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李有棠幼年時讀書,就已顯露出天資的聰慧,不但能強記,而且十分注意鍛煉理解能力。在十多歲時,他便領悟到 “有用之學,無不自經(jīng)史醞釀而出”。所以他特別留心經(jīng)史,不到二十歲,就已讀完《十三經(jīng)》。由于在他的上代中,沒有一個讀書人,家里也沒有一本可讀的書,這些書都是借來的。他一面讀,一面摘錄,一面心里盤算著自己要買一批書。那時正值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后,滿清政府盡力想要撲滅之,東南各省遍地戰(zhàn)火,蘇、杭等處各大書肆無不毀于兵燹。他決心不惜重金(據(jù)講,共花了兩萬兩白銀),北從京、律,南從粵、桂,設法控購了大量的書籍,為日后講求學問、從事著作打下厚實的基礎。同時又在宅旁隙地另筑精舍一所,專作藏書、讀書之用。從此,他日與諸弟研習其中,互相切磋、問難,互為師友,在怡情悅性中彼此提高都很快、很大。
李有棠是無書不讀的。經(jīng)、史、子、集四郎,各有心得。而他用力最專的則是史部。他的《歷代帝王正閏統(tǒng)總纂》,實際上恐怕就是一部簡明的中國通史。上述兩部著作都沒有刊印,所以也都不曾流行于世,只有少數(shù)人知道。
李有棠在印行了兩書之后,不到一年,終因心力交瘁而去世了!哆|史紀事本末》,《金史紀事本本》在去世后一年出版,朝廷頒旨授“內(nèi)閣中書銜”,由胞弟李有棻再請旨授“資政大夫”(正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