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劉藹生 (1881~1939),又名我新,字愛生,亦名森,晚年自號養(yǎng)晦山人,福建閩清雄江鄉(xiāng)梅雄村人。福建高等警察學校畢業(yè)后留校任教。民國13年(1924)任陸軍新編五十二師司令部秘書,旋又調91師師部軍法處。民國18年(1929),在上海正始中學任教。后到南京任首都警察廳督察長。民國22年(1933)返閩,定居于福州萬侯街(今乃裳路)吉園?箲(zhàn)時期,參加福州抗日后援會,從事宣傳工作。善書法,從魏碑入手,對大小二爨(爨寶子碑、爨龍顏碑)用功最深,對北魏漢碑尤為專注。以魏碑入草,下筆沉重峻勁,奔放流暢,點劃均有北魏筆意,人稱“藹生體!痹谏虾H谓虝r,滬上書法界聞人欽佩其書藝,為其代訂字格潤例,推介他售賣書作。民國21年(1932)5月由上海華通書局出版,發(fā)行其《真行草十七貼》和《養(yǎng)晦堂南唐殘字貼》二貼。寓居福州時,書法界前輩唐又新、蕭夢馥等均以同好交往,求賜墨跡者甚多,書法真跡流傳甚廣。民國28年(1939)9月病卒,終年5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