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胡育鵬是陸清云的老公,80后,租房過日子,到處去旅行。沒車,沒房,卻很幸福。 2009年8月7日,他們結(jié)婚。沒有大擺宴席,沒有買鉆戒,沒有車,也沒有房,“裸婚”的他們,有的是樂觀和希望。 他們選擇簡單而灑脫的生活。
生活
陸清云和胡育鵬生活在廣州。小陸在一家著名的視頻網(wǎng)站工作,小胡則做汽車銷售。他們不是本地人,對這座城市,雖說不上處處滿意,卻有一處覺得舒心:住得挺好。 “我們住天河城,市中心地段,相當于北京的王府井。面積75平方米,兩室一廳,廳還挺大。離我們倆單位都近,去上班,哼著歌、散著步,10分鐘準到。超滿意!” 這不
不買房
“超滿意”的房子是租的。盡管月收入兩三萬,但這對80后小夫妻的信條卻是:不買房。
“我們認真討論過這件事!标懬逶,這位2008年畢業(yè)的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說,“結(jié)論是:租房比買房更符合經(jīng)濟理性。”
胡育鵬的闡釋更形象:房子不是人生的保險箱!罢l能保證房價永遠漲?高位買了房,跌了怎么辦?看看美國、日本,不是沒先例。如果有200萬,可以考慮買;可我們沒有,貸款買房,必須透支自己的發(fā)展前景,機會成本太高了!”
小陸則算了一筆細賬:假如選擇買房,首先就得“啃老”。雙方父母都生活在二、三線城市,畢生積蓄加一塊兒不過三四十萬。這一啃,立馬啃個精光;然后,小夫妻這幾年的積蓄,也得全拿出來;最后,每月的月供,就得把兩人牢牢按住,如五行山下的孫猴子,再也動彈不得。
“竭兩代六口之力,舍夫妻事業(yè)空間,只換一堆磚頭,而且未必增值,您說劃算嗎?”胡育鵬發(fā)問。 “人的增值重要,還是房子增值重要?”陸清云補充。
顯然,他們選擇了前者。2009年,他們各自換了工作,從北京轉(zhuǎn)戰(zhàn)廣州,薪水翻了一倍多。 有人說,自己的房子,住著才有家的感覺。 “我就不贊同這個說法。非得天天看一遍房產(chǎn)證,才能確認:噢,這是我家?”小胡說。 “有愛人,有書,養(yǎng)些植物,掛上朋友贈的書法,簡單家具簡單生活,這就是家!毙£懻f。
“郊區(qū)買房、每天趕路、累個半死,跟我們身居繁華、來去輕松、面積適宜比,哪個生活品質(zhì)高?” 兩人都認為:千萬別把人生困在一所房子里。
“身邊傳來誰誰的房子又漲了的消息,我們從不眼紅。他們的增長也只是數(shù)字,生活質(zhì)量沒有變化。我們追求的是充滿未知的生活。我們有周游世界的夢想。20年后一回頭,即便沒賺到房子,但擁有了豐富的人生,那也沒有遺憾!
休閑
一年里,由于生活負擔小,他們?nèi)チ顺啥、青島、肇慶、珠海、香港、九寨溝旅游。明年計劃去黃山和日本!凹议L覺得我們?nèi)ヌ司耪瘻匣ㄒ粌扇f太浪費,我說,嗨,不就是一平方米的房子嗎?用別人的一平方米換我們的開心,這多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