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士芳青年時代,中國正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內憂外患,災難深重,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由是他產生了愛國憂民之心,1930年,他參加了宛南中學組織的反帝大同盟。1933年,同胡云芳創(chuàng)建“麗華工業(yè)社”,以做電池、汽燈、雪花膏為掩護,和共產黨員曹云閣等秘密聯系。193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曹云閣組建了中共南陽縣委,士芳擔任組織委員。他利用其兄邰士林的關系,在劉寺建立汽車站,自任站長。此間,他創(chuàng)辦“宛東私立小學”,組織識字班,教育農民,培養(yǎng)骨干,還安排了10多名共產黨員到校擔任教師,以教書作掩護,開展黨的工作。
1939年5月,根據中共豫西南地委的指示,建立中共劉寺區(qū)委。為了解決黨的經費問題,經省委批準,由邰士芳任技師,1940年1月,在劉寺附近的龍泉寺創(chuàng)建了“芳林酒精廠”。他運用自己所學專業(yè)知識,在設備簡陋、毫無資料的情況下,經過多次試驗,終于制造出了當時奇缺的酒精。該廠投產后,劉寺區(qū)委吸收農村青年300多人進廠鍛煉,從中發(fā)展共產黨員40余名。1940年3月,“芳林酒精廠”建立黨支部。5月,南、唐、方中心縣委宣傳部長姜宗仁住酒精廠,以技術員身份作掩護,指導南、唐、方各縣工作。在此期間,邰士芳籌集資金,以護廠為名,購置槍支彈藥,組織人民武裝力量,掩護黨的地下活動。 1945年3月,南陽在日寇侵略下淪陷,邰士芳根據新四軍五師的指示,以酒精廠工人為骨干,組成2000余人的“南陽抗敵自衛(wèi)軍第三縱隊”,與敵偽作戰(zhàn)多次,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箲(zhàn)勝利后,這支自衛(wèi)隊就地分散隱蔽。 1947年11月,豫西六地委在宛東一帶組織4個區(qū)的人民政權機構,并任命邰士芳擔任南陽縣縣長。他與孫榮檄將原酒精廠工人武裝和地方上的長、短槍七八百支集中起來,組成獨立營,配合解放軍六旅轉戰(zhàn)于方城、南召、內鄉(xiāng)等縣。1948年11月,南陽解放。邰士芳被任命為南陽市副市長。12月,又兼任南陽酒精廠經理。 1952年,在“三反”運動中,邰士芳被錯劃為貪污分子,判刑2年(機關監(jiān)督執(zhí)行)。1957年6月,經省、地組織部門審查,予以平反。7月,因患糖尿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其骨灰安放在八寶山公墓,終年4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