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生平
曾在內(nèi)蒙古大學蒙古史研究所師從蒙古史學家亦鄰真教授、周清澍教授學習碩士研究生課程,后師從導師亦鄰真教授攻讀博士研究生課程,1997年博士研究生畢業(yè),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86年1月至1987年3月,赴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進修,師從蒙古語言學家小澤重男教授學習古典蒙古語等課程。2004年4月至2005年2月,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做訪問學者,與蒙古史學家吉田順一教授共同開展《元朝秘史》的研究工作。2007年9月至2008年7月,在蒙古國立大學做訪問學者,與蒙古文獻學家Sh.喬瑪教授共同研讀《元朝秘史》。曾與澳大利亞蒙古史學家羅依果教授(Prof.Igor de Rachewiltz)等人合作,于1990年出版了《蒙古源流》拉丁音寫本。2000年出版了學術(shù)著作《〈蒙古源流〉研究》(遼寧民族出版社)。發(fā)表多篇學術(shù)論文、學術(shù)譯文。現(xiàn)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元朝秘史》研究”。
學歷
1978年畢業(yè)于內(nèi)蒙古大學蒙古語言文學系;
1997年內(nèi)蒙古大學蒙古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畢業(yè),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jīng)歷
1978年8月至1996年8月,在內(nèi)蒙古大學蒙古史研究所工作;
1996年9月至1999年3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工作;
1999年4月至今,在該院民族研究所(后更名為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歷史研究室工作。
學術(shù)兼職
中國蒙古史學會理事、中國元史研究會理事
研究方向
中國民族史、蒙古史及北方民族史
項目課題
主要著手院重大課題“《蒙古秘史》研究”的主持、實施工作。
研究成果
專著
《〈蒙古源流〉研究》,遼寧民族出版社,2000年1月,收入中國蒙古學文庫;蒙語本由阿拉坦巴根譯,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
古籍整理
《元朝秘史》(?北荆,烏蘭?保腥A書局,2012年7月。
論文
蒙古征服乞兒吉思史實的幾個問題,《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79年Z2期;
從亦思滿被誅到兀魯思孛羅遇弒——《蒙古源流》選譯并注釋,《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2期;
關(guān)于達延汗史實方面幾個有爭論的問題,《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983年第3期;
“右翼之戰(zhàn)”與達延汗統(tǒng)治的最終確立——《蒙古源流》選譯并注釋,《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4期;
蒙古族的姓名,《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984年第1期;
關(guān)于整理蒙文史籍的意見,《蒙古學信息》,1984年第3期;
Dayan與“大元”——關(guān)于達延汗的汗號,《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
《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蒙古學信息》,1993年第4期;
《汪國鈞本蒙古源流》評介,《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羅依果先生簡介及著作目錄,《蒙古學信息》,1996年第3期;
《蒙古源流》的流傳及其研究,《蒙古學信息》,1997年第1、2 期;
17世紀蒙古文史書中的若干地名考,《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4期;
《蒙古源流》成書的歷史背景及其作者,《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998年第6期;
二十世紀蒙古學巨匠亦鄰真教授,齊木德道爾吉;烏云畢力格;寶音德力根;白拉都格其;烏蘭,《蒙古史研究》第六輯,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第1-5頁;
印藏蒙一統(tǒng)傳說故事的由來,《蒙古史研究》第六輯,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第237-242頁;
《元朝秘史》“兀真”考釋,《蒙古史研究》第七輯,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98-201頁;
關(guān)于《元朝秘史》中的“馬阿里黑·伯牙兀歹”,《蒙古史研究》第八輯,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152-157頁;
關(guān)于成吉思汗“手握凝血”出生說,《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年第6期;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蒙古姓氏考,《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
《元朝秘史》版本流傳考,《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合作編著
天驕偉業(yè):成吉思汗與蒙古汗國研究紀念文集,郝時遠、羅賢佑、烏蘭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7月。此外還與國外學者合作出版了《〈蒙古源流〉庫倫本拉丁轉(zhuǎn)寫》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