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祠 位于廣饒縣城西北隅,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與廣饒關帝廟大殿毗連,由4個相互通連的仿宋式建筑組成。院內有一壁刻,書有確認孫武故里—齊國樂安就是廣饒的《史記》 、《資治通鑒》等史書文獻的記載和若干考證。院正中是高3米,一手拿竹簡,一手持寶劍的孫武的石雕像,正殿內有孫武伏案疾書的銅像,身后是展現(xiàn)《孫子兵法》精彩場景的大型壁畫。
中文名: 孫武祠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兵圣殿。
地理位置: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
占地面積: 8萬平方米
地區(qū)概貌
廣饒縣位于黃河三角洲和東營市的南部,轄6鎮(zhèn)4鄉(xiāng)2個辦事處和1個經濟開發(fā)區(qū),總面積1138平方公里,人口48萬。廣饒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博大精深的孫武文化、古齊文化、呂劇文化在這里源遠流長。廣饒縣努力打造孫子文化品牌,不斷加大孫子兵學思想應用研究力度,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科學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2005年,全縣實現(xiàn)生產總值155億元,境內財政總收入10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出口創(chuàng)匯2億美元,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7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20元,綜合實力居全國百強第80位、全省30強第25位。
建筑結構
孫武祠是一組仿宋式的建筑群體,占地約14000㎡。它以兵圣殿為依托,在其中軸線上建有四進院落,右側建有四合院一座,整個建筑古樸典雅,蔚為壯觀。1993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洪學智為孫武祠的落成剪彩,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題寫匾額。
孫武祠的主體是兵圣殿。該殿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殿高10.38米,長12.63米,進深10.70米,是山東省現(xiàn)存唯一的宋代木構殿堂。殿內有兵圣孫武的塑像。在兵圣殿的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建有大門、二門、圣跡堂、藏書閣和北門。
孫武祠位于山東省廣饒縣城西北,占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該祠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關帝廟大殿為主體,內含4個融古代與現(xiàn)代建筑風格為一體的仿宋式四合院。
南宋大殿位于廣饒縣城西北隅,建于南宋建炎二年,為“關帝廟”。原廟址南北長130余米,東西寬76米,有春秋閣、三義堂、戲樓及東西廂房等建筑,現(xiàn)僅存大殿一座,系關帝廟主體部分。這座大殿保持了宋代建筑特有的風格,系研究我國中古時期木構建筑的珍貴資料。建國后此大殿維修過兩次,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武祠系典型的古典式北方院落,城府套作森嚴整飭。正門座北朝南,為廡殿式建筑,大門內為孫武祠的南院,院山門洞內有一壁刻,系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周維衍撰寫的《孫武故里考簡記》,上稱根據(jù)《史記》、《資治通鑒》、《太平廣記》等諸多典籍的記載及專家學者的勘察考證,確定孫武故里即在齊國古樂安城,乃今日之廣饒縣,“兵法千載,榮光鄉(xiāng)里”。
院落正中矗立著一尊漢白玉孫武雕像,高3米,身佩寶劍,手持兵書,昂首挺胸,睿目遠眺。兩邊廂房為卷棚式仿古建筑。南院與北院由一歇山式仿宋門庭相通。2005年9月6日至9月8日在東營市廣饒縣成功舉辦了首屆孫子國際文化節(jié),海外華僑華人、著名企業(yè)家,中國軍界、史學界、社科學界著名學者等各界人士13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
圣跡堂位于兵圣殿后面,里面有孫武的行跡沙盤及三十六計圖錄等。
