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自幼聰穎,9歲時,祖父宴請賓客,指庭前竹樹命題,他即刻吟答:“虛心才解籜,直節(jié)已凌云,日影篩金碎,風聲戛玉聞”。眾皆稱奇。又善技擊,常為鄉(xiāng)里排難解紛,生性慷慨,時以家財助人。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玉麟中舉人,后5次赴京參加會試,均不中。其間,進行游幕、從戎,足跡遍及半個中國。后歷任尤溪、惠安、福鼎、仙游、同安、鳳山等縣教諭。在臺灣府鳳山縣時,他率領百姓重鑿蓮花潭,筑堤砌塘,整修水利,灌溉農田數百畝,排解旱情。又深入民間,了解民情風俗,作有《臺灣雜詩》20首。鳳山縣某縣令貪污,玉麟揭發(fā)其罪狀,上訴福建當局,因布政使袒護,不被理睬;又值長官上任,玉麟據《學政全書》規(guī)定不往郊迎,為長官忌,競以反誣罪,將他謫放湖南桃源縣。離任日,民眾送者不絕于途。
受謫期滿,玉麟返回福州,閉門著作,作有《南臺上元夜竹枝詞》12首,《游釣龍臺智光寺》、《臺江晚泛》等詩曾傳誦一時,所作《竹枝詞》每首都注明當時民俗,為后世考證家所重視,且精研《易說》,有關著述數十種,今僅存《素材小草》、《千姓篇》、《恒星歌》等。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在家逝世,享年7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