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1938年2月參加涇縣抗戰(zhàn)動員會青年工作團,9月考入徽州中學大學先修班學習一年,以后畢生致力于教育工作。先后任教于涇縣潘村營汪氏小學、臺泉小學、郎溪縣I臨時小學、寧國縣東津鎮(zhèn)小學。繼而在寧國縣中、涇縣潘村營省立十二臨中和涇縣縣中任教師、教導主任、校長等職。建國后一直在宣城中學任教和圖書管理工作。
解放前,李步青在涇縣教育界頗有名氣,1947年前后曾被推為縣參議員。1947年前后游擊隊經(jīng);顒拥哪先菀粠ВT鈬顸h軍隊掃蕩襲擊。當?shù)夭簧俅迕、地下黨員和游擊隊員慘遭殺害或被捕關押。凡被捕關押者家屬親朋找到李步青時,他總是不顧個人安危為之奔走,盡力設法營救。被營救出獄者有南容村農(nóng)會主任劉小庭、游擊隊通信員李寶慶、章.海洲、游擊隊戰(zhàn)士李長發(fā)及地下工作人員章福安、章三祝、彭友和等。由于國民黨層層封鎖,涇、旌、太游擊區(qū)物資異常緊張,尤缺食鹽。南容人李興炎從宣城販來五獨輪車食鹽,約干余斤,途經(jīng)涇縣城被國民黨軍隊扣留。李步青為此多次出面交涉,終得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