兵圣殿北是藏書閣,閣內陳列著各種兵書、史籍等圖書2000余冊。西邊是35米長的碑廊,立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學術界知名專家學者的題詞石碑27方。
此外孫武祠內還設有《孫武生平展》、《孫武書畫展》、《兵法戰(zhàn)例展》、《廣饒歷代將軍展》、《孫子研究成果展》、《古代兵器展》等10個展覽。
這些展覽以翔實的資料、生動的畫面、新穎的展示手段反映了兵圣孫武輝煌的一生及其故里廣饒縣的悠久歷史。
孫武祠前院正中是一尊孫武漢白玉石雕像,該像是由青島工藝美術學院譚國信教授創(chuàng)意制作的,像高3.2米,孫武手持兵書,腰挎寶劍,睿目遠眺,儼然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正在指揮千軍萬馬鏖戰(zhàn)沙場。
第一展室
一展室是孫武故里考證資料展覽。本展室主要向世人展示了孫武故里在廣饒的考證資料、史料及其對后世的影響。關于孫武的生平,《史記》、《新唐書》、《古今姓氏書辯證》等史料均有記載。史料對孫武的最早記載見于漢代司馬遷的《史記》,云:“孫子,武者,齊人也……”其后,晉代的《孫夫人碑》、唐代的《1.76復古傳奇貞觀氏族志》和撰刻的多通《墓志銘》、宋代歐陽修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鄧名世的《古今姓氏書辨證》都對孫武身世和里籍作了比較系統(tǒng)地考證和記述,對后世影響頗大,在孫武里籍探考史上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在清代孫星衍的《魏吏部尚書孫邕傳》、《孫子兵法序》中也有同樣的記載。民國7年《樂安縣志》和民國24年《續(xù)修廣饒縣志》也有“孫武是邑人”的記載。
第二展室
二展室是《孫武書畫展》。本展室薈萃了國內眾多專家、學者、書畫大家和各級黨政領導的書畫作品80余幅,他們以不同的形式,多角度、多側面展示了對孫武及其故里的關注。
孫武祠的二門兩側是《孫子兵法》巨幅瓷刻。本瓷刻長42.7米,高0.9米,分作141塊板面,嵌貼423塊瓷板,正文隸書陰刻,裝幀古樸典雅,通體凝重壯觀,實乃絕世瑰寶。它由淄博市淄川區(qū)羅村鎮(zhèn)瓦村農民刻瓷藝術家常宗林父子三人,歷時2載,于1993年刻制而成,后贈廣饒縣孫武祠珍藏并展出。本瓷刻因其卷幅巨大,氣勢恢宏,技藝精湛,舉世獨尊,1995年被評為“世界基尼斯之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大殿坐落在孫武祠后院。該殿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坐北面南,全木結構。高10.38米,東西闊12.63米、進深10.70米、月臺高0.73米。是山東省現(xiàn)存最早的宋代木構殿堂之一。1977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子研究
廣饒縣孫子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前期。1918年版《樂安縣志》(因與江西省樂安縣重名,山東省樂安縣1914年2月改稱廣饒縣)和1936年版《續(xù)修廣饒縣志》中,都留下了有關孫子研究的記載。此后,不斷有業(yè)余愛好者從事研究和著書立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廣饒縣掀起了孫子研究的高潮。1991年6月,廣饒縣成立孫子研究中心,下設辦公室(正科級事業(yè)單位,編制7人),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有關學術團體、高校研究機構及其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的指導、支持下,積極開展孫子研究及宣傳、應用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為世人所矚目的成就。
學術研討會
1991年1月27-30日,全國孫子研究專家、學者會聚廣饒,召開“孫武故里研討會”,揭開了孫武故里齊樂安主體地面在今廣饒縣的千古之謎。4月21-24日又召開“先秦齊國樂安地面考察論證會”,論定“先秦齊國樂安地面主體在今廣饒縣境”,并初步認定齊樂安故城即今“草橋遺址”,推動了孫武故里考證工作。5月11-16日又召開“齊樂安故城遺址考古鉆探調查論證會”,再次論定草橋遺址即為春秋齊國樂安故城遺址,使孫武故里考證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6月6-9日,廣饒縣召開“孫子學術討論會”,來自13個省市的楊向奎、張政烺、任繼愈、周維衍、唐嘉弘、駱承烈等150余位專家學者從歷史學、歷史地理學、文獻學、考古學和方志學等諸多領域分析論證,對“孫武故里齊樂安即今廣饒縣”取得共識。1992年3月31日-4月3日與山東古國史學會聯(lián)合召開“海峽兩岸孫子與齊文化討論會”,圍繞孫子思想及孫子與齊文化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130余位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孫武故里春秋齊樂安在今廣饒縣境”已成共識,今后要攜手努力,把孫子與齊文化的研究不斷引向深入。5次研討會共收到論文140篇,書稿3部。
