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出身世代書香之家,幼時酷愛讀書,受到姑父"西南巨儒"鄭珍器重。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舉人。八年(公元1882年)隨黎庶昌出使日本,充神戶領(lǐng)事。十年(公元1884年)回國,流寓上海,與李經(jīng)方交游,情誼至厚。十三年(公元1887年)隨駐日本使黎庶昌再次出使日本,任橫濱領(lǐng)事。三年后任滿回國,以知府分發(fā)廣東,任財務提調(diào)等職,歷時十年,郁郁不得志,因"墨誤"罷官,寓居貴陽,與僧人往來,死于廟中。他關(guān)注國家及天下形勢,使日時,同翻譯蔡國昭合譯《華盛頓傳》,是一部早期向中國人民介紹西方民主的著作。
人物評價
對開啟民智有一定貢獻。他纂譯《日本地志提要》,所寫該書之序堪稱日本史綱。 他是中國變法維新運動的鼓吹者和參加者,他寫了四封書信,上李端棻兩封,上張之洞一封,致王秉恩一封,闡發(fā)了變法維新的迫切性,表述了康有為、梁啟超有才識,堪大用,斥責了守舊大臣對康梁的誣蔑和攻擊。他還寫了《務本論送李鐵船觀察》、《贈李鐵船觀察序》兩篇文章,鼓勵人們大開農(nóng)工商賈之利,以求自立,把富強的愿望寄托在有才的后人身上,愛國憂民之情,溢于言表。他還與莫庭芝、陳田共輯《黔詩紀略后編》三十卷,為貴州的文化事業(yè)作出了貢獻。 主要著作有《夷牢溪廬文集》四卷,《夷牢溪廬詩鈔》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