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錢秉初(1898—1962),字復(fù)先,原云南省大姚縣苴卻巡檢司大龍?zhí)陡蓧巫樱ń袼拇ㄊ∨手ㄊ腥屎蛥^(qū)大龍?zhí)兑妥遴l(xiāng)干壩子人),貧苦農(nóng)民家庭出身,幼時(shí),當(dāng)?shù)匕l(fā)生瘟疫,父母相繼病逝,13歲開始學(xué)習(xí)苴卻硯雕刻技藝,長達(dá)40余年,以其巧妙的構(gòu)思和精湛的技藝,成為繼寸秉信之后的第二代苴卻硯雕刻名師。
人物平生
建國前在大龍?zhí)多l(xiāng)的干海子、龍?zhí)、新村、坡頭、小鋪?zhàn)拥葞讉(gè)自然村中,從事雕硯的有20余戶,其中工藝最精巧的首推錢秉初和新村的張文松,錢用從大保哨采集的優(yōu)質(zhì)石料,以石取形,按石料設(shè)計(jì),依石眼(俗稱“銅眼”)、色彩(黑標(biāo)、綠標(biāo)、金標(biāo))雕琢出各種圖形的石硯,冠以“歲寒三友”“喜鵲鬧梅”“孔雀開屏”“松鶴延年”“仙女下凡”“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等詞句。
因其工藝精湛,造型巧妙,產(chǎn)品遠(yuǎn)銷昆明,深受文人墨客的賞識,有的作為家珍保藏。
人物離世
錢秉初一生吃苦耐勞,不畏艱險(xiǎn),親自攀越陡峭的山巖,采一背石料要分兩三次背到巖上,背回家兩頭摸黑。1930年其兄錢秉壁采硯石失腳死于懸岸之下,錢秉初并未因此中斷制硯生涯,直到1962年病逝,終年6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