著作期刊
著作主要有《孫子研究新論》、《孫子與齊文化》、《孫子研究文獻備要》、《孫武·樂安·廣饒》、《孫子故里史料集成》、《廣饒——兵圣孫武誕生的地方》、《中國郵票·中國古代兵家圣典·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廣饒:孫武故里將軍之鄉(xiāng)》、《孫子研究文稿(上下集)》、《兵圣孫武》、《孫子兵法十三篇及譯文》、《廣饒將軍傳略》、《廣饒宣傳志》(孫子研究部分)等,均在國內外孫子研究界引起極大轟動,產生了重要影響。此外,還編輯出版了中國孫子與齊文化研究會會刊《孫子與齊文化》1期,內部資料《孫子研究中心簡報》3期,及時總結介紹廣饒縣孫子研究開展情況。
學術交流
1992年3月和9月兩次赴臨沂參加“第三屆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和“海峽兩岸孫臏兵法暨馬陵之戰(zhàn)學術討論會”。1992年12月協(xié)助深圳市籌備成立“深圳市孫子兵法研究會”。1994年7月赴蘇州市參加“蘇州市孫子研究會”成立大會。同時,還與“馬來西亞國際孫子兵法研究所”、“南霹靂孫子研究會”等海外社團進行了聯(lián)系與學術交流。
進入新世紀以來,廣饒縣順應世界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成功實現(xiàn)了孫子研究重點的戰(zhàn)略轉移,將孫子研究重點從原來的古籍研究、故里之爭,轉移到了“孫子兵法在經濟領域的和平應用”,更加注重了孫子軍事謀略思想、孫子兵學文化思想的應用研究,強力打造孫子文化品牌,推動了全縣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旅游開發(fā)。
一是成功舉辦了“21世紀孫子兵法與企業(yè)發(fā)展國際論壇”。2003年10月18-20日,廣饒縣成功舉辦了“21世紀孫子兵法與企業(yè)發(fā)展國際論壇”。參加論壇的有來自全國和港澳地區(qū)的孫子研究專家及軍界、社科界和企業(yè)界的知名人士、學者、教授和將軍賈若瑜、張興業(yè)、于澤民、于汝波、劉慶、王在京、李鴿里、薛旭、普穎華、孫向軍、孫重貴、田光及勝利油田和廣饒企業(yè)界人士300多人,搭起了孫子理論與企商實踐交流的平臺,實現(xiàn)了學術研討與企業(yè)管理經驗的融合。于汝波研究員、薛旭教授及天普藥業(yè)集團總裁傅和亮、日本曉松電機株式會社社長曉松昭夫、蓬巴杜生物科技(山東)有限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徐風云等作了報告。來自德國、韓國和香港、臺灣、北京、青島等地客商17人,簽約項目7個,合同投資額86354萬元(人民幣)。與會專家和企業(yè)家聯(lián)名倡議在廣饒成立“中國孫子兵法與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會”,建設“中華兵圣文化博覽園”、“諸子百家文化園”和“中國企業(yè)家博覽中心”。
二是在北京舉行了“中華孫武文化暨諸子百家園工程新聞發(fā)布會”。2003年12月18日,廣饒縣在人民大會堂成功舉行了“中華孫武文化暨諸子百家園工程新聞發(fā)布會”。參加會議的貴賓110人、新聞媒體47家,收到賀信、賀電105封。全國九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到會祝賀。國防大學原副校長陶漢章、賈若瑜、張興業(yè)將軍,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館長潘振宙,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促進會會長楊麗麗女士,著名社會工作者江盤先生,香港貿發(fā)局駐京辦鈕松主任,香港名人出版社社長、國際文化界知名人士孫重貴先生,美國國際武圣文化經濟促進會會長、美國瓊斯國際投資集團總裁金望英先生,世界華人聯(lián)合總會秘書長夏融懷先生,加拿大友博國際投資集團總裁田光博士等貴賓出席會議。期間,廣饒縣與著名華人實業(yè)家和社會活動家金望英、孫重貴、田光等達成初步協(xié)議,決定共同聯(lián)手在廣饒縣全面啟動“中華孫武文化暨諸子百家園工程”,使“曲阜-泰山-濟南-齊國故地”的金牌旅游線路得到延伸和豐富。會上,正式啟用了“兵圣”和“兵圣孫武之印”兩枚印章,并為“山東省諸子百家園有限責任公司”和“孫武基金會”舉行了揭牌儀式。
