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子雞,是一道經(jīng)典的川渝地區(qū)的特色傳統(tǒng)名肴。一般以雞為主料,加上蔥、干辣椒、花椒、鹽、胡椒、味精等多種材料精制而成,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雖然是同一道菜,各地制作也各有特色。
辣子雞因各地的不同制作方法也有不同的特色,深受各地人們的喜愛。此菜成菜色澤棕紅油亮,麻辣味濃。咸鮮醇香,略帶回甜。
美食做法
制作材料
原料:整雞一只或雞腿一盒,花椒和干辣椒(1:4),蔥、熟芝麻、 鹽、味精、料酒、食用油、姜、蒜、白糖
主料:雞腿、馬耳朵蔥、干辣椒節(jié)、花椒、鹽、胡椒、味精、白糖、醋、料酒、色拉油各適量。
做法一
1、將雞腿或一整只雞洗凈改成丁放入碗中用鹽、料酒碼味,微炸成型。
2、鍋置火上,下同燒至七成熱時(shí),倒入雞丁滑熟后,潷起待用。
3、鍋留底油至熱,下干辣椒炒至棕紅色,下花椒炒香,倒入雞腿,烹入料酒,簸勻加入鹽、味精、胡椒、白糖、醋、烹入鮮湯炒至雞丁回軟。汁干時(shí),下馬耳朵蔥簸勻起鍋即成。
做法二
主料
雞腿肉500g 干辣椒 40g 尖辣椒 5g
配料
油 適量 鹽 適量 蔥 適量 料酒 適量 胡椒粉 適量 玉米 適量 淀粉 適量 生抽 適量 腐乳汁 適量 味精 適量 白開水 適量 姜 適量
制作步驟
1.準(zhǔn)備好所有材料,把干辣椒用清水洗干凈上面的灰塵,然后晾干。
2.用剪刀把干辣椒剪成段。
3.雞腿用刀剔掉骨頭。
4.把雞腿肉加入適量胡椒粉和料酒,抓勻腌制半小時(shí)。
5.加入適量玉米淀粉抓勻。
6.油鍋里的油溫到六成熱時(shí),倒入雞塊炸制表面微縮,撈出后控干油。
7.另取一個(gè)小碗,倒入生抽。
8.加入一勺腐乳汁。
9.加入適量白開水?dāng)噭颉?/p>
10. 加入適量鹽,攪拌至鹽化開。
11.鍋里把油燒到八成熱,倒入雞塊復(fù)炸一次,炸制表面金黃撈出。
12.鍋里留些底油,倒入干辣椒和尖辣椒炒香。
13.倒入雞塊翻炒。
14.加入蔥姜蒜翻炒。
15.倒入剛才調(diào)好的料汁。
16.關(guān)火,加入味精
17.裝盤即可享受啦,配碗米飯剛剛好。
制作竅門
1.辣椒和花椒可以隨自己的口味添加, 不過為了原汁原味的體現(xiàn)這道菜的特色, 做好的成品最好是辣椒能全部把雞蓋住, 而不是雞塊中零零星星出現(xiàn)幾個(gè)辣椒和花椒。
2. 炸雞前往雞肉里撒鹽, 一定要撒足, 如果炒雞的時(shí)候再加鹽, 鹽味是進(jìn)不了雞肉的, 因?yàn)殡u肉的外殼已經(jīng)被炸干, 質(zhì)地比較緊密, 鹽只能附著在雞肉的表面, 影響味道。
3.炸雞用的油一定要燒得很熱, 否則雞肉下去很長時(shí)間外表都不會炸干的, 就算等了半天炸干了, 那就真的是干了, 一團(tuán)死肉, 很難吃, 完全沒口感可言. 所以火一定要大, 外面炸脆了, 里面還相對較嫩。
小貼士
1,腌漬——腌漬一定要放足鹽,因?yàn)橛驼ê蟮碾u肉是難以進(jìn)去鹽分的。一茶匙鹽不算太多,因?yàn)橹虚g有一個(gè)焯水的步驟,會洗掉鹽分。
2,焯水——為什么焯水,焯水一來使雞肉半熟,在后面炸的過程只要保證外面酥就可以了,這樣雞肉就是外酥里嫩的!第二,用油直接炸雞肉,油會很臟,很難再用。焯水后瀝干,雞肉是干凈的,所以油也不會臟。
3,炸制——二次復(fù)炸法,能很快保證外面酥脆,一直炸的話,會流失太多水分。這次炸雞,一改往常的全油炸,改用半煎半炸,一來省油,二來很快能炸上色。
做法三
- 雞肉洗凈斬成小塊用料酒、五香粉、鹽、蔥姜腌制20分鐘以上(此步鹽量可按炒菜的量來放)辣椒洗凈切斷濾掉辣椒籽,花生油燒熱笨辦法,試一個(gè)雞肉塊炸的滋滋帶響就可全部倒入倒入后定一下型后轉(zhuǎn)中小火把雞塊完全炸熟炸透,顏色由白轉(zhuǎn)黃后撈出再次把油燒熱,二次油炸,火可以大一點(diǎn),逼出多余油脂,同時(shí)讓表面更加金黃炸到金黃干香后撈出,瀝干油備用鍋中下底油,小火炒香花椒和姜片加入蔥蒜、八角和香葉繼續(xù)同炒(我家超級愛吃麻,花椒沒有再濾出)加入辣椒翻炒均勻,這時(shí)濃烈如餐館的香味會不斷飄出加入炸過的雞塊,繼續(xù)翻炒加入極少的糖和鹽烹入料酒(我直接下了白酒)和五香粉;想讓雞肉好嚼一點(diǎn)的之后還可加一點(diǎn)蔬菜水最后加入芹菜段,翻炒至斷生,撒上白芝麻點(diǎn)綴
做法四
