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也。呂后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后曰:「留侯善畫計筴,上信用之!箙魏竽耸菇ǔ珊顓螡山倭艉睿唬骸妇樯现\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臥乎?」留侯曰:「始上數(shù)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筴。今天下安定,以愛欲易太子,骨肉之閑,雖臣等百余人何益。」呂澤彊要曰:「為我畫計。」留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褂谑菂魏罅顓螡墒谷朔钐訒稗o厚禮,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四人,四皓也,謂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拱矗宏惲糁驹啤笀@公姓庾,字宣明,居園中,因以為號。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里修道,故號曰夏黃公。甪里先生,河內(nèi)軹人,太伯之后,姓周名術(shù),字元道,京師號曰霸上先生,一曰甪里先生」。又孔安國秘記作「祿里」。此皆王劭據(jù)崔氏、周氏系譜及陶元亮四八目而為此說。
釋義
秦末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 ,避秦亂,隱商山 ,年皆八十有馀,須眉皓白,時稱商山四皓。后高祖欲廢太子, 呂后用留侯計,迎四皓,輔太子,遂使高祖輟廢太子之議。后將其中之一綺里季稱為“綺皓”
示例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于是遯世之士,榮期、綺季之儔,乃相與登飛梁,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