三是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廣饒·孫子國際文化節(jié)”。2005年9月5-9日,廣饒縣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廣饒·孫子國際文化節(jié)”,學術界嘉賓、海內外著名企業(yè)家、知名海外華人華僑、國內外重要新聞媒體記者等共計1300余人參加了文化節(jié),山東電視臺現(xiàn)場直播了開幕式盛況。文化節(jié)期間,舉辦了首屆“中國廣饒·孫子國際文化節(jié)”高層論壇,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駐華代表邵雪民、著名學者余秋雨、顧海濱、鐘朋榮等在論壇上作了精彩的發(fā)言。來自國內軍界、史學界、社科界的著名學者、香港商人代表團、廣饒縣的孫子研究人員和孫子文化愛好者還共同參加了“孫子文化論壇”,就新時期如何弘揚孫子等中華優(yōu)秀文化成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文化節(jié)期間,有45個項目達成合作合同或協(xié)議,涉及造紙、化工、紡織、機械制造、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生物工程等行業(yè)和領域,簽約資金達24.83億元。其中境外資金10.78億元。芬蘭斯道拉·恩索集團與華泰集團合作的年產20萬噸超級壓光紙項目、韓國大富株式會社與山東半球集團合作的高爾夫練習場及娛樂室建設項目、臺灣進豐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與縣經濟開發(fā)區(qū)合作的重膠瀝青生產項目等12個重要合資合作項目落戶廣饒縣。
四是強力打造孫子文化品牌,促進了孫子文化旅游業(yè)的發(fā)展。2003年以來,廣饒縣大力實施“五大戰(zhàn)略”,以帶動廣饒經濟、社會科學發(fā)展。其中,“文化促動”戰(zhàn)略定位在打造“孫子與古齊文化、呂劇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品牌,將孫子戰(zhàn)略思想應用于建設和發(fā)展的實踐。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孫子文化,廣饒縣先后投資800萬元,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關帝廟大殿為依托,對孫武祠進行了擴建。投資2000萬元,建設了縣博物館新館,使博物館、孫武祠、孫武文化園和孫武文化廣場融為一個整體,面積達到98890平方米,合148.34畝,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最大的“縣級文博單位”建筑景點之一。2003年至今,孫武祠旅游景區(qū)共接待國內外觀眾30萬余人次,其中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德國、馬來西亞、印尼、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的游客100余批。對于弘揚孫子優(yōu)秀文化,擴大廣饒縣的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04年,廣饒縣開始在古淄水(今淄河)畔規(guī)劃建設以孫子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大型休閑娛樂旅游度假區(qū),并命名為“孫武湖旅游度假區(qū)”。整個孫武湖的建設仿照杭州瘦西湖的模式,以孫子文化為主要內容,計劃建設孫武祠、孫武園、三十六計城、中華“兵圣”博覽園等孫子文化旅游項目。首期先建設孫武祠、孫武園。在此基礎上,計劃建設千佛寺、人工浴場、青少年活動中心、體育場、會展中心、高等學院及大型餐飲賓館等配套工程。前期工程投入2億多元,已經基本完工!皩O武湖旅游度假區(qū)”正在成為東營市及周邊地區(qū)的旅游熱點。
