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梁金奎(1915~1950),四川 大竹縣人。國民政府軍官,欺壓殘害人民,解放后被正法。 生平事跡
幼好動,讀書三月即輟學。1937年,投川軍楊森部充任勤務(wù)兵、班長。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隨楊駐安慶。日軍陷蕪湖時,楊森走湖北,其部下朱亮統(tǒng)兵兩營,自稱“抗日游擊隊”司令,以梁為副官,開進望江城,哄搶國防鹽,被地方武裝陶太平、吳萬年兩部合力擊敗。梁見勢不妙,背離朱亮,潛伏城內(nèi),窺伺時局。 1939年縣城淪陷,梁乘機大肆活動,與戰(zhàn)時安徽渡江管理處警衛(wèi)隊長劉澤久攀上同鄉(xiāng)關(guān)系,經(jīng)幾度周旋,劉將梁補入警衛(wèi)隊雇用名額,私授以分隊長職稱。從此往來于大江南北,暗植黨羽,網(wǎng)羅散兵游勇,奪取大批槍支。實力擴充后,便背叛渡江管理處,自封“抗日游擊大隊長”,公開向地方攤派糧餉。事經(jīng)告發(fā),縣政府督促駐軍“十一游”圍剿,梁連夜逃至淪陷區(qū)附近的寶興圩,依仗敵偽勢力掩護脫險。這時恰有國民黨某部保護長江航行路燈負責人失職懼禍,被梁誘降,又擴充了武力。梁這時已擁有官兵600余人,輕重武器400余支。1941年,梁用大量錢財賄賂國民黨四十八軍軍長蘇祖馨疏通省保安司令部,將其部收編為“泊湖水警大隊”。時安徽省主席李品仙巡視太湖,梁買通“十一游”支隊長潘覺民向李推薦,才得以正式收編,并責令其圍剿湖區(qū)新四軍抗日游擊隊。梁實行“見了石頭也要砍三刀”的殘暴政策,在團山附近殺害沿江大隊指導員周靜軒等3人,繼后又伙同桂系176師528團及“十一游”合剿駐望宿湖區(qū)新四軍,打死打傷士兵多人。 梁率領(lǐng)泊湖水警大隊長期駐扎在徐家灘、壬辰占一帶,任意攤派糧油和征收捐稅,并派一個中隊常駐望、懷交界的官洲,以查禁資敵物資之名,行搶劫行商旅客之實;又授命特務(wù)排長楊洪元,出沒江邊,搶劫民財。為牟取暴利,梁還令親信在八保洲種植罌粟,流毒地方。經(jīng)過幾年的橫征暴斂和縱兵搶劫,一個窮途小卒,竟大發(fā)橫財。他除占有大量金銀細軟外,還占有油坊、染坊、工廠、魚湖、柴場、洲田、木船以及縣城、吉水、安慶等處的房產(chǎn)。他占有一妻三妾仍嫌不足,又辦起戲班,招收太、宿、望三縣民間少女,名為培養(yǎng)“演員”,實則供其玩樂。 梁金奎,貌似和善,心極殘暴。他善于“匿怨而友其人”,“殺人不形于色”。大隊副吳鈞楷是梁的同鄉(xiāng)好友、出川的引路人,一次議事,見吳有不滿神態(tài),于是佯笑送客,暗拔手槍,斃吳于門外,駐軍138師某營營長李日華與梁素友善,因梁曾隨李部在太陽山伏擊日軍時怯陣不前,為滅口隱惡,遂邀李到泊湖的船上煮酒敘舊,談笑中,乘李不意,將李縛石沉湖中。徐家灘九良廟旁,壬辰占的白馬山畔,數(shù)不清的“土饅頭”,均是被他殺害的老鄉(xiāng)的尸骨堆。據(jù)說這還是“優(yōu)待”,他殺人一般都是暴尸荒野或推下湖去喂魚。他雙手沾滿人民鮮血,僅長嶺韓店的平泊村就有李滿甲等6人死于他屠刀之下。 對于梁金奎的罪惡行徑,在風雨飄搖的舊中國,人民對他無可奈何,只有怒目視之而已。一有識之士曾借《詠蟹》詩諷之,詩云:“草澤橫行西復東,無腸公子亦英雄,利兵堅甲終難恃,不出漁人籠籪中!(載1945年《皖報》副刊) 1949年春,解放大軍壓境,梁攜妻妾投奔江西樂平的劉汝明部任營長。江西解放后,龜縮安慶。1950年解至望江,10月7日在縣城公審正法。
名人推薦
-
薛惠鋒,男,1964年生,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91年參加工作,西安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西北工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信息化工程研究所所長。同時擔任中國資源工程...
-
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黨委委員、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發(fā)樹學者,北京大學數(shù)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經(jīng)濟學(季刊)》副主編。
-
劉嵐嵐,女,漢族,1970年6月出生,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光學碩士畢業(yè),畢業(yè)后在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系工作,歷任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系助教,講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國內(nèi)外刊..
-
釋海稱,男,尊稱海稱法師,俗名滿書文,法名常與,法號海稱。1957年,海稱法師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1978年,海稱法師考入河北省政法學院。1982年,法師順利取得本科學...
-
肖重光(1908.3~1985.4),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二月初一出生于武岡州龍江鄉(xiāng)(今洞口縣楊林鄉(xiāng)破刀村)。自幼聰穎慧達,好學能文,舉止不凡,在同齡人中極具號召力、凝
-
溫燕青1959年出生于上海,師從喻宜萱和郭淑珍教授,她連續(xù)三次榮獲美國大都會歌劇院聲樂比賽圣地亞哥賽區(qū)第一名,維吉尼亞·霍克聲樂比賽第一名,扎克雷全國聲樂比賽第...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