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StevenSpielberg(全名:StevenAllanSpielberg) 譯名:斯蒂芬·斯皮爾伯格 生日:1946年12月18日
出生地: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
星座:射手座
身高:5英尺7英寸(1.71M)
血型:A型
相關網(wǎng)站:www.spielbergfilms.comwww.imdb.com/name/nm0000229/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喬治·盧卡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合稱好萊塢80年代四大導演。
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Spielberg)為“電影奇才”一點也不為過,他是以影片《辛德勒名單》而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大導演,他的《大白鯊》、《E.T.》、《侏羅紀公園》等著名的商業(yè)娛樂片卻為更多的電影迷們所知,當人們帶著這種印象涌向電影院去欣賞那部黑白電影《辛德勒名單》時,卻發(fā)現(xiàn)了斯皮爾伯格的另一個世界,一個充滿智慧和理性的世界,一個真正的電影藝術的世界。
1994年3月2日,第66屆奧斯卡頒獎晚會上,影片《侏羅紀公園》(《JurasscPark》1993)和《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List》1993)囊括了共九項獎項。當這兩部杰作的共同導演斯皮爾伯格登上領獎臺時,全場起立,掌聲不息,在這個屬于斯皮爾伯格的夜晚,一向鎮(zhèn)定含蓄的他也不禁潸然淚下。
《福布斯》雜志估計斯皮爾伯格的凈資產(chǎn)大約為30億美元。2006年,《首映》將他列為電影業(yè)最有權(quán)勢和影響力的人物。他位列《時代》“本世紀最偉大的一百人”名單中,并在二十世紀末被《生活》雜志評選為他那個時代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早年生活
早在青年時代,斯皮爾伯格就已經(jīng)和他的朋友開始制作一些冒險電影。他的第一部電影是在亞利桑那州斯考茨德爾的一家旅館中拍攝的。其后,他于1958年加入童子軍,因為拍攝了一部名為《最后的槍戰(zhàn)》的9分鐘8毫米短片,獲得嘉獎。十三歲時,斯皮爾伯格拍攝了一部40分鐘的戰(zhàn)爭電影——《無處容身》,再次獲獎。
1963年,在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的阿卡迪亞高中,16歲的斯皮爾伯格自編自導了他的第一部獨立制作電影——140分鐘的科幻冒險電影《火光》。這部成本為400美元的電影在當?shù)仉娪霸悍庞澈笕〉昧?00美元的利潤。
在他的父母離婚之后,斯皮爾伯格隨他的父親搬到加利福尼亞。他的三個妹妹和母親留在亞利桑那。1965年,他從加利福尼亞薩拉多加的薩拉多加高中(SaratogaHighSchoolinSaratoga,California)畢業(yè),他稱這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經(jīng)歷”,如同“人間地獄”一般。就在這段時間里,他加入了鷹軍(EagleScout)。
搬到加利福尼亞之后,斯皮爾伯格三次申請加入位于長灘的電影學校,均因為糟糕的C等成績被拒之門外。在斯皮爾伯格成名之后的1994年,南加州大學(USC)授予他榮譽學位;兩年之后,他又成為該校的董事之一。他進入了長灘的加州州立大學(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LongBeach),以躲避越戰(zhàn)期間軍隊的征召。他的職業(yè)生涯的真正開端是在重返大學的攝影室剪輯部門作為一個一周工作三天的無薪臨時實習生。在60年代進入加州州立大學時,他也成為了ThetaChi兄弟會的成員。在2002年,入學35年之后,他才在加州州立大學獲得電影工程學碩士學位(B.A.inFilmProductionandElectronicArtswithanoptioninFilm/VideoProduction)。
