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李勤璞

    李勤璞(教授)

    李勤璞現(xiàn)在魯迅美術(shù)學(xué)院(110003 沈陽市三好街19號)基礎(ch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喇嘛教和醫(yī)學(xué)史;東亞近世的歷史與文明。


    人物經(jīng)歷

    江蘇省贛榆縣(gàiyu xian)人,在該地出生長大。蘇州大學(xué)(Soochow University)中文系文學(xué)士(1983),內(nèi)蒙古大學(xué)(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蒙古學(xué)研究中心法學(xué)博士(蒙古史,2007)。拉薩(Lha-sa)西藏師范學(xué)院政治語文系、西藏大學(xué)語文系助教和講師(1983-1992),大連市(Дальн?й, Dalny, Dairen)藝術(shù)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2-1996),遼寧社會科學(xué)院助理研究員和副研究員(1996-2000),沈陽(Mukden)魯迅美術(shù)學(xué)院副研究員和研究員(2000.7-2012.5)。

    研究方向

    研究分野

    1) 亞洲腹地(Inner Asia)的地域研究(Area Studies)。具體而言:青藏高原、中亞、蒙古高原、遼海(遼西—東西伯利亞)、朝鮮半島近世的歷史與文明,及彼此間的對待與比較。即從喜馬拉雅山區(qū)到新疆、蒙古高原、東北、朝鮮半島這半月形地區(qū),及其對外部的文化、權(quán)力等各種關(guān)系。

    2) 海洋邊疆與內(nèi)陸邊疆的人類學(xué)。

    3)(漢文、藏文、滿文、蒙古文傳承至今的)中國古典學(xué)。

    語言能力

    借助工具書,可使用滿、蒙、藏、日、英等文字的資料。

    李勤璞

    學(xué)術(shù)旨趣

    運(yùn)用各門學(xué)科(discipline)、各種語文、各式資料,對對象作綜合的解釋。注重現(xiàn)地調(diào)查,尤注重非漢民族或族群的語文及其生活與情感的世界。

    主要貢獻(xiàn)

    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xué)》,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漢學(xué)研究》(臺北),《蒙古史研究》,《歐亞學(xué)刊》等刊物發(fā)表主題廣泛的長篇論文,其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發(fā)表兩篇。

    學(xué)位論文

    《蒙古之道:西藏佛教和太宗時代的清朝國家》(The Mongol Path(mongγol-unt&ouml;rü yosu): Tibetan Buddhism and State-building of the Qing,1627—1645),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大學(xué)蒙古學(xué)研究中心博士學(xué)位論文,2007年6月9日。正文A4紙5號字二一六頁。

    專著

    《大連文化史札記》(張本義主編「連海叢書」之一),沈陽:萬卷出版社,2012年10月,正文四六三頁。東北亞地域研究立場的一本小書。

    《追隨奇異的神:清朝西藏佛教建立史研究》(Follow the Strange Gods: Studie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in Qing Empire),待印行。

    《八思巴帝師殿——大元帝國的國家意識形態(tài)》(蒙藏專題研究叢書 105),臺北:蒙藏委員會,2000年8月。

    文籍整理

    (校訂)瀛云萍著《滿族概述》(張本義主編「連海叢書」之一),沈陽:萬卷出版社,2012年10月。

    (點(diǎn)校)偽滿《莊河縣志》(張本義主編「連海叢書」之一),沈陽:萬卷出版社,2012年10月,上下冊。

    (編)《大連史論文初集》(張本義主編「連海叢書」之一),沈陽:萬卷出版社,2012年10月,正文三二二頁。

    (特約編輯)賀欽(1437-1510)撰,武玉梅校注《醫(yī)閭先生集》(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簡體字,附:影印嘉靖間刻本!竾夜偶沓霭鎸m椊(jīng)費(fèi)」資助出版。

