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簡介
《畫引》分為七論,即:論興致、論氣韻、論筆墨、論生拙、論枯潤、論取勢、論畫水。每論僅數(shù)十字,最長的論生拙亦僅二百余字占《畫引》文學(xué)簡約,更無從構(gòu)成體系,但很有獨到之見。如《論興致》認為,作畫之興致須藉外物觸發(fā),“或枯槎頑石,勺水疏林”,那種似被造物所棄置者,應(yīng)以深情冷眼求其幽意所在。這與強調(diào)主觀的“丘壑內(nèi)營”不同,亦與大山橫陳觸發(fā)興致相異,實反映了倪瓚式的審美趣味,也是文人畫標舉蕭索荒寒意境的體現(xiàn)。
在《論氣韻》中,顧凝遠與前人大異,將氣韻與生動分開講,并將二者看作因果的關(guān)系,繼而又將氣韻分為在境中與在境外兩種,且氣韻又取之于四時氣候,這也是“物感說”的運用,與前則的興致觸發(fā)一致!墩摴P墨》指出枯澀、堆砌之弊,以“先理筋骨而積漸敷腴,運腕深厚而意在輕松”為正途,至于“高明雋偉之土”似不限于此,其實亦“能”與“神”之別!墩撋尽匪撟顬樯羁,不僅對生與熟、拙與工的關(guān)系說得很辯證,還進而從抒天趣而不拘于繩墨言生與拙,至如“畫之元氣苞孕未泄,可稱混沌初分,第一粉本”,則顯見莊子色彩。作者以生與拙僅許之元人,是因為文人畫到元代達到高峰,而以生、拙取畫的原因是“生則無莽氣故文,所謂文人之筆也。拙則無作氣故雅,所謂雅人深致也”。
作者推尊文入畫,而以生拙別之于院體的技藝圓熟及唐人所尚的雄奇!墩摽轁櫋穼⒛菖c潤同氣韻、文理相聯(lián)系!墩撊荨费浴安豢蓮谋疚晦熐橐煌,非僅有全局觀點,而且深諸辯證法。
總之,《畫引》雖摯愛文人畫而顯得偏嗜,但所論可謂精警深刻,尤其是拈出“生拙”言元入畫,是對文人畫風(fēng)格的重要概括,值得注意。
版本信息
曾收入《佩文齋書畫譜》,又有《美術(shù)叢書》本、《畫論叢刊》本,《畫苑秘笈》本等。
作者簡介
顧凝遠(1580? —1645后),號青霞。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為人好學(xué),于古今墳典藝志無所不窺,喜蓄商周秦漢文物。畫山水師董、巨、又出入荊、關(guān),兼精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