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吳郡蘇文自幼喜丹青。為人納于言而敏于思;蘇文是蘇州文人。水鄉(xiāng)浦莊是滋潤他的土壤。兒時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捕蟬捉蛇,彈鳥搗窩,興趣盎然;浸潤在英雄的氣息里,聽五義祠碑刻村西瞎子講故事,繞其膝下,廢寢忘食。每聞前賢言行,常常意氣奮發(fā),學書中角色,自覺英雄氣勃生。文革期間,得仁師私授《三國》《西游記》《水滸》《聊齋》《說唐》《說岳》《英烈傳》《封神演義》《三俠五義》諸書,秉燭夜讀,自得其樂。所以,自號“貧畫中農(nóng)” 、“浦莊農(nóng)家子”。大量的閱讀,為他寫作《吳中先賢譜》積累了必要的功力和素材;蘇文也是專業(yè)畫師。高中畢業(yè)后,他先入書畫社,后考入蘇州工藝美院,研習雕塑,細揣敦煌、云岡、龍門、大足、霍去病墓雕塑及米開朗基羅、羅丹、摩爾之作,悟造型簡潔為要之理。后拜亞明、劉文西兩先生門下,始知“繪者,莫不明勸誡,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鑒”,決意效仿清朝顧沅在滄浪亭為姑蘇五百名賢祠造像。
在這樣一個急功近利、浮躁氣盛的時代,能夠像蘇文一樣耐得住寂寞,二十年如一日,為夢想打工,為先賢立傳的人已經(jīng)不多見了!鞍俪吒皖^,更望先賢精神傳后人” ,蘇文希望能通過這套畫譜把先賢的精神流傳給后人,帶動更多人見賢思齊。
蘇文成就
二○○○年,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百家集》《百賢集》《百女集》,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征集收藏。二○○一年,編繪《皕兵集》《皕師集》,收錄歷代軍事家、思想家各二百人。
二○○二年,應邀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作《湯》、《曹操》,并長年展出。
二○○三年,編繪《中國歷代科技家集》,收錄歷代科技家三百人。
二○○四年,編繪《皕釋集》《皕真集》,收錄歷代高僧、名道各二百人。二○○五年,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皕廉集》,收錄歷代清官二百人,中共蘇州市紀委辟清風苑陳列,觀眾逾兩萬。
二○○六年,編繪《中國歷代書畫家集》,收錄歷代書畫家五百人。二○○七年,編繪《皕孝集》,收錄歷代孝子女二百人。
二○○八年,編繪《皕工集》,收錄歷代能工巧匠二百人。
二○○九年,編繪《中國歷代文學家集》,收錄歷代文學家五百人。二○一○年,編繪《皕醫(yī)集》,收錄歷代名醫(yī)二百人。
二○一一年,編繪《皕君集》,收錄歷代帝王二百人。
二○一二年,歷時二十三年,編繪成《吳中先賢譜》,收錄蘇州歷代賢哲二千三百人,諸家媒體作報道。七十余畫刻成碑,陳列於博物館、紀念館、文保單位、旅游景點。十四位黨和國家領導人、
省部領導、兩院院士、將軍及文化名宿六百余人為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