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希臘導演,被稱為“希臘電影之父”。1960年就讀于巴黎大學文學系,后進入法國電影高等藝術學院,由于與老師鬧意見而被趕出校門;貒斡浾撸0l(fā)表影評。1970年開始自編自導劇情長片!度隁q月》、《流浪藝人》和《獵人》被稱為《希臘近代史三部曲》。探索希臘歷史、寓言式的情節(jié)及反戲劇的疏離手法,構成他的最大特色。探索希臘歷史、寓言式的情節(jié)及反戲劇的疏離手法,構成他的最大特色。 安哲羅普洛斯曾執(zhí)導過多部經(jīng)典佳作,其中《流浪藝人》《霧中風景》《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永恒的一天》《哭泣的草原》等都備受影迷推崇!队篮愕囊惶臁吩@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大獎,《亞歷山大大帝》獲威尼斯電影節(jié)金獅獎,《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則獲戛納評委會大獎。人物履歷
導演處作
希臘導演希奧.安哲羅 普洛斯的第一部故事長片拍攝于 1970年,片名為《重建》。影片敘述的是希臘一個“慢慢衰落下去的”農(nóng)莊中所發(fā)生的殺人與偵破殺人案的故事:這個村里的男人著黑色塑膠線大都去德國當了 勞工,移民木可斯塔回鄉(xiāng)探親,被他的妻子和她的情夫謀殺了,木可的親友報警之后,初審法官“重建”案發(fā)現(xiàn)場,一些新聞記者從雅典專程趕到,當兇案破獲時, 有一個名叫安哲羅普洛斯的導演正在籌拍一部關于此案的電影安哲羅普洛斯在電影生活的最初,就已經(jīng)確定他對個人、現(xiàn)實政治、歷史和神話寓言的審視性表達方式。從個人記憶和經(jīng)驗的角度講,他難以忘記一個 叫做史畢羅斯的名字。它在他的影片中一直作為“父親”的名字,它與他在現(xiàn)實中的父親同名。它意味著安哲羅普洛斯目擊過的一種希臘經(jīng)典往事。
少年時光
在他9歲那一年 父親史畢羅斯因為自由主義者的立場而被國民兵護擁者所拘捕,此后杳無音訊。當時;庶h和游擊隊兩大政治陣營常常不經(jīng)審判即行處新局面囚犯。安哲羅普洛斯被 他的媽媽帶到一個大廣場上去翻找?guī)装倬邉倓偙惶帥Q的尸體,以期找到父親的下落。多年以后,正在街上玩耍的安哲羅普洛斯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向他家中走去,他 立即跑回家中喊出母親。她迎上去,與幸免于死的史畢羅斯緊緊擁抱在一起,然后3人一同回家去。在家里,母親問父親是不是想吃點什么。
導演生涯
這些場面幾乎原封不動地被安哲羅普洛斯“照搬”到《塞瑟島之旅》(1984)和《尤里西斯生命之旅》(1995)中!1936年的日子》(1972)之后,安哲羅普洛斯完成了他的杰作《流浪藝人》(1975,一譯《巡回劇團》)。這部影片被影評人和電影史家譽 為“10年來最優(yōu)秀的一部作品”。影片的視像線索是一個流動劇團在希臘各寺演出民間劇目《牧羊姑娘戈爾!返姆N種經(jīng)歷。
影片借此行程體現(xiàn)了希臘1939年 至1952年所歷經(jīng)的史跡:從梅塔薩克斯將軍專提上褲子,光制到德國點潮。提上褲軍隊占領希臘,從抵抗戰(zhàn)爭、希臘解放到 1944年“血腥星期天”。
從1946-1949年的國內(nèi)戰(zhàn)爭直到帕帕戈斯右,懸掛昨晚剛派將軍上臺。影片的敘事結構采取回敘體式,由1952年劇團的 “現(xiàn)在”回溯到1939年的劇團“過去”。在此期間,劇團總是受到各種政治大事的干擾而中斷《牧羊姑娘戈爾福》的演出,它所完成的是演出那些根據(jù)突發(fā)的重 大事件所排演的劇目。這部長達3小時50分鐘的彩色影片僅有80個鏡頭,每個鏡頭都長達9分鐘。影片里的每一個人物都與希臘神話與傳說中的人物相對應,把 現(xiàn)實與隱喻融匯為一體。這使影片中的人物不再是單一的“個人”:歷史、現(xiàn)實和神話并存于他們身上。影片開頭和結尾的兩組鏡頭已成電影史上的經(jīng)典:巡回劇團 的成員三三兩兩站在火車站的場景里。安哲羅普洛斯稱它們?yōu)椤凹彝ズ蠚g照”。
《獵人》(1977)、《亞歷山大大帝》( 1980)、《塞瑟島之旅》、《養(yǎng)蜂人》(1986)之后,安哲羅普洛斯的另一杰作《霧中風景》( 1988)問世。它的鏡頭幾乎全在夜間拍攝完成。冬夜的荒涼,車站、火車、候車室、旅館、卡車、摩托、巡回劇團、公路、路旁未竣工的酒吧,和兩個尋父的孩 子,和那些凍凝的燈輝,把絕望與希望、黑夜與光亮、虛幻與實在、尋找與目標、失落與獲得的主題持續(xù)地發(fā)揮下去。一段廢棄的膠片背后,隱藏著一棵蔥蘢的大 樹,一位無姓無名的父親,一個與希臘沒有交界點的德國,一種沒有盡頭的旅行。
