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方其道,1893年出生于江西定南,先后就讀于江西陸軍小學、湖北武昌陸軍預備學校,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讀書時因偷看進步報紙被學校除名,后畢業(yè)于江西省立法政專門學校法律科。1921年在江西任《中庸報》經理期間,住在南昌毛家園47號劉和珍家。在南昌女子師范就讀的劉和珍與方其道一起參與組織“覺社”,出版《時代之花》周刊,宣傳新文化、新思想、新風尚。方其道與劉和珍在相互接觸中自由戀愛,并在當年訂婚。劉和珍在南昌女子師范學校畢業(yè)以后,方其道資助劉和珍到北京考入北京女子師范大學。
1926年3月18日,劉和珍組織女師大學生參加北京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的抗議集會和游行示威,被段祺瑞反動政府殺害,遇害時年僅二十二歲。劉和珍遇難,方其道痛悼:“生未同衾,死難同穴,勞燕惜分飛,六載訂婚成一夢;內除國賊,外抗強權,疆場共有約,白宮濺血泣黃泉。”
愛情故事
與劉和珍訂婚后10日,方其道因所寫文章激怒軍閥當局,緝捕甚急,僅在她家留一字條就走了。1922年冬,方其道返回南昌,見到劉和珍時劉和珍曾讓他就在南昌找工作,兩人可以朝夕相處。然而,方其道在南昌只待了5天,當劉和珍得知當局又要逮捕他時,立即請人送信叫他去上海,不要向她告別。 劉和珍從女師畢業(yè)時,想去北京考大學,但沒有錢。這時方其道在閩南軍中,方其道非常節(jié)儉,半年積蓄到80元,然后從駐地步行90里到漳州,把80元匯到南昌給劉和珍。劉和珍就拿了這80元到北京考大學?既氡本┡訋煼洞髮W英語系后,方其道每月定期寄給劉和珍生活費。 1925年夏,方其道到北京工作。當時劉和珍被選為女師大學生自治會主席,并正在領導學生開展驅除頑固守舊的校長楊蔭榆的運動。這時方其道被阻在校外,他擔心劉和珍的安全,在女師大門口徘徊。幾天后門禁稍松弛,他開始每天入內協助劉和珍辦事。兩人風雨同舟共患難。1925年11月,長達1年之久的驅楊運動以學生的勝利宣告結束。 1926年,在帝國主義列強發(fā)出八國通牒后,劉和珍曾要方其道再入軍籍,并說:“外抗強權,內除國賊,非有槍不可。我畢業(yè)后,也要到軍隊來當你的秘書,同嘗沙場的滋味! 1926年3月17日晚,劉和珍打電話要方其道第二天同去開國民大會請愿。3月18日,方其道到天安門稍遲,到執(zhí)政府門口,遠遠地看見她站在執(zhí)政府門口東邊最前面。當時方其道覺得今后相見談話的時間尚多,便沒有擠過去,豈知這遙遙一面,竟是最后永訣。
劉和珍犧牲后,她在方其道心里留下的印記一直無法磨滅。劉和珍犧牲時唯一遺留的胞弟劉和理年僅16歲,方其道長期奉養(yǎng)劉和珍的母親,并供劉和理讀書至武漢大學化學系畢業(yè)?箲(zhàn)期間,南昌危急,此時方其道已從軍隊辭職遷居贛州,生活水平急劇下降,一度到了要靠變賣他喜愛的收藏品度日的地步,但他仍將劉和珍母親和弟弟接到贛州家中避難。日軍進犯贛州時,又將劉和珍母親接回定南農村老家,直至抗戰(zhàn)勝利后才與 劉和理一同返回南昌。方其道后來與他人結婚所生的子女一直叫劉和珍的母親叫外婆,稱劉和理叫舅舅,方其道的子女與劉和理的子女也一直保持來往,親如一家,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2010年,江西定南縣文化宣傳部門曾利用地方文化遺產贛南采茶戲的形式,組織創(chuàng)作劇本《方其道和劉和珍》
家園勝跡
方其道老家所在江西省定南縣歷市鎮(zhèn)車步村方屋排,是一座始建于1786年的客家圍屋,因圍屋正面大門造型 為昂首坐視的虎形,因此得名“虎形圍”。圍屋外呈方形,前寬40米,縱深33米,坐西北朝東南,四角為三層碉樓,四周外屋由河石、麻條石、青磚灰砌至頂,一層外窗由麻石條砌成,二樓以上設有炮樓、槍眼等防御設施。是當年遷移到此地的客家人為了保護自身以及家族的安全,設計創(chuàng)建的防守和生活實用為一體的方形城堡。
圍屋的大門是虎嘴,邊上加兩個圓形窗戶,表示虎眼,正立兩側的炮樓是虎爪,圍屋的后面只設一座炮樓,是虎的尾巴。整個虎形圍建造形成一個虎的整體,而且將圍屋背后虎形山的虎頭位置。使虎形圍與背后的青山也連成一個虎的造型,可謂匠心獨具,是贛南客家建筑當中一個極具文化意蘊的典型遺跡。
文人生涯
方其道1894年2月19 日出生于江西省定南縣車步鄉(xiāng)方屋排一個半耕半讀的家庭,4歲開始由祖父教讀唐詩,13 歲隨舅父在信豐讀書,后以方興為名進入江西 陸軍小學堂,繼入 武昌 陸軍預備學校,畢業(yè)后轉入保定 陸軍 軍官學校,在校期間因偷看進步報紙引發(fā)學潮被開除,后易名方其道入江西法政專門學校法律科求學。畢業(yè)后主要從事報社記者工作,二次北伐后入 國民革命軍,追隨武昌陸軍預備學校時的同學吉安人 劉峙長達13年,曾任河南省政府秘書長、 少將軍法處長,1940年因處決政治犯與 劉峙意見不合而辭職,1946年在家鄉(xiāng)定南縣被選為江西省參議員,未及上任,病逝南昌。
方其道對古代字畫、碑帖、拓片極有研究,在戰(zhàn)亂年代盡自己的力量有所收藏,隨身攜帶,經常把玩,F在收藏于贛州市博物館的方其道藏品中有揚州八怪中的黃慎《執(zhí)圭圖軸》、李方膺《蘭芷圖軸》、林則徐書《天馬賦》八條屏等若干清代名家作品以及幾百幅各朝碑刻原拓。他自己還是一名功力深厚的書法家。贛州市博物館藏品中有一冊《墨拓麟蘇園法帖》,全部用方其道在抗戰(zhàn)時期的書信裱貼成冊,因此保存了大量的方其道手跡,頗有收藏研究價值。
家庭后人
方其道年幼時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曾與定南李金風(1892年生)結婚,生一子名方定中(1921-1942),因患肺病早死。 劉和珍烈士遇難后,方其道與浙江嘉善人朱潔華結婚,朱潔華(1909-1968)上海瀘江大學畢業(yè),曾任浙江大學英文教員,隨方其道回贛州后在贛州幼幼中學任英語語文教員。
方其道與朱潔華女士育二子五女,1949年以后均先后就讀大學,在各行業(yè)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