    方逢時(1523-1596)撰、李勤璞校注,《大隱樓集》(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正體字、橫排本,3+2+5+14+366頁,圖2幅!竾夜偶沓霭鎸m椊(jīng)費(fèi)」資助出版。

    札奇斯欽撰,李玉柱、李勤璞整理,《我所知道的德王和當(dāng)時的內(nèi)蒙古》(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10月)。大三十二開本4+4+2+613頁。

    論文

    73. 贛榆時期的陳鴻壽。《美術(shù)學(xué)報》3(2014年5月),頁11-20。

    72. 《剿平喀什噶爾奏摺》(Text and notes oftheJiaoping Ka?igar Zouzhe),Journal of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中西文化交流學(xué)報)5.1(U.S.A., July2013), pp. 113-141. 徐文堪先生古稀紀(jì)念中西學(xué)論專號。

    71.棍噶札勒參呼圖克圖的三體印章。《滿語研究》(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2(2012年12月),頁73-82。同時以“棍噶札勒參呼圖克圖的印章”為題,刊入U. Erdei, Ba. Batubayar γoollan nayiraγulba,Uyirad mongγol un teüke soyol un sudulul(烏·葉爾達(dá)、巴·巴圖巴雅爾主編:衛(wèi)拉特蒙古歷史文化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 ,頁478-485。內(nèi)容微有異同。

    70. 嚶鳴社及其詩鈔!哆|寧省博物館館刊 2011》(沈陽:遼海出版社,2011年12月。實際出版于2012年8月末),頁383-395。

    69. 松崎鶴雄的生平與撰述考略!洞筮B大學(xué)學(xué)報》33.2(2012年4月),頁1-8。附松崎著述目錄。

    68. 方逢時生年考。張本義主編《白云論壇》第五卷(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12年4月),頁290-291。此稿先已收入前列《大隱樓集》(2009)附錄一,頁350-351。

    67. 西藏的佛國境界:盛京四郊喇嘛寺塔的敕建!睹佬g(shù)學(xué)報》2(2012年3月),頁26-43。

    66. 宗喀巴五次示現(xiàn)的圖像表現(xiàn)!睹佬g(shù)學(xué)報》(廣州美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5(2011年9月),頁29-44。

    65. 族群政治與帝國的一體化:高麗與西藏佛教關(guān)系研究(續(xù))!哆|寧省博物館館刊 2010》(沈陽:遼海出版社,2010年11月),頁404-432。

    64. 美岱召佛殿天棚蘭札字陀羅尼。包頭市文物管理處張海斌主編《美岱召壁畫與彩繪》,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頁39-40。

    63. 族群政治與帝國的一體化:高麗與西藏佛教關(guān)系研究!哆|寧省博物館館刊 2009》(沈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12月),頁404-422。

    62. 旅順庫籍整理處考。劉恒、張本義主編,《如松斯盛:首屆羅振玉書學(xué)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09年12月),頁166-201。

    61. 歸化:一六○六年美岱召城門額的藏漢文字!稓W亞學(xué)刊》8(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頁158-184。再收入包頭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組,《塞外城寺:美岱召》(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頁291-326。

    60. 喀喇沁楊芬及其赴藏勸慰顛末!哆|寧省博物館館刊》3(沈陽:遼海出版社,2008年12月),頁561-590。

    59. 塞北與江南:喀左縣吉祥寺的十六羅漢壁畫。《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頁96-131。(清代喀喇沁左翼旗的喇嘛廟)

    58.凌源市博物館石刻八面摩尼輪:文化景觀的解釋!哆|寧省博物館館刊》2(沈陽:遼海出版社,2007年12月),頁126-141。

    57. 殖民統(tǒng)治與醫(yī)療:羅子珍編《西藏藥材蒙藏漢名錄記》。張本義主編《大連圖書館百年紀(jì)念學(xué)術(shù)論文集》(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07年11月),頁733-748。簡本以〈羅布桑卻丹編《西藏藥材蒙藏漢名錄記》考〉為題,刊登在《朝陽社會科學(xué)》(朝陽市社會科學(xué)界聯(lián)合會主辦)1(2009年2月25日),頁36-39。

