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宋之繩(1612~1667)字其武,號柴雪,江蘇溧陽縣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楊廷鑒榜進士第二人。授翰林院編修。宋之繩7 歲開始學駢對,有“魚吞月影蝶舞風光”之句。賀中泠尚書拜訪宋家,口占一句“楊柳外曉風殘月。”宋之繩馬上應到:“芙蕖際初日輕霞!辟R尚書十分贊賞。宋之繩8 歲學作八股文。十幾歲時,文章已可以寫得奔放有致,在京城小有名氣。崇禎八年(1635)與好友錢偉仲讀書郊園。又與人聯(lián)合成立文社,才名日隆!凹咨辍比,李自成攻入北京,宋之繩被抓后潛逃,攜家人投奔南明政權。有人彈劾他“從賊漏網(wǎng)”。朝廷正欲追究,江南又遭淪陷。宋之繩不得已避居深山。清順治年間,經(jīng)地方舉薦,宋之繩補侍從,充日講官。后升江西參議。清康熙六年(1667),宋之繩被“裁缺”歸鄉(xiāng),三個月后病逝。宋之繩多才多藝,詩、書、畫皆佳。著有《柴雪詩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