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1902-1940),字曉光。黑龍江省泰來縣人,1923年入黑龍江省立第一師范學習,畢業(yè)后被省教育廳留用為師范附小第一部教師,后又曾為巴彥縣小學教師。不久,參加東北三省高等文官考試,名列三省第一,譽滿鄉(xiāng)里,被分配到京奉鐵路天津站工作。后因楊致煥老師的關系兼天津《東方時報》編輯。后赴沈陽《商務日報》編輯兼興權(quán)中學教師。1928年底,東北易幟,于中和返故鄉(xiāng)泰來。欲為家鄉(xiāng)做奉獻。蒙地方推舉任泰來縣第一任教育局長。國民黨黑龍江省黨部在省城齊齊哈爾成立后,省黨部指導員王憲章、書記長吳煥章二人呈準中央,由各縣教育局長中選調(diào)人員來省黨部工作。于中和等應召晉省,他任宣傳科主任。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遼、吉相繼失陷,11月上旬,日寇重兵進逼齊齊哈爾,于中和與投降派省議會議長李蔭堂和省府委員展開了斗爭,推動了馬占山嫩江江橋抗戰(zhàn)。馬占山降日時,他與老師楊致煥經(jīng)哈爾濱轉(zhuǎn)吉林山道找到丁超、李杜密談組織義勇軍,以圖再戰(zhàn)。此后,奔忙于關內(nèi)外。從事抗日救亡工作。1935年春季,國民黨中央組織部指派他去日本東京,擔任東北留日學生“反滿抗幾”的組織與宣傳工作。他以留學生身份掩護地下活動,化名于昕。1935年冬應召回國,先后于南京、武漢等地工作。武漢失守后,他與諸同志相繼出關,潛入齊齊哈爾、哈爾濱、阿城、呼蘭等地城鄉(xiāng),尋師訪友,聯(lián)系舊故,發(fā)展國民黨員,開展抗日斗爭。1939年12月,奉命接任黑東抗日督導區(qū)工作,常駐哈爾濱。以道外七道街"九池醫(yī)院"為據(jù)點開展活動。其間,曾結(jié)識偽軍某營長高步云,并多次進行策反工作。當時,于中和一家住在南崗馬家溝一個大院里。除他的妻子和兩個兒子外,還有黑東抗日督導區(qū)總干事韓公槐老夫婦和趙靜波。對外稱是一家七口人。韓夫婦是父母,趙是兄弟。1940年12月,由重慶派到哈爾濱的吳××被捕叛變,供出了于中和等人。致使于中和、韓公槐、趙靜波三人被捕,解往長春,不久遭到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