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仙都石梁橋,位于浙江省縉云縣仙都景區(qū)。包括板堰石梁橋、鼎湖峰石梁橋、練溪石梁橋三座,均橫跨好溪,相距約3公里。
橋梁簡介
板堰石梁橋建于清初,75孔,長115米,寬0.60米,高0.80米;鼎湖峰石梁橋初建于明,修葺歷史不詳,44孔,長77米,寬0.77米,高0.80米;練溪石梁橋重修于清末民初,81孔,長145米,寬0.78米,高1.40米。
橋梁結(jié)構(gòu)
結(jié)構(gòu)基本相同,用倒梯形長條石扎入河床直立為橋墩(柱),墩(柱)作成燕尾榫狀(燕尾榫上游小,下游大),上扣鋪橋石板(梁),在橋墩(柱)下游用條石斜向支頂,根據(jù)橋?qū)挷煌蛞暼〔碾y易等情況,橋墩(柱)分單柱和雙柱并立兩種。石材多用地產(chǎn)青石。
歷史意義
仙都石梁橋是一種古老的橋梁形式,古謂“過水明梁”,比較適合山溪河床較寬、常水位淺、洪水期短的自然情況,是我省規(guī)模較大,制作較為精致的石梁橋,為研究古代梁橋提供了重要實(sh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