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信息
姓名:欒京廬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朝代:春秋時期
籍貫:不詳
民族:漢族
身份:政治人物
人物簡介
前592年春季,晉景公派遣郤克到齊國征召齊頃公參加盟會。齊頃公用帷幕遮住母親蕭同叔子讓她觀看郤克的跛腳樣子。郤克登上臺階,蕭同叔子在房里笑起來。郤克大怒,發(fā)誓要報復,便先回國,讓副手欒京廬在齊國等候命令,說:“不能完成在齊國的使命,就不要回國復命!编S克回國后,立即就向晉景公請求進攻齊國。
史料記載
《左傳·宣公十七年》:十七年春,晉侯使郤克征會于齊。齊頃公帷婦人,使觀之。郤子登,婦人笑于房。獻子怒,出而誓曰:“所不此報,無能涉河!鲍I子先歸,使欒京廬待命于齊,曰:“不得齊事,無復命矣!编S子至,請伐齊,晉侯弗許。請以其私屬,又弗許。
欒姓源流
欒(Luán 欒)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后裔,是用封邑作為姓氏的。西周的時候,州文王的兒子唐叔虞被封在晉,建立晉國,他的后代有靖侯。晉靖侯的孫子名賓,被封于欒邑(今天的河北省欒城一帶),世稱欒賓。他的后代于是以封邑地為姓氏,稱欒氏。世代為晉國卿士,逐漸成為欒姓望族。
2、春秋的時候,晉國大夫欒書的后代。
3、出自姜姓,為炎帝的后代,是用人的名字作為姓氏的。西周的時候,姜子牙被封于齊,建立齊國。春秋時,齊惠公的兒子名堅,字子欒,他的子孫用他的名字的“欒”作為姓氏,成為欒氏的一支,望族出于西河魏郡。
得姓始祖:孫賓。欒氏是晉靖侯的孫賓食采于欒邑而得姓。望族居于西河郡,就是現(xiàn)在的山西省離石縣。據(jù)根據(jù)《元和姓纂》上的記載,欒姓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后代,春秋時期晉國的靖侯孫賓食采于欒邑,后代因地命氏,稱為欒氏。望族出于西河郡。根據(jù)《萬姓統(tǒng)譜》的記載,春秋時期欒書的后代為晉國的公卿。而根據(jù)《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上的記載,春秋時期晉靖侯孫賓的食邑是趙州,所在地就在平棘西北十六里古欒城,他的子孫以邑為氏,始有欒氏。故欒氏后人尊孫賓為欒姓的得姓始祖。
副手續(xù)命
白話齊國史——洋洋齊天(3-1)齊晉鞍戰(zhàn)記載
七年春(-592),這時晉景公在位,欲承文公霸業(yè),屢次會盟諸侯,但齊國幾不與會。晉景公便使郤克(獻子)征會于齊。這次使齊,為齊晉鞍之戰(zhàn)埋下了火種。事情是這樣的,晉郤克僂,按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跎背,同時使齊的還有魯使與衛(wèi)使,魯使蹇,衛(wèi)使眇。齊國此時,對晉等諸侯是不以為然的,于是就讓有同樣殘疾的齊人分別去引導他們前來求見齊君,而齊頃公母親蕭同叔子看到此狀,就大笑不已。郤克以為辱,未完成使命就返回,留其副手欒京廬續(xù)命,郤克歸至河上,向河神起誓:“不報齊者,河伯視之!”郤克一回到晉國,就請求晉景公興兵伐齊,不過,當時晉景公沒有同意。不久,魏文子老退,郤克執(zhí)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