    56. 世俗化:一九○○至一九四八年間庫倫旗的政教過程!睹晒攀费芯俊9(呼和浩特,2007年7月),頁264-283。

    55. 義縣奉國寺拘留孫佛像裝藏經(jīng)卷及其與察哈爾王府關(guān)系初探。《社會科學(xué)輯刊》(沈陽:遼寧社會科學(xué)院)2(2007年3月),頁151-154。(系藏文經(jīng)卷)

    54. 盛京篤恭殿滿蒙漢三語名稱。《滿族研究》1(沈陽:遼寧省民族研究所,2007年3月),頁86-89。

    53. 彰武縣圣經(jīng)寺考!哆|寧省博物館館刊》1(沈陽:遼海出版社,2006年12月),頁168-186。

    52. 胥連邊外,別成天地——清代樊家窯混元峰下的人文景觀。晉商與西口文化論壇組委會編,《縱論西口——晉商與西口文化論壇論文集》(太原:山西春秋電子音像出版社,2006年10月),頁202-215。

    51. 從馬王堆帛書到楊上善:關(guān)于《靈樞經(jīng)》的受孕機(jī)制論,《文化學(xué)刊》創(chuàng)刊號(沈陽,2006年9月),頁105-112。

    50. 印度七日住胎論及其在漢醫(yī)的一個表現(xiàn)!吨醒胙芯吭簹v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7.3(2006年9月),頁517-590;77.4(2006年12月),頁729-789。

    49. 凌源喇嘛寺院大法寺的建筑裝飾表現(xiàn)。《美苑》3(2006年6月),頁17-23。

    48. 農(nóng)事與藝文:秋胡戲妻作品中的桑樹。張本義主編《白云論壇》卷三(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5月),頁184-192。

    47. 錫伯家廟[太平寺]:地域文化的考察。永志堅主編《錫伯族研究文集》2(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頁40-113。(錫伯族喇嘛廟。李向東合著)

    46. 畢力兔朗蘇:清初藏傳佛教的顯揚(yáng)者!渡蜿柟蕦m博物院院刊》1(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2月),頁46-75。

    45. 法庫。中國蒙古史學(xué)會(齊木德道爾吉主編)《蒙古史研究》8(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6月),頁309-333。

    44. 民眾信仰與國家建構(gòu):關(guān)于黑禿阿喇的七大廟。余太山、李錦繡主編《歐亞學(xué)刊》5(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6月),頁63-104。

    43. 《關(guān)圣帝君像》與旗人的關(guān)老爺信仰:「白山弟子」補(bǔ)注。電子刊物《蒙古學(xué)集刊》(內(nèi)蒙古大學(xué)蒙古學(xué)研究中心)2004年第4期(實際2005年3月中旬刊登)。(增補(bǔ)本,無圖)

    42. 〈關(guān)圣帝君像〉與旗人的關(guān)老爺信仰——「白山弟子」補(bǔ)注!睹涝贰129(2004年10月20日。實際12月末出版),頁57-59。

    41. 脫解神話的比較研究——新羅三姓初王神話原構(gòu)圖。余太山主編《歐亞學(xué)刊》4(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頁35-78。

    40. [阜新縣]海棠山摩崖石刻中的關(guān)老爺像及其藏蒙文刻文;粑、李永憲主編《西藏考古與藝術(sh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頁427-452。

    39. 天聰九年皇太極談話中的「元壇寶藏」!稘h學(xué)研究》(Chinese Studies)21-2(臺北:漢學(xué)研究中心,2003年12月),頁279-304。

