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一到到冬天,就放不住,人們便把它腌成“酸菜”,在東北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腌一些;白肉,就是五花肉;血腸,是把豬血加入其他作料灌進腸衣煮制而成的。酸菜切成細絲,飛刀切出整齊的白肉和血腸,也是大火狂燉。如果用來下飯,多擱點鹽,如果直接把菜當飯吃,少擱點鹽即可。
白肉血腸選料考究、制作精細、調料味美;白肉肥而不膩、肉爛醇香、血腸明亮、鮮美細嫩;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四溢,鮮嫩爽口,十分美味。
白肉血腸名聞東北的地方菜。以豬肉、血腸為主要原料,吃起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血腸脆嫩綿軟,熱湯鮮香味醇,作料五味俱全,膾炙人口,馳譽吉林食苑已有幾百年歷史。
材料
主料:豬肋條肉(五花肉)(1000克) 豬大腸(1000克) 豬血(1000克)酸白菜(250克)
白肉血腸調料:砂仁(8克) 桂皮(8克) 鹽(50克) 肉豆蔻(8克) 丁香(8克) 味精(5克)醬油(20克) 辣椒油(15克)腐乳(紅)(20克) 大蒜(15克) 蝦油(10克) 香油(10克) 香菜(15克)
制作過程
1、帶皮豬五花肉皮朝下用明火把皮燒焦,在溫水中泡半個小時取,刮凈焦皮,下開水鍋中煮開后,用小火白肉血腸煮透,趁熱抽去肋骨,晾涼后切薄片裝盤。
2、豬肥腸治凈,皮朝內翻出,一頭扎緊。
3、鮮豬血澄清,上部血清加1/4清水、鹽、味精及用砂仁、桂皮、企邊桂、紫蔻、丁香合制的調料面攪勻,倒入豬腸中,扎緊封口,下開水鍋用小火煮至浮出,撈出晾涼切片,下水鍋中焯透撈如湯碗只,加蔥花、姜絲、味精等調料及肉湯,隨白肉一同上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