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主要事跡
據(jù)說杜麗云為人很不錯,幫了她養(yǎng)父的忙。后來新艷秋落魄了,來到上海唱戲連行頭都沒有,杜麗云很為她張羅了一番。不過做人是一回事,唱戲又是一回事。杜麗云當(dāng)初北上投入王瑤卿之門,是有個姓陶的拿出三千元,由芙蓉草作為介紹人把她帶到北京來的,王瑤卿一看她高頭大馬沒想收,可是她走了“門路”,王大奶奶答應(yīng)了,還逼著王教她戲,王老瑤是高人,因材施教,聽她的唱五音不全,可是身材高大有個扮相,就教她《芙蓉劍》《女兒國》《貂蟬》這路戲,沒想到她功夫過不硬,演《貂蟬》一個“臥魚”竟然摔倒在臺上,唱《罵殿》又忘了詞,她媽為此還帶她到娘娘廟去許愿,F(xiàn)在回憶起來很好笑,就這么塊料,怎么會躋入“四大坤旦”行列?原來那時蔣伯誠捧她,在舊中國不知埋沒了多少有才華的人,而不學(xué)無術(shù)者只要有強(qiáng)硬的“后臺”就能一捧成名,杜麗云即一例也。那時(1930)杜麗云自組“永平社”,配角有老生王又宸(后來換了楊寶森)、武生周瑞安、花臉侯喜瑞、老旦文亮臣等很有點(diǎn)氣勢。后來蔣伯誠以一千兩黃金量珠聘去,杜麗云很得意地說:“我現(xiàn)在的身價(jià)可比玉堂春高得多了!蓖袥]有一個不說她是“涼藥”的。
回憶“四大坤旦”,她們的一生,真是有幸有不幸,這位蔣太太杜麗云,原來是四人中最幸運(yùn)的人,可是蔣伯誠故后,她坐吃山空,原住上海南京西路德義大樓,后來搬到白克路祥康里去了,“文化大革命”期間窮困交迫,不久去世,其余三位都不健在,算來都是將近八十高齡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