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作品
庶子泉
深藏西澗寺,寒擁北譙城。
石字贊皇古,泉名庶子清。
明月溪
月出溪水清,落月溪水黑。
茫茫溪上人,笑與月為客。
石屏路
石床月如水,石壁云不動。
閑來欹枕臥,天地同一夢。
(選自民國《瑯琊山志》)
其母楊氏墓志銘
【揚州進士滿夫人楊氏墓志銘】王安石撰
揚州進士滿涇之夫人楊氏者,著作元賓之女也。年六十有一,以治平四年十月庚戌卒,而以熙寧二年八月庚申葬。其墓在江都縣馬坊里之南原。有子七人,建中、居中、執(zhí)中、存中、方中、閎中、求中,皆向?qū)W:建中壽州壽春縣令,執(zhí)中潁州萬壽縣令,居中舉進士。女二人,孫男女八人。夫人性溫恭靜約,事當意與否,未嘗形于喜慍。以止有吾母也,故思其父愈久而猶悲;以不逮吾姑也,故事其舅愈勞而不懈。承其夫以順,勵其子以善。而泛接于族人也,又能以惠振其貧,以慈撫其賤,以恕掩其過,以篤悛其悍。老矣,歲時尚先諸婦以蒞祭祀。蓋夫人之性行可稱者多至如此,而其子又懇懇不已以求余銘,故勉為之銘曰:
滿氏有家,保族衍大。夫人來嬪,德協(xié)內(nèi)外。夫喜而謂,偕我鮐背。子祈以盡,溫冫青之愛。奚命之畸,使棄弗逮。維前之祥,德則弗諼。惟后之祥,有子才賢。銘慰諸幽,亦賁新阡。
名作賞析
月出溪清,月落溪黑
茫茫溪上人,笑與月為客。 明月溪是滁州(今安徽滁縣)勝景之一,與白龍泉、清風亭、望月臺等八景合稱“八絕”。早在唐代這里就是文人騷客尋幽探勝之所,但到宋初已經(jīng)荒落。著名詩人王禹偁曾往游覽,頗感失望,有《明月溪》詩記其事:“我來尋故跡,溪荒亂泉吼。……唯余舊時月,團團照出口!毕雭頋M執(zhí)中此時所游的明月溪,荒落的情景不會有大的改觀,他寫這首詩當然不會是為了欣賞自然山水,而是借此表現(xiàn)他閑散淡泊的情懷和所領悟到的禪意。 溪以明月命名,自然跟明月有關,而且只有在明月之下才能見出它的特色。詩的首二句即從明月來寫溪。但是沒有刻意形容,沒有渲染,只是平實寫來,寫出一種普普通通的平常景象,但卻十分真切。他說,當月亮出來的時候,在淡淡的月色之下,溪水泛著清冷的光,顯得那么明凈清澈;月亮落下去了,大地昏暗下來,溪水不再閃亮,似乎跟整個世界一樣變成了黑色。在這里,詩人只是如實地寫出在月出月落兩種不同的條件下視覺感受的變異,而無意于描繪和欣賞一種令人陶醉的優(yōu)美景色。這是跟一般摹寫山水的寫景詩不同的。他寫明月溪,主要目的并不在表現(xiàn)明月溪本身,而是為了引發(fā)出下面兩句詩,以表現(xiàn)詩人曠放瀟灑的情懷! 懊CO先恕笔窃娙俗灾。“茫!辈皇切稳菹,而是暗指詩人飄泊不定、無所歸止的生活。生活境遇不順利的人,走在這時清時黑的明月溪旁,客觀景象的荒落清冷,是很容易引動一種感傷落寞情緒的。然而跟通常的情況相反,詩人在這種情境之中,他的心情卻是開朗的,安詳?shù)。他孤身走在溪邊,與月為客,不覺得孤寂凄清,反而感到欣喜和滿足。一個“笑”字,顯得那么曠達,那么輕松和灑脫。人與月為客,心與物同一,詩人讓自己的心身都融入到明月溪這一清曠靜寂的境界里;而讀者便由此看到了詩人那無礙自在、不受塵染的明凈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