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姓名:戴穎
現(xiàn)居地:南京大學
職業(yè):研究生
畢業(yè)院校:南京大學文學院
各方評價
宿管阿姨:她是我們這棟宿舍樓的“女神”,有時候我在想,如果張愛玲在世,是不是就是她這副模樣。
室友:她是個真性情、不虛偽的人,雖然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我們相處融洽。我們能理解她對高雅文化的傳承和堅持。
?自評:服飾的端莊、優(yōu)雅,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種積極、嚴謹?shù)纳顟B(tài)度,這是禮儀,無關(guān)其他。而旗袍更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種文化和精神,代表了中國現(xiàn)代女性的自立、自信、自尊,有中庸、優(yōu)雅的內(nèi)涵,是中國女性的國服。
人物簡介
才女
自編自導自演“民國微電影”
這部名為《斷錦》的“民國微電影”改編自戴穎原創(chuàng)的40萬字小說,她擔任編劇、主演和制片人,期待還原一個真實的民國故事!斑@部電影里,所有的服裝、飾品甚至是電報、舊報紙都是我自己做的!眲≈械姆b,戴穎很講究,“女主角的服裝由素雅到絢爛,到最后就成了如斯嘉麗一般的u2018亂世佳人u2019;女二號是一位u2018洋派淑女u2019,所以從頭到尾她只穿洋裝!
淑女
鐘愛裙裝的90后“女紅”高手
“女紅”這個詞對90后來說已經(jīng)很陌生了,可出生于1991年的戴穎卻是個“女紅”高手,針線、紡織、刺繡、縫紉都會!斑@是一個女性的自我修養(yǎng),和讀書寫字一樣,再正常不過,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彼f。
但是某些記者缺乏常識,把“洋裝”這一歷史名詞當成奇裝異服的代名詞,并把劇照當做生活照來報道,嚴重誤導了讀者。
微電影斷錦介紹
“我們這個電影主要是個偽紀錄片,是紀錄片的外殼,其實是一部劇情片。我們所有的現(xiàn)場采訪、群眾演員都是之前安排好的,是比較創(chuàng)新的拍攝手段。也是一個巨大的嘗試,中國有一批很前衛(wèi)的第六代導演如賈樟柯也做過這類影片,希向他們學習、趙潤東認為這樣的嘗試就是與這批導演交流的過程!薄稊噱\》導演、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專業(yè)大四學生趙潤東如是介紹。
戴穎補充,這部電影反映的歷史背景是1936年到1958年,講述了一對民國的男女青年成長為學者的故事。她解釋,其實導演用仿照賈樟柯的《二十四城記》的偽紀錄片方式,也是解決了場景上、技術(shù)上的難題,雖然是在民國氛圍濃厚的南大取景,但有時候并不能避免現(xiàn)代物品“闖入”鏡頭。用偽紀錄片的形式就使得這些現(xiàn)代化的事物避免了穿幫之嫌。
因為完全展示一個大時代的風云變化比較困難,戴穎就想到從服飾入手來展現(xiàn)這段民國文化。對傳統(tǒng)文化頗為了解的她說:“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有個很大的區(qū)別,就是注重衣冠,衣冠載道。從服飾展現(xiàn)文化比較好入手,服飾各個階層都能接受,對知識層面要求不高,對服飾有直觀印象,對人物性格有個印象,如果文化層面高一點,就能體會更深層的含義!
“這部作品里涵蓋了許多文化反思,可能受眾面比較狹窄。出版比較困難,小說是典型的海派風格,微電影里面也是用的吳方言,會講一點上海話,還教其他演員講,小說里面是舊派上海話,審美差異和語言差異,擔心受眾面比較狹窄,突發(fā)奇想,海派的作品視聽效果會很好,就想著拍出來是不是效果會不錯。很喜歡《亂世佳人》這樣的作品,就希望能夠有一天自己也能拍一下那種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影片。就把想法告知身邊的同學,有興趣的同學就被召集進來,成立了劇組!彼f。
整個劇組的成員都是南京大學的學生,因為是友情出演,演員的甄選并不容易。戴穎透露,找演員花費了很長時間,起初先在朋友中找尋,后來因為這部劇,吸引來了許多同樣愛好電影的新朋友。“很多人是通過電影認識的,這個過程很美好!贝鞣f坦言很享受電影的創(chuàng)作過程。
這部電影的殺青,戴穎不禁感謝提供拍攝場地的南大和一群全力支持拍攝的老師、同學。電影中的服裝、造型、化妝都是戴穎一個人解決。男演員服飾的主要“贊助人”是戴穎的父親,而男一號的西裝背心是戴穎從師兄那里借來的,還有一位師兄把自己訂做的長衫借給戴穎。
最新動態(tài)
請不要叫她旗袍女神
昨天某媒體的一篇名為《南大“旗袍女神”走紅 365天都是復古范兒》的文章一時間被炒得沸沸揚揚,該文章迅速席卷網(wǎng)絡,令文中主角戴穎一夜躥紅,并有了一個“旗袍女神”的稱號。對此戴穎表示很無奈,認為該篇娛樂口味較重的文章有斷章取義之嫌。
今天,記者走進南京大學仙林校區(qū),見到了傳聞中的“旗袍女神”。與眾人的想象猜測不同,身穿青色時裝裙、身材高挑的戴穎裝扮精致、時尚優(yōu)雅,舉手投足極具書卷氣與知性。與她的交談間,記者不禁驚嘆這位90后大學生貫通古今的博學與深厚的文化底蘊。
對于356天穿旗袍,戴穎解釋那是誤會,她告訴記者,目前在網(wǎng)絡上傳播的大多都是《斷錦》的劇照,并非是自己生活中的樣子。生于江南的戴穎自小喜歡民國文化,的確也很收藏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旗袍,但并不像之前媒體報道的那樣非旗袍不穿,“大家認為我是365天穿旗袍,是因為旗袍的確很有特色,而且旗袍文化很有地域和文化層次的局限性,很多人從來沒見過旗袍,更不了解旗袍文化,所以會產(chǎn)生種種誤會!彼缡钦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