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47年9月生于河南省延津縣,1964年9月至1970年3月就讀于清華大學工程力學數學系熱物理專業(yè),畢業(yè)后留在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任教至今。其間,1980年9月至1983年3月攻讀在職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1991年赴德國斯圖加特大學作合作研究工作一年。1997年晉升為教授,1998年被批準為博士生導師。1994年12月至2000年10月,任工程力學系副主任,負責研究生工作;現(xiàn)擔任清華大學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分學位委員會副主席,傳熱強化與過程節(jié)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00年起任"工程熱物理學報"編委。
研究成果
其研究成果“基于場協(xié)同理論的傳熱強化技術及其應用”獲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熱流體工程中的熱阻力、熱繞流、熱驅動和熱穩(wěn)定性”獲199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第二完成人)。在國內外發(fā)表學術論文160余篇,在傳熱強化與微尺度傳熱研究方面申請和授權發(fā)明專利10余項。
發(fā)表論文
(01)交叉縮放橢圓管冷壓成形的數值模擬,《工程力學》,秦樂 孟繼安 李志信,2007,24⑵:172-177
(02)環(huán)形內肋片圓管層流脈沖流動強化對流換熱數值分析,《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俞接成 李志信,2005,45⑻:1091-1094
(03)微納通道內稠密氣體流動和換熱的Monte Carlo模擬,《中國科學:E輯》,王沫然 李志信,2005,35⑺:708-716
(04)不連續(xù)雙斜向內肋強化換熱管性能,《化工學報》,孟繼安 李志信 過增元,2005,56⑹:995-998
(05)應用流場協(xié)同理論的多縱向渦強化換熱管,《動力工程》,孟繼安 過增元 李志信,2005,25⑶:404-407
(06)多縱向渦對管內湍流換熱特性影響的數值分析,《工程熱物理學報》,孟繼安 梁新剛 李志信,2005,26⑶:498-500
(07)硅對PCR過程的抑制作用研究,《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王瑋、王海濱、李志信、過增元,2005,25⑶:69-73
(08)螺旋內肋管內對流換熱的三維數值模擬,《工程熱物理學報》,隋曉峰 孟繼安 陳澤敬 李志信,2005,26⑵:292-294
(09)圓管層流脈沖流動對流換熱數值分析,《 工程熱物理學報 》,俞接成 李志信,2005,26⑵:319-321
⑽微尺度氣體滑動軸承的Monte Carlo模擬與性能分析,《摩擦學學報》,王沫然 李志信,2005,25⑴:55-60
⑾平板通道振蕩流動強化軸向導熱的數值研究,《工程熱物理學報》,俞接成 李志信,2005,26⑴:131-133
⑿Meng,Ji-An; Liang,Xin-Gang; Li,Zhi-Xin,F(xiàn)ield synergy optimization and enhanced heat transfer by multi-longitudinal vortexes flow in tube,Int. J Heat and mass Transfer,48(2005),3331-3337
⒀Meng,Ji-An,Chen,Ze-Jing; Li,Zhi-Xin,Guo Zeng-Yuan,Field-Coordination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tudy on Turbulent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J.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2005,12⑴: pp.73-83
⒁Xia ZZ,Cheng XG,Li ZX,Guo ZY,Bionic optimization of heat transport paths for heat conduction problems,Journal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 11 ⑵: 119-131 APR-JUN 2004
⒂JC Yu,ZX Li,TS Zhao,An analytical study of pulsating laminar heat convection in a circular tube with constant heat flux,Int. J Heat and mass Transfer,Vol.47,No.24,Nov. 2004,pp.5297-5301
⒃XG Cheng,ZX Li,ZY Guo,Constructs of the highly effective heat transport paths by bionic optimization,Sciences in China (Series E),2003⑶: 296-302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