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許秀淡 男,1941年8月出生,1965年福建農學院園藝系畢業(yè)。從事果樹龍眼、枇杷研究中,先后取得科技成果7項:①批把良種“大城4號”,1979年獲農業(yè)部技術改進成果一等獎(主要執(zhí)行者);②龍眼嫁接育苗試驗成功,1982年 9月獲得省科技成果三等獎(主要執(zhí)行人);③中國批把種后資源及其利用研究,1992年獲農業(yè)部科技成果三等獎(主要參加者);④批把新品種“長江三號”,1993年獲得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獎(主要執(zhí)行人);⑤果樹新品種苗木開發(fā),1996年獲福建省農科院開發(fā)項目三等獎;⑥國外果樹引種試種研究與利用,獲得1996年農業(yè)部科技成果二等獎(主要參加人);⑦國外果樹引種試種研究與利用,1997年獲得國家發(fā)明三等獎(主要參加人)。1992年10月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參加編寫《中國龍眼志》,于 1996年 5月由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出版;參加《南方果樹修剪技術》編寫,1991年2月由北京農業(yè)出版社出版;參加編寫《果樹栽培》,完成第10章批把的編寫任務,1988年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先后在《福建果樹》《中國果樹》《福建省農科院學報》《園藝學報》等省、國家刊物發(fā)表論文共46篇。國內第一家用人工雜交培育出特早熟大果楷杷新品種“早鐘6號”,1997年4月3日通過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品種審定。選育出國內晚晚熟龍服新品種“立冬本”,1991年通過省科委主持的科技成果鑒定。今后方向是培育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又有特色,在市場上有較強競爭能力的龍眼、批把新品種2一3個。進行龍眼落花落果的機理研究,希望在近年內解決龍眼落花落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