五是注重孫子兵學思想的應用研究,加快孫子兵學理論與企業(yè)經營管理的相互融合,促進了縣域經濟特別是企業(yè)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工業(yè)是廣饒經濟的支柱和龍頭。全縣已經形成了造紙、石化、橡膠、紡織、機電、鹽化工、農產品加工等優(yōu)勢產業(yè),擁有亞洲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子午胎生產基地,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發(fā)展到94家,擁有華泰集團、科達集團2家上市公司,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yè)26家,5家企業(yè)躋身全省工業(yè)企業(yè)200強,培育了全國馳名商標1個,國家免檢產品6個,全省著名商標11個、名牌產品18個。廣饒縣為數(shù)眾多的國有企業(yè)、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和民辦企業(yè),是孫子應用研究的實踐者和最大受益者。山東大王集團成功運用孫子兵法中“上下同欲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等謀略思想,注重開發(fā)企業(yè)員工的潛能,實現(xiàn)了企業(yè)在新經濟條件下的日益壯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企業(yè)由過去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一躍而成為國家級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集團、省銀橋工程重點企業(yè)、省計劃單列集團、全國企業(yè)500強。2005年,山東大王集團完成銷售收入160.3億元,實現(xiàn)利稅15.8億元,上繳國家稅金5.19億元,在中國企業(yè)500強中排名上升到第223位。山東大王集團下屬的華泰集團,成功運用《孫子兵法》中“令之以文,齊之以武”等謀略思想,在奉行“以人為本”管理思想的同時,實行最嚴格的企業(yè)管理。企業(yè)也由30年前職工不足百人,年產值不到百萬的小造紙廠,發(fā)展到今天擁有資產106億元,2005年銷售收入75億元,實現(xiàn)利稅8.8億元的中國500強企業(yè),位列“中國上市公司最具發(fā)展力50強”第39位的國家大一型企業(yè)集團。
六是廣泛開展學術合作與交流,促進了孫子應用研究的深入開展。首屆“中國廣饒·孫子國際文化節(jié)”籌備和舉辦期間,廣饒縣大力加強與海內外孫子研究機構和孫子研究專家、學者的聯(lián)系,先后前往天津孫子兵法與古代文化研究專業(yè)委員會、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山東孫子研究會等專業(yè)研究團體進行溝通、交流并邀請參加了孫子國際文化節(jié)。期間,還與馬來西亞孫子兵法學會、香港國際孫子兵法應用協(xié)會、蘇州市孫子兵法國際研究中心、蘇州市吳中區(qū)孫子兵法研究會、臨沂銀雀山兵學文化研究會、山東社科院孫子研究中心、遼寧省兵法學會等國內外專業(yè)孫子研究團體建立了聯(lián)系和友好關系。此外,廣饒縣還多次組織人員參加山東孫子研究會等學術團體組織的“孫子兵法應用國際講壇”、“海峽兩岸《孫子兵法》當代應用價值座談會”等學術交流活動,及時掌握孫子研究動態(tài),學習借鑒各地孫子應用研究先進經驗,并結合本地實際深入企業(yè)、商業(yè)等領域開展調研和孫子應用研究,從而促進了孫子研究的更深入開展。
廣饒發(fā)展
古齊文明孕育一代兵圣,今朝廣饒更顯勃勃生機。勇于實踐、善于創(chuàng)新的廣饒人民,正在大力弘揚“信仰、忠誠、奮進、卓越”的廣饒精神和孫子智文化、謀略思想,搶抓機遇,奮發(fā)有為,乘勢而上,努力開創(chuàng)全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局面。爭取實現(xiàn)生產總值195億元,境內財政總收入12.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7.4億元。到“十一五”末,生產總值達到41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6億元,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00元,把廣饒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環(huán)境優(yōu)美、社會和諧,最適宜居住、最適宜創(chuàng)業(yè),全國縣域經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綜合實力達到全國百強、全省30強中上游水平。
地理位置
地址:山東省于東營是廣饒縣城西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