    38. 元朝「瀛國公印」考。蕭文立編《白云追思集——緬懷羅繼祖先生文集》(大連:雙守簃,2003年5月),頁130-146。

    37. 傳統(tǒng)與個人才能——T. S.艾略特論文學(xué)創(chuàng)作(1999)。馬書林主編《魯美文選》(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頁340-349。

    36. 價值和價值判斷:維特根斯坦的觀點(diǎn)(1990)。馬書林主編《魯美文選》(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頁333-339。

    35. 斡祿打兒罕囊素:清朝藏傳佛教開山考!睹晒艑W(xué)信息》(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xué)院)88(2002年9月15日),頁17-29;89(2002年12月15日),頁12-24;90(2003年3月15日),頁36-43;91(2003年6月15日),頁17-21及29。

    34. [彰武縣]千佛山壽寧寺研究。寶音德力根、烏云畢力格、齊木德道爾吉主編《Arkiws ba Mongγol Teüke Sudulul/明清檔案與蒙古史研究》2(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頁231-277。

    33. 關(guān)于天聰五年正月蒙古文信牌。支運(yùn)亭主編《八旗制度與滿族文化》(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年5月),頁167-179。

    32. 明末遼東邊務(wù)喇嘛!吨醒胙芯吭簹v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3(臺北,2000年9月),頁563-617。

    31. [彰武縣]圣經(jīng)寺壁畫初考!睹涝贰105(2000年8月20日),頁58-61。

    30. 王國維與鈴木虎雄的通信——《王國維全集·書信》匡正——!稌考究罚ㄅ_北:學(xué)生書局)34-1(2000年6月16日),頁99-112。

    29. 拓本《東園記》和藝術(shù)家李東園事跡!睹涝贰罚斞该佬g(shù)學(xué)院學(xué)報)102(沈陽,2000年2月20日),頁22-25。

    28. 乾隆五十三年(1788)給霍罕伯克三體敕諭中滿洲文試譯。《滿語研究》29(1999年12月31日),頁81-90。

    27. 敬答 王俊中先生!吨醒胙芯吭航费芯克31(1999年6月),頁259-264。

    26. 瀛國公史事再考!段鞑匮芯俊1(1999年2月),頁38-40。

    25. The Zangs-kyi Gavu (Brass Case) and its Drift—Gnyav-khri Btsan-po and Gri-gum Btsan-po,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國社會科學(xué)》), Vol. XX, No. 1 (Beijing, Spring 1999), pp. 114-133.

    24. 盛京四寺滿洲語碑文校譯。《滿語研究》27(1998年12月31日),頁90-100。

    23. 白喇嘛與清朝藏傳佛教的建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0(臺北,1998年12月),頁65-100。

    22. 盛京太平寺新研究!吨袊鴼v史博物館館刊》31(1998年12月),頁50-66。

    21. 《耆婆五藏論》研究——印中醫(yī)學(xué)關(guān)系的一個考察!段氖贰45(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頁85-94。

    20. 遼陽喇嘛墳順治十五年(1658)[滿洲·蒙古·漢文]三體碑文錄譯!渡鐣茖W(xué)輯刊》(沈陽:遼寧社會科學(xué)院)增刊2(1998年8月20日),頁219-226。

    19. 《耆婆五藏論》妊娠學(xué)說的源流!吨腥A醫(yī)史雜志》27-3(1997年7月28日),頁170-175。

    18. 盛京四寺藏語碑文校譯!哆|海文物學(xué)刊》23(1997年5月20日), 頁98-107。

    17 銅匣(Zangs-kyi Gavu)漂流記——聶赤贊普和支貢贊普!吨袊鐣茖W(xué)》(北京)1(1997年1月10日),頁168-183。轉(zhuǎn)載于(1)中國人民大學(xué)書報資料中心復(fù)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xué)研究》4月號(1997年4月),頁301-316(復(fù)。唬2)中國社會科學(xué)雜志社編《中國社會科學(xué)文叢·民族學(xué)、人類學(xué)、宗教學(xué)卷》(北京:中國政法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9月),頁686-701。

