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jīng)歷
學習經(jīng)歷
學士:90-94年,鄭州大學(原鄭州工學院),焊接方法與設備
碩士:94-96年,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材料學
博士:96-99年,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材料學
博士后:99-0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加工工程
工作經(jīng)歷
2009/07-至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學院材料加工與控制系,教授
2012/08-2013/03 悉尼大學,物理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2011/07-2011/09香港城市大學, 應用物理及材料,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2009/07-2009/10 香港城市大學, 應用物理及材料,Research Fellow
2001/06_2009/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學院材料加工與控制系,副教授
2007/06-2008/06香港城市大學, 應用物理及材料,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2003/07-2005/07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副教授
2002/11-2003/05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系,Research associate
2001/11-2002/05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系, Research associate
1999/09-2001/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學院材料加工與控制系,博士后
研究領域
表面工程:全方位離子注入;真空電弧沉積(多弧離子鍍);磁控濺射等先進真空薄膜制備方法、工藝、材料
高效切削刀具:難加工材料的高效切削
材料先進連接技術;
等離子體表面改性物理及材料、方法、電源及設備;PVD過程控制
表面改性膜層材料力學性能分析及結構設計。
功能涂層
主要學術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子束離子束分會委員
焊接學會堆焊及表面工程分會委員
委員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
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xié)會(IEEE)學術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論文評審員,
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RS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論文評審員
美國Elsevier學術期刊《Physics Letter A》、《Surface and Coating Technology》、《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論文評審員
美國AVS冶金涂層與薄膜國際會議(ICMCTF)論文評審員
美國物理學會AIP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論文評審員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Materials Science的編輯委員(Editorial Board)。
研究方向
研究主要包括電子聚焦電場增強等離子體離子注入、真空電弧等離子體及其彎曲磁過濾理論與技術、全方位離子注入膜基界面超高結合力方法與理論等三個方向。提出“物理氣相沉積”與“全方位離子注入”相結合的涂層制備方法。解決了“膜基結合力、結構穩(wěn)定性、成膜均勻性”三大問題,成功在多家公司、中科院等單位實現(xiàn)工業(yè)化應用。在國際上,提出了一種電子聚焦電場增強的等離子體基離子注入(Enhanced Glow Discharge 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EGD-PIII)新方法。提出無輔助陽極彎管過濾理論。成功解釋了靜態(tài)電、磁場作用下真空陰極弧斑的反洛倫茨力“后退”的機理,建立了彎曲電弧等離子體輸運模型。發(fā)明了智能監(jiān)聽與引弧穩(wěn)弧系統(tǒng)、發(fā)明了利用磁場奇點燃弧,利用切向磁場傳輸?shù)母咝铍娀澢^濾系統(tǒng),研究了高效帶狀等離子彎曲過濾機理。
負責完成過(或正在進行)國家重大專項(04專項)、國防科技預研、武器裝備預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技計劃重點項目、等項目的研究工作。申請并獲得國內(nèi)外發(fā)明專利10余項,獲得美國專利3項,中國7項,發(fā)表研究論文170余篇,SCI檢40余篇,EI+ISTP檢50余篇。主持及參與項目1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主持2項)。
獎勵情況
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發(fā)明二等獎1項(排名3);
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1項;
北京市優(yōu)秀人才1項;
北航教學成果獎三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