主人公小亞歷山大和伍拉每個晚上都到火車站去看開往德國的火車,因為他們相信母親的謊言:父親住在德國。伍拉為了堅定弟弟的信念,會給他講《創(chuàng)世 紀》上帝創(chuàng)造光的故事。一個晚上,他們壯著膽跳上火車,從此以后,遭遇了一個又一個類似于父親的角度——把他們趕下火車的乘務員,舅父,巡警,強淡綠細直 紋短暴伍拉的卡車司機,流浪藝人奧瑞斯特和軍人。在這些“父親”中,奧瑞斯特和卡車司機扮演著兩個對立的角色:前者是一位同性戀者,對伍拉對他的愛無動于 衷,后天是一個饑不擇食的性欲狂和施暴者。他們共同毀滅了伍拉的信心和力量,但卻悄悄地“創(chuàng)造”了亞歷山大。安哲羅普洛斯的孩子們問他:“在學校里我學習 到上帝創(chuàng)造了這個世界,可是之前呢,誰創(chuàng)造了上帝?”影片結尾,小亞歷山大像上帝一樣伸出右手,“命令”世界上出現(xiàn)光,這時候,夜霧漸漸散去,晨光中顯現(xiàn) 出一株生機盎然的綠樹。安哲羅普洛斯似乎在回答孩子們的提問:誰創(chuàng)造了小亞歷山大,誰就創(chuàng)造了上帝。安哲羅普洛斯說:“既然上帝不語,小男孩便成了上帝, 小男孩再創(chuàng)造了世界。”
《塞瑟島之旅》之前,安哲羅普洛斯關心的是人如何受困于歷史的變動,《塞瑟島之旅》之后的3部影片,他呈現(xiàn)人內(nèi)在與外在的放逐,呈現(xiàn)“靜默”的主 題,自《鶴鳥踟躕》(1991)起,到《尤里西斯生命之旅》( 1995),再到《永遠的一天》(一譯《一生何求》,1998),他關注的是“邊界”、阻隔與溝通的主題。
安哲羅普洛斯1936年出生于雅典,大學時代攻讀法律專業(yè),大學畢業(yè)后去巴黎高等電影學院師從著名電影史學家喬治.薩杜爾學習電影。但在導演課 上,他的離經(jīng)叛道激起導演課教師強烈不滿,他因此被逐出校門。相當反諷的是,他那些沒被開除的同學們?nèi)缃褚讶扛男,他是惟一一個在堅持拍電影的人。
安哲羅普洛斯的影片多次獲得柏林、嘎納、威尼斯、芝加哥、歐洲等國際影展大獎,僅在嘎納影展上,他就有3部影片獲獎。他同波蘭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和西班牙的阿爾莫多瓦一同,構成了歐洲電影最后一道“大師陣線”。
人物去世
希臘泰斗級電影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于2012年1月25日在雅典拍攝自己的最新一部電影《另一片海洋》(The Other Sea)時,在街邊遭遇車禍逝世,享年76歲。安哲羅普洛斯以其獨特的悠然、詩意的風格享譽世界影壇。
當事警察和醫(yī)生證實,安哲羅普洛斯在過馬路時被一輛摩托車撞倒在地,導致腦部大出血,之后在醫(yī)院搶救無效而不幸去世。據(jù)悉,這條馬路靠近雅典的主要港口比雷埃夫斯港,而安哲羅普洛斯正在拍攝的最新作品的取景地之一就在這條馬路附近。之后被證實,肇事司機是一名下班的警官,同樣受傷被送往醫(yī)院治療。
代表作品
時間 | 劇名 | 影片職務 | 導演 | 主演 |
2013 | 另一片海 | 導演 編劇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 托尼·瑟維洛 Erricos Litsis |
2012 | 看不見的世界 | 導演 編劇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姜·維多里奧·巴爾迪 | Jupiter Apple 姜·維多里奧·巴爾迪 |
2011 | 黑澤明的道路 | 演員 | Catherine Cadou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
2010 | 希特勒在好萊塢 | 演員 | 費德里科·索切爾 | 維姆·文德斯 瑪麗亞·德·梅黛洛 |
2008 | 時光之塵 | 導演 編劇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 威廉·達福 布魯諾·甘茨 |
光影一粟 | 演員 | 阿爾貝托·莫拉雷斯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尼納托·達沃力 | |
2007 | 每人一部電影 | 導演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 喬治·巴布魯阿尼 Cindy Beckett |
2004 | 哭泣的草原 | 導演 編劇 制作人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 吉歐格·亞曼尼斯 瓦希利·柯羅佛斯 |