    16. 關(guān)于旅順善耆紀(jì)念碑!洞筮B文物》(大連市文物管理委員會)14·15(1996年11月30日), 頁52-54。

    15. Origin of Gestation Theory in Tibetan Medicine,http: //www. Colby. com, October 14, 1996.

    14. 西寧普法寺小考!吨袊鴼v史博物館館刊》26(1996年6月), 頁57-61。

    13. 「八萬尸蟲」與「八萬戶蟲」。《中華醫(yī)史雜志》26-2(1996年4月28日),頁108。

    12. 遼陽《大金喇嘛法師寶記》碑文研究。《滿語研究》(哈爾濱: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21(1995年12月31日),頁96-105。

    11. 盛京嘛哈噶喇考證!恫貙W(xué)研究論叢》7(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頁95-120。

    10. 「管主八」新考!吨袊鴼v史博物館館刊》(北京)25(1995年12月),頁40-46。

    9. 管主八管見!段鞑匮芯俊罚ɡ_:西藏社會科學(xué)院)4(1995年11月),頁60-63和71。

    8. 藏醫(yī)妊娠學(xué)說的來源!吨腥A醫(yī)史雜志》(北京:中華醫(yī)學(xué)會)25-4(1995年10月28日),頁233-237。

    7. 金瓶掣簽制度的淵源。《藏學(xué)研究論叢》6(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頁154-161。轉(zhuǎn)載于趙學(xué)毅、常為民、歐聲明編《清代以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治理與活佛轉(zhuǎn)世制度史料匯集》(北京:華文出版社,1996年8月),頁441-448。

    6. 盛京實勝寺漢文碑記研究!哆|海文物學(xué)刊》(沈陽:遼寧省博物館)17(1994年5月20日),頁123-126。轉(zhuǎn)載于《中國考古集成·東北卷》(沈陽:北京出版社,1997年1月)第19冊元明清(一),頁314-316(重排)。

    5. 記《新西藏傳奇》。《大連藝術(shù)》(大連市藝術(shù)研究所)4(1992年11月),頁33-35。

    4. 《鐵匠明珠托央》意義研究。《邦錦花》(拉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西藏分會)4(1991年12月),頁3-7。Dgav-ba Pa-sangs(高爾巴桑,西藏大學(xué)藏文系)藏文譯本,先刊于同雜志藏文版(Spang-rgyan Me-tog),未詳年月期次。

    3. 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 1918-2007):第三者的涵義!端囆g(shù)廣角》5(1990年9月15日),頁30-35。轉(zhuǎn)載于中國人民大學(xué)書報資料中心復(fù)印報刊資料《電影電視藝術(shù)研究》10月號(北京,1990年10月),頁70-75(復(fù)。。

    2. 現(xiàn)代主義的愚黯!端囆g(shù)廣角》2(1990年3月15日),頁21-23(高巖合撰)。

    1. 情節(jié)事件在文學(xué)作品中的意義——對「梁;沟某闃臃治!端囆g(shù)廣角》(沈陽)2(1988年3月),頁46-51(高巖合撰)。

    書評

    8. (書評論文)邊地遺存:評《美岱召壁畫與彩繪》。《美術(shù)學(xué)報》6(2012年11月25日),頁87-95。

    7. 賀欽《醫(yī)閭先生集》及其價值!豆偶沓霭媲闆r簡報》(北京: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lǐng)導(dǎo)小組辦公室)9(2011年9月),頁9-13。

    6.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與現(xiàn)代中國的危機(jī)!度珖聲俊19(北京,2010年10月1日),頁66-67。

    5. 遼西地域文化研究新進(jìn)展——評《朝陽佛教史》。《朝陽社會科學(xué)》(朝陽:朝陽市社會科學(xué)界聯(lián)合會)3(2009年6月25日),頁37-40。全文:遼寧省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編《遼金歷史與考古》第三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頁386-394。

