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炕琴(kang qin),這并不是一種樂器,而是一種家具,是用來放在火炕上,用來放被褥的,也就是一個柜子,多在東北地區(qū)出現(xiàn)。
詳細(xì)內(nèi)容
炕
kàng
北方用磚、坯等砌成的睡覺的臺,下面有洞,連通煙囪,可以燒火取暖:炕席;鹂。土炕。
方言。即炕柜。炕上的長臥柜,上邊可以擱被子。
滿族人的祖先是游牧民族,但是滿族人家的生活習(xí)慣四百年來卻有別于我們習(xí)慣性理解的游牧民族,“走生”的痕跡很淡,定居的習(xí)氣很重,滿族人經(jīng)過滿洲到清朝這三百年的熏陶,滿族人家?guī)缀跞慷脊潭ǘ,而且非常注重家具等飾物的建設(shè)和積累。
滿族人的家具多是選取椴木、曲柳、花榆、松木等來自長白山區(qū)原木做材料,結(jié)實、耐用、有天然紋理好看。滿族人家里,只有那些長期在關(guān)內(nèi)為官的人家才有精細(xì)家具,所謂明清的紅木家具,其實絕大部分滿族人家沒有,只是個別人家才有一件半件。大部分滿族人家中的家具都是粗工制作的笨家具,通用粗木方、厚木板,這也算是滿族人家具獨自的風(fēng)格。
滿族人家具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炕上文化”,滿族人生活在白山黑水,冬季時間長,冬季又主要在室內(nèi)活動,家具也主要是給婦女居家準(zhǔn)備的,所以滿族家具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大部分都在炕上,很少有在地上。
滿族人家最重要的一件家具是炕柜,滿族人叫炕琴柜?磺俟穹稚舷聝刹糠帧I喜看娣乓挛铮虚g有兩扇門或則兩邊為門。下部為四個抽屜,盛放針、線、剪、錐等物件。抽屜下面有一檔板?磺俟裆厦媸欠疟蝗旌驼眍^,早起將被褥疊好,花面向外,被腰和褥子的鑲邊構(gòu)成幾條豎線。被褥兩邊是摞放枕頭的地方,一邊四個,枕頭頂向外,紅紅綠綠,五光十色,十分好看。
好一點的人家,炕琴柜也講究一些,叫描金柜,因柜上用金線描繪有吉祥圖案?磺俟耖L在160厘米左右,寬約50厘米,高約80厘米。一般人家的炕琴柜為木板素面,無雕無刻,用的就是木材的天然紋理。水曲柳、花榆木材天然的圖案本身就特別漂亮,柜面上再配上黃銅裸釘?shù)恼廴~、了吊、抽匣上的銅穗兒拉手,那還是非常漂亮。上講究人家炕琴柜的銅件有蝶形、魚形、桃形等變化,上面有沖鑿的線條刻畫的圖案。
家口大的滿族人家,在老人住的上屋,滿族人的家一般東西三間房,老人住在東邊,東邊相對暖和,也有住西屋,只要暖和,一般都給老人住,老人住的屋子稱為上屋。上屋的炕琴柜上邊不放行李,老人的行李早上起來就放在炕上,在抗頭上熱乎著,也便于老人隨時躺一會。上屋的柜上放著兩只紅對箱,箱上放兩只紅對匣?磺俟窭锓乓挛。對箱的一只存放老人的壽衣,另一只裝著日常的換洗衣服。兩只對匣,存放婦女的首飾。
滿族人家的姑娘有個重要的活,就是收拾衛(wèi)生,柜、箱、匣每天都要撣三遍,擦三遍,保持家里的干凈整潔,滿族人談婚論嫁的時候所說的看人家也是看這個家家具收拾的干凈不干凈。
比較困難的人家,就是一個炕琴柜,柜上放著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