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宦場青云
628年(貞觀二年),李慎出世,與唐高宗 李治同年。
631年(貞觀五年),三歲的李慎被封為申王,與梁王、郯王、漢王、申王、江王、代王六王同封;633年(貞觀七年),又被任命為秦州都督(治所在今甘肅 天水)。
636年(貞觀十年),唐太宗李世民世襲封建時,李慎被改封為紀王,得實封八百戶,出藩時年僅八歲。643年(貞觀十七年),他被任命為襄州刺史(治所在今湖北 襄陽),在地方以善于政事而聞名,百姓為之立碑稱頌。
649年(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駕崩,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將其實封加滿一千戶,并對其賜以詔書加以勉勵慰勞 。
650年(永徽元年),李慎被任命為左衛(wèi)大將軍;651年(永徽二年),徙任荊州都督(治所在今湖北荊州),多次被任命為邢州刺史(治所在今河北邢臺)。隨后在660年(顯慶五年),又從澤州刺史 被改任荊州都督 。
李慎好學(xué),擅長文史和觀察星象,皇族中與越王 李貞齊名,時被人稱為“紀、越” 。
反武之禍
683年(弘道元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駕崩,武后臨朝稱制。為了安撫李唐皇室德高望重宗室諸王的不滿情緒,武后紛紛對其以虛位加官進爵,因此,時任安州都督(治所在今湖北安陸)的李慎被任命為太子太保 。
684年(文明元年),加受官職太子太師,同時改任貝州刺史(治所在今河北邢臺清河縣)。
然而,李唐皇室與武后之間的矛盾終是不能和平解決。688年(垂拱四年),越王李貞與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及 李元嘉子黃國公李撰、 李靈夔子范陽王李藹、 李元軌子江都王李緒以及李貞長子博州刺史瑯邪王 李沖等人,秘密謀劃匡復(fù)李唐的事業(yè)。
687年(垂拱三年)七月,李貞偽造皇帝璽書,起兵欲推翻武則天,并通報給其他三王和李慎。李慎認為時機不成熟,沒有答應(yīng)參與。然而在李貞失敗后,李慎還是因此而被牽連下獄,處死臨刑前而被赦免,被武后改姓“虺”。
689年(永昌元年)七月,李慎乘坐囚車,被流放至嶺表 ,又言是“巴州” ,途中死于蒲州。五子同時遇害,家屬流放嶺南。
復(fù)爵平反
705年(神龍元年)二月,唐中宗 李顯復(fù)國號唐。為了振興李唐皇族,當年,唐中宗大量封爵皇室宗親,李慎因此恢復(fù)李姓。
李顯追復(fù)李慎原有官爵,詔令州縣求訪其葬地而祭祀,然后遷葬昭陵并以禮改葬;同時又封李慎的幼子李誠為嗣紀王,承襲李慎的爵位。
軼事典故
據(jù)《洽聞記》記載,唐高宗永徽年間,魏郡臨黃王國村人王方言,曾經(jīng)在河中的灘涂上,拾到一棵小樹栽種。等到小樹長大,即為林檎。果實大的像小黃瓠,顏色潔白如玉,上面有以珠點的紋斑,數(shù)量不多,三顆而已,有如有花紋的絲織品——實為奇果,光明瑩目,又非常美麗。紀王李慎當時是曹州刺史,有人得到先給紀王,紀王于是進貢給高宗,以為朱柰,又名五色林檎,或稱之為聯(lián)珠果,將其種于苑中。
西城老僧看到之后說:“這是奇果,亦名林檎!备咦跇O為重視,賜王方言文林郎的官職,亦稱此果為文林郎果,俗稱 頻婆果。
河?xùn)|多產(chǎn)林檎,秦中也不少見,河西諸郡都有林檎,但是都小于文林果。
家庭成員
父母
父親: 唐太宗李世民。
母親:韋貴妃。
王妃
王妃:陸氏(630年-665年),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太子右庶子陸立素之孫女,尚書庫部、兵部郎中 陸爽之女 ,其先祖是代北鮮卑部落大人 步六孤氏 。
643年(貞觀十六年),十三歲的陸氏嫁給紀王李慎,(644年)貞觀十七年,被冊命為紀王妃 。
生東平郡王李續(xù)等六子、江陵縣主等八女 。享年35歲。
姐妹
定襄縣主李氏,同母異父之姐。
臨川公主李孟姜,同母同父之姐。
子女
兒子 ?
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