1998 | 永恒的一天 | 導演 編劇 制作人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 布魯諾·甘茨 法布瑞齊奧·班提佛格里歐 |
1997 | 東非暗殺奇案 | 制作人 | Eric Heumann | Jean-Yves Dubois Nathalie Boutefeu |
1996 | 盧米埃與四十大導 | 導演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文森特·阿蘭達 | Jeffe Alperi 羅曼娜·波琳熱 |
1995 | 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 | 導演 編劇 制作人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 哈威·凱特爾 厄蘭·約瑟夫森 |
1991 | 鸛鳥踟躇 | 導演 編劇 制作人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 讓娜·莫羅 |
1988 | 霧中風景 | 導演 編劇 制作人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 坦尼亞·帕萊奧羅格 阿里基·喬格里 |
1986 | 養(yǎng)蜂人 | 導演 編劇 制作人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 Dinos Illiopoulos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 |
1984 | 塞瑟島之旅 | 導演 編劇 制作人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 圭里奧·布羅基 曼諾斯·卡特拉基斯 |
人物關系
合作最多的女演員阿里基·喬格里 Aliki Georgouli(演員)
合作作品(3):
《霧中風景》、 《獵人》、 《流浪藝人》
合作兩次以上的影人艾蓮妮·卡蘭德若 Eleni Karaindrou(原創(chuàng)音樂)
合作作品(9):
《時光之塵》、 《哭泣的草原》、 《永恒的一天》、 《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 《鸛鳥踟躇》、 《霧中風景》、 《養(yǎng)蜂人》、 《另一片!、 《塞瑟島之旅》
托尼·諾格拉 Tonino Guerra(編劇)
合作作品(8):
《時光之塵》、 《哭泣的草原》、 《永恒的一天》、 《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 《鸛鳥踟躇》、 《霧中風景》、 《養(yǎng)蜂人》、 《塞瑟島之旅》
Petros Markaris(編劇/演員)
合作作品(8):
《時光之塵》、 《哭泣的草原》、 《亞歷山大大帝》、 《永恒的一天》、 《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 《鸛鳥踟躇》、 《1936年的歲月》、 《另一片海》
所獲榮譽
戛納電影節(jié) 獲獎:5 提名:6獲獎
第51屆(1998)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永恒的一天 Eternity and a Day (1998)
第48屆(1995) - 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 Ulysses’ Gaze (1995)
第37屆(1984) - 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塞瑟島之旅 Taxidi sta Kithira (1984)
第37屆(1984) - 主競賽單元-費比西獎塞瑟島之旅 Taxidi sta Kithira (1984)
第28屆(1975) - 平行單元-費比西獎流浪藝人 The Travelling Players (1975)
提名
第51屆(1998)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永恒的一天 Eternity and a Day (1998)
第48屆(1995)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 Ulysses’ Gaze (1995)