- 干辣椒剪成小段兒,別偷懶,最好小一些,好看又好吃雞腿肉去骨,切成小塊兒,基本上是比雞丁大一點(diǎn)點(diǎn)的樣子,在熱油里面炸到金黃色(炸熟~),我感覺油大概有8成熱的樣子吧。建議一次不要炸太多,否則顏色會不漂亮鍋里留適量的油,依次放入八角,花椒,蔥,干辣椒,炒香(炒香就行,一定別時(shí)間太長,容易讓辣椒變黑色)把2的雞肉放入3里面,加鹽,少量醬油,適當(dāng)多一些的糖。翻炒半分鐘到1分鐘的樣子加芝麻,炒勻,出鍋吧
小貼士
1,芝麻可以省略
2,可以用雞腿肉和雞脯肉。最好是雞腿肉,肉質(zhì)更適合這道菜。雞脯肉容易覺得很干沒味道,比較柴。雞腿肉吃起來就比較有勁兒。缺點(diǎn)是雞腿肉去骨可能有一些麻煩。不要緊了,實(shí)在覺得去骨麻煩,帶骨頭也是可以的?傊,宗旨就是能用雞腿肉就不雞脯肉,并且掌握好油溫。
3,這個(gè)菜不需要太多的鹽和醬油做咸味的調(diào)味,因?yàn)橛驼ū旧砭蜁屖澄镉邢涛兜母杏X。主要是靠著花椒辣椒的用量,以及質(zhì)量。推薦四川的花椒和干辣椒。
4,建議炸雞肉的時(shí)候一次不要炸太多,否則顏色會不漂亮。
營養(yǎng)價(jià)值
食用功效
性平、溫、味甘,入脾、胃經(jīng);
可溫中益氣,補(bǔ)精添髓;
用于治療虛勞瘦弱、中虛食少、泄瀉頭暈心悸、月經(jīng)不調(diào)、產(chǎn)后乳少、消渴、水腫、小便數(shù)頻、遺精、耳聾耳鳴等。
常吃雞肉炒菜花可增強(qiáng)肝臟的解毒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和壞血病。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
1. 感冒發(fā)熱、內(nèi)火偏旺、痰濕偏重之人、肥胖癥、患有熱毒癤腫之人、高血壓、血脂偏高、膽囊炎、膽石癥的人忌食;
2. 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皮膚癤腫、大便秘結(jié)者不宜食用;
3. 動脈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飲雞湯;感冒伴有頭痛、乏力、發(fā)熱的人忌食雞肉,雞湯。
菜品特色
雞肉蛋白質(zhì)的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zhì)中富含全部必需氨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氨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yōu)質(zhì)的蛋白質(zhì)來源。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zhì)、0.7克脂類物質(zhì),是幾乎不含脂肪的高蛋白食品。雞肉也是磷、鐵、銅與鋅的良好來源,并且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等。雞肉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對人體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雞肉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有增強(qiáng)體力,強(qiáng)壯身體的作用。
溫馨提示
注:1、用一半花椒一半藤椒,麻味更重,不喜歡可以全部用花椒。
2、紅蔥頭可以用洋蔥代替或者不加。
3、加入一些油炸花生米或者撒上一些熟芝麻會更香。
健康功效
姜:降逆止嘔、化痰止咳、散寒解表
雞腿:溫中、補(bǔ)精益髓、益氣
八角:理氣、止痛、溫陽
做法步驟
1、主要材料備齊。 | |
2. 姜蒜切片,干辣椒剪成小段備用; | |
3. 仔雞洗凈瀝干切小塊,切雞翅和雞腿的時(shí)候,先用刀背把雞骨敲松再切,切好后瀝干備用; | |
4. 取炒鍋下油,待油燒熱后下雞肉煸炒1分鐘下姜片,再煸炒1分鐘放蒜片; | |
5. 接著放2湯匙生抽繼續(xù)煸炒3分鐘再放下老抽上色; | |
6. 炒勻后下花椒煸炒1分鐘,接著下干辣椒段放入煸炒至干辣椒色澤紅亮?xí)r,下2茶匙白糖炒勻關(guān)火。 | |
7. 用漏勺將辣子雞撈出瀝干后盛入盤中; | |
8. 最后撒上些白芝麻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