤,在北門建立祠廟,賜謚號為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