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記載
林勛,賀州人。政和五年進士,為廣州教授。建炎三年八月,獻《本政書》十三篇,言:“國家兵農(nóng)之政,率因唐末之故。今農(nóng)貧而多失職,兵驕而不可用,是以饑民竄卒,類為盜賊。宜仿古井田之制,使民一夫占田五十畝,其有羨田之家,毋得市田,其無田與游惰末作者,皆驅(qū)之使為隸農(nóng),以耕田之羨者,而雜紐錢谷,以為十一之稅。宋二稅之數(shù),視唐增至七倍。今本政之制,每十六夫為一井,提封百里,為三千四百井,率稅米五萬一千斛、錢萬二千緡;每井賦二兵、馬一匹,率為兵六千八百人、馬三千四百匹,歲取五之一以為上番之額,以給征役。無事則又分為四番,以直官府,以給守衛(wèi)。是民凡三十五年而役使一遍也。悉上則歲食米萬九千余斛,錢三千六百余緡,無事則減四分之三,皆以一同之租稅供之。匹婦之貢,絹三尺,綿一兩。百里之縣,歲收絹四千余匹,綿三千四百斤。非蠶鄉(xiāng)則布六尺、麻二兩,所收視絹綿率倍之。行之十年,則民之口算,官之酒酤,與凡茶、鹽、香、礬之榷,皆可弛以予民!逼湔f甚備。書奏,以勛為桂州節(jié)度掌書記。
后結(jié)
其后,勛又獻《比較書》二篇大略謂:“桂州地東西六百里,南北五百里,以古尺計之,為方百里之國四十,當墾田二百二十五萬二千八百頃,有田夫二百四萬八千,出米二十四萬八千斛,祿卿大夫以下四千人,祿兵三十萬人。今桂州墾田約萬四十二頃,丁二十一萬六千六百一十五,稅錢萬五千余緡,苗米五萬二百斛有奇,州縣官不滿百員,官兵五千一百人。蓋土地荒蕪而游手末作之人眾,是以地利多遺,財用不足,皆本政不修之故!敝祆渖鯋燮鋾。東陽陳亮曰:“勛為此書,考古驗今,思慮周密,可謂勤矣。世之為井地之學(xué)者,孰有加于勛者乎?要必有英雄特起之君,用于一變之后,成順致利,則民不駭而可以善其后矣!
朱紫林氏族譜
九牧林氏景淵九兄弟榮耀于北宋,據(jù)德化《朱紫林氏族譜》載:林勛,字安仁,宋九牧之孫。高宗建炎二年居惠安三十里。入元,傳至倫公,生宥先,宥先生文政,文政生明公,明公生德懋。德懋(1302年-1368年),生于元成宗大德六年,因避亂由惠安移居德化邑東之烏杵。配陳氏生國卿。國卿生二子:道起、道輝。道起名震郎,生于元順帝至正六年(1346年),官廣州同知。顯貴時題詞故里稱朱紫鄉(xiāng)(今雷峰鎮(zhèn)朱紫村),此為德化朱紫林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