    4. 新書瀏覽:張秋雯著《趙爾豐與瞻對改流》!吨袊貙W(xué)》63(2003年8月15日),頁125。

    3. 林冠群著《唐代吐蕃的杰。╮gyal phran)》介紹!吨袊貙W(xué)》58(2002年5月15日),頁137-140。

    2. 《寶藏——中國西藏歷史文物》評介!吨袊貙W(xué)》(北京:中國藏學(xué)研究中心)57(2002年2月15日),頁133-136。

    1. 陳明華著《韓國佛教美術(shù)》介紹!睹涝贰107(2000年12月20日),頁39。

    翻譯

    4. 《舞妓林泉圖》——從畫像看日本文化(增成隆士原著)。《美苑》120(2003年2月20日),頁73。

    3. 明清肖像畫與相術(shù)的關(guān)系(小川陽一原著)。《美苑》116(2002年5月20日),頁63-67。

    2. 喇嘛教美術(shù)研究的方法(賴富本宏原著)。《美苑》113(2001年12月20日),頁36-37。

    1. 清初滿族文化中的蒙古文學(xué)傳統(tǒng)(岡田英弘原著)!稘M語研究》26(1998年5月31日),頁50-56。

    文獻(xiàn)目錄

    10. 羅福成著述目錄。景愛主編《遼金西夏研究 2010》(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年5月),頁201-204。

    9. 《東北叢刊》解題目錄。《遼寧省博物館館刊 2010》(沈陽:遼海出版社,2010年11月),頁563-584。(署名:秦浦)

    8. 李學(xué)智先生著作目錄!渡蜿柟蕦m博物院院刊》8(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頁148-152。

    7. 國立東北大學(xué)《志林》《東北集刊》解題目錄!哆|寧省博物館館刊 2009》(沈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12月),頁562-570。(署名:秦浦)

    6. 國立沈陽博物院籌備委員會出版物解題目錄。《遼寧省博物館館刊》第3輯(2008年12月),頁817-822。(署名:秦浦)

    5. 偽滿中央博物館期刊目錄二種!哆|寧省博物館館刊》第2輯(2007年12月),頁560-568。(署名:秦浦)

    4. 偽滿圖書館期刊目錄二種!哆|寧省博物館館刊》第1輯(2006年12月),頁509-516。(署名:秦浦)

    3. 中醫(yī):問題在哪里?《文化學(xué)刊》2(2006年11月),頁16。

    2. 日本研究中國戲曲論文編年目錄(1897-1932)!洞筮B藝術(shù)》1995年第2期(1995年5月),頁37-38。

    1. 辨正一則!洞筮B文物》12(1993年5月30日),頁40。

    名人推薦
    • 皮孝東
      皮孝東,男,浙江大學(xué)硅材料國家重點(diǎn)實驗室和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系教授。
    • 隋南
      隋南,男,1998至今 中國科學(xué)院心理研究所 ,研究員,1998至今 天津師范大學(xué)心理系 ,客座教授。
    • 尼爾·麥克爾羅伊
      尼爾·麥克爾羅伊(Neil McElroy,1904年10月30日 - 1972年11月30日),寶潔公司著名的項目管理人員,提出了著名的品牌經(jīng)理制,對后世影響很大。從1957年到1959年是艾森..
    • 張墩明
      張墩明,男,1966年3月出生,2001年4月晉升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dǎo)師。
    • 叢林
      叢林,男,漢族,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xué),現(xiàn)任華興資本控股集團(tuán)總裁兼任華興證券(香港)董事長。
    • 董春雨
      董春雨,男,1963年3月生于內(nèi)蒙古,漢族,博士,北京師范大學(xué)哲學(xué)學(xué)院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系統(tǒng)與復(fù)雜性科學(xué)哲學(xué)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