1968年,作為大學攝影室的臨時實習生,斯皮爾伯格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在影院上映的電影短片——24分鐘的《安培林》。時任環(huán)球電視劇制作協(xié)會(productionforUniversal’sTVarm)副主席的西德尼·西恩伯格看過這部片后,對他大加贊賞,斯皮爾伯格因此成為與環(huán)球制片廠簽訂長期合同的最年輕導演。他于1969年放棄加州州立大學的學業(yè),成為環(huán)球制片廠的電視劇導演,開始了他作為一名職業(yè)導演的生涯。
電影之路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1946年12月18日誕生于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其父是個電子計算機專家,其母是位頗有造詣的古典樂演奏家。斯皮爾伯格自小便喜歡冒險與幻想,又勤于思考。12歲生日那天,其父送給了他一架袖珍攝影機,這使他對拍電影更為著迷。從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yè)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去采訪了環(huán)球公司電視部的總經(jīng)理并因此于不久有幸成了與好萊塢電影制片廠簽訂長期合同的最年輕的導演。1971年,初出茅廬的斯皮爾伯格僅用十天就導演了他的第一部電視片《決斗》(《Duel》)。這部成本僅為30萬美元的片子在歐洲上映時竟為環(huán)球公司賺了幾百萬美元,令圈內(nèi)人士刮目相看。
他在電視業(yè)的第一份工作是制作1969年的電視劇《夜間畫廊》的一部分——《Eyes》,本片由瓊·克勞馥主演,她對這個22歲的新手導演大力支持,并和他保持了一生的友誼。這部電視劇在他的作品中占有獨特的地位,較之他其后的諸多“成熟”影片顯得高度風格化。之后,在他又執(zhí)導了另一集電視劇《MarcusWelby》以及一部科幻劇集《L.A.2017》,后者引起了環(huán)球制片廠的注意,并又和他簽署了一個短期合同。接著,他又繼續(xù)執(zhí)導了《夜間畫廊》的一部分,以及其他幾部電視劇集,終于迎來了能夠自己執(zhí)導的第一部完整電視劇《哥倫布》。
基于斯皮爾伯格作品的優(yōu)秀品質(zhì),環(huán)球公司和他簽定了三部電影的合同。第一部電影是由理查德·曼森擔任劇本改編的《飛輪喋血》,該片講述了一個荒謬的故事——一輛大卡車試圖將一輛小汽車擠出路面。英國著名評論家迪利斯·鮑威爾對該片高度贊揚,這對斯皮爾伯格的電影生涯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當時正值《驅(qū)魔人》大獲成功,制片廠準備制作一部關于邪靈(SomethingEvil)的電視電影。根據(jù)他的合同,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了這部電視劇集中的一集《奴隸》。
斯皮爾伯格的第一部故事長片是《TheSugarlandExpress》,講述了一對被警察追捕的亡命鴛鴦奪回他們的孩子的故事。斯皮爾伯格的導演藝術受到了廣泛贊揚,《TheHollywoodReporter》認為他是“冉冉上升的導演新星中的佼佼者”。盡管如此,本片的票房慘淡,只在小范圍內(nèi)得到上映。
生性喜歡幻想的斯皮爾伯格最喜歡拍鯊魚、太空人和蛇之類的題材。不久,他又指揮著一支龐大的攝制隊伍和一條任性的機器鯊魚拍攝了他的首部巨制《大白鯊》(《Jaws》1975)。該片那令人戰(zhàn)栗的場景為好萊塢贏得四億一千萬美元的空前票房收入,讓整個電影界目瞪口呆。接著,斯皮爾伯格結(jié)合個性,抓住了人們求幻想、求刺激的心理,從1977年開始,陸續(xù)執(zhí)導了和制作了《第三類接觸》(《CloseEncountersoftheThirdKind》1977)、《外星人ET》(《E.T》1982)、《回到未來》(《BacktotheFuture》1985)和《奪寶奇兵》系列(《RaidersoftheLostArk》1981、《IndianaJonesandtheTempleofDoom》1984、《IndianaJonesandtheLastCrusade》1989)等諸多巨片。這些影片都以充滿幻想的故事情節(jié)給觀眾以前所未有的離奇感受,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其中以《外星人ET》為代表的講述地球上的人們與來自外層空間的生物接觸的影片更給了觀眾以巨大的幻想空間和心理刺激,令斯皮爾伯格在美國幾乎家喻戶曉。該片使他被提名為奧斯卡獎最佳導演。至此,他那充滿幻想的導演風格也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