第48屆(1995) - 主競賽單元-費比西獎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 Ulysses’ Gaze (1995)
第44屆(1991)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鸛鳥踟躇 Meteoro vima tou pelargou, To (1991)
第37屆(1984)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塞瑟島之旅 Taxidi sta Kithira (1984)
第30屆(1977)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獵人 Oi Kynighoi (1977)
威尼斯電影節(jié) 獲獎:8 提名:2獲獎
第45屆(1988) - “羅馬第一大學”大學生獎霧中風景 Topio stin omichli (1988)
第45屆(1988) - 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xié)會獎霧中風景 Topio stin omichli (1988)
第45屆(1988) - 國際同盟藝術電影獎霧中風景 Topio stin omichli (1988)
第45屆(1988) - 帕西內(nèi)蒂獎-最佳電影霧中風景 Topio stin omichli (1988)
第45屆(1988) - 瑟吉奧·特拉薩蒂獎霧中風景 Topio stin omichli (1988)
第45屆(1988) - 銀獅獎-最佳影片霧中風景 Topio stin omichli (1988)
第37屆(1980) - 評審團特別獎亞歷山大大帝 Megaleksandros (1980)
第37屆(1980) - 費比西獎亞歷山大大帝 Megaleksandros (1980)
提名
第43屆(1986) - 金獅獎養(yǎng)蜂人 O Melissokomos (1986)
第37屆(1980) - 金獅獎亞歷山大大帝 Megaleksandros (1980)
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 獲獎:4 提名:1獲獎
第39屆(1989) - Interfilm獎-新電影論壇霧中風景 Topio stin omichli (1988)
第25屆(1975) - Interfilm獎-新電影論壇流浪藝人 The Travelling Players (1975)
第23屆(1973) - 費比西獎-新電影論壇1936年的歲月 Meres Tou 36 (1972)
第21屆(1971) - 費比西獎特別提及重建 Anaparastassi (1970)
提名
第54屆(2004) - 金熊獎哭泣的草原 Trilogy: The Weeping Meadow (2004)
歐洲電影獎 獲獎:2 提名:4獲獎
第17屆(2004) - 費比西獎哭泣的草原 Trilogy: The Weeping Meadow (2004)
第8屆(1995) - 費比西獎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 Ulysses’ Gaze (1995)
提名
第17屆(2004) - 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哭泣的草原 Trilogy: The Weeping Meadow (2004)
第17屆(2004) - 觀眾獎-最佳導演哭泣的草原 Trilogy: The Weeping Meadow (2004)
第2屆(1989) - 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霧中風景 Topio stin omichli (1988)
第2屆(1989) - 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霧中風景 Topio stin omichli (1988)
日本電影學院獎 提名:1提名
第3屆(1980) - 最佳外語片流浪藝人 The Travelling Players (1975)
西班牙戈雅獎 提名:1提名
第11屆(1997) - 戈雅獎-最佳歐洲電影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 Ulysses’ Gaze (1995)
釜山國際電影節(jié) 獲獎:1獲獎
第9屆(2004) - 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