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佘頑,原名余諷,相傳是佘姓的始祖。
據(jù)佘氏祖譜記載在東晉明帝時,余諷在殿前議論朝政時,常直言進諫,讓晉明帝十分懊惱,便說:“余諷啊余諷,你真有能耐?纯茨隳敲,余就是我的意思,諷就是譏諷,你取這個名字就是天生和朕作對的吧?”。
晉明帝隨即將其“余”姓出頭的一豎抽掉,賜姓“佘”,音同“蛇”。用意是要余諷及其后代永不出頭,佘的諧音如蛇,代表禍從口出。余諷回家后,心想自己竟被明帝所忌,心里十分忐忑,索性改名“佘頑”,成為一塊不出頭的“頑石”,此后余諷的后人都改姓為佘。佘頑也因此成為佘氏始祖。傳說佘頑生子佘昭元,字君章,由進士官至鎮(zhèn)海大將軍、節(jié)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