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牛首山簡介

    2021-10-03    南京   

    牛首山是中國佛教名山,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是佛教牛頭禪宗的開教處和發(fā)祥地,因山頂南北雙峰似牛角而得名。

    牛首山由牛首山、祖堂山、隱龍山等諸多大小山組成,屬于寧鎮(zhèn)丘陵西段南支,山周圍有感應泉、虎跑泉、文殊洞等自然景觀,及宏覺寺、弘覺寺塔、鄭和墓和抗金故壘等人文景觀。

    牛首山

    歷史沿革

    牛首山是一座佛教名山。梁代高僧寶志和尚曾對宋明帝說,牛首山是文殊菩薩的冬宮,相傳文殊菩薩曾領一萬菩薩冬居于此;牛首山的第一座寺廟佛窟寺也修建于梁代(司空徐度);唐代時,牛首山曾與西北之清涼、西南之峨嵋并稱為佛教三大道場。幽棲寺始建于南朝劉宋大明三年(459年),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早期著名廟宇;梁朝天監(jiān)二年(503年)司空徐度初建佛窟寺,南唐后主李煜更名為弘覺寺;唐代宗“曾夢牛首山辟支佛來見,”故有辟支塔。唐代,被譽為“東夏之達摩”的法融禪師在牛首山創(chuàng)立了牛頭禪宗,古稱“江表牛頭”,牛頭禪宗的創(chuàng)立使印度禪真正蛻變?yōu)橹腥A禪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印順法師的《中國禪宗史》中認為法融才是真正中國禪的建造者,“才是中華禪的根源”。

    牛首勝景

    2012年,經宗教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以及佛教和文物界研究同意,確定在牛首山文化旅游區(qū)建地宮安奉佛頂骨舍利。牛首山核心區(qū)設計理念為補天闕、修圣道、藏地宮、現(xiàn)雙塔、興佛寺、弘文化,以“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遺產,再現(xiàn)當代建筑藝術新景觀”為目標。2012年9月16日,牛首山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15年10月27日,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迎請供奉至牛首山佛頂宮內,牛首山文化旅游區(qū)正式開園。

    佛頂骨舍利的盛世重光,既甘霖普被,更給力天闕。巍峨雄壯的佛頂宮,高聳入云的佛頂塔,靜謐藏幽的佛頂寺,連同散發(fā)著自然禪趣的牛頭禪文化園,聯(lián)袂呈現(xiàn)了一個“佛頂重光,昌明中外;牛頭一脈,融貫古今”的“佛頂圣境”。而安奉于佛頂宮的佛頂骨舍利更時時為國運昌隆、民族復興默默加持!

    地理環(huán)境

    牛首山又名天闕山,是金陵四大名勝之一,因山頂東西雙峰形似牛頭雙角而得名。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牛首山風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譽,古有牛首煙嵐、獻花清興、祖堂振錫等金陵美景,還遺存了很多歷史古跡,如岳飛抗金故壘、摩崖石刻、弘覺寺塔、鄭和文化園等,吸引無數(shù)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在此修身養(yǎng)性、品茗作賦,留下詩詞400多首。

    牛首山山脈,屬寧鎮(zhèn)山脈西段三個中的南分支,屬沿江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山體多為三迭系黃馬青組砂巖。

    牛首山地區(qū)共有高等植物618種(含種下等級),隸屬136科399屬,其中蕨類植物10科12屬15種,裸子植物6科14屬18種,被子植物120科373屬585種,雙子葉植物101科309屬499種,單子葉植物19科64屬86種。按植物性狀統(tǒng)計,木本維管束植物有238種,草本植物有300種,藤本植物有80種。

    牛首山地區(qū)蕨類植物有10科12屬15種。在種的分布上,以北溫帶分布、泛熱帶分布為主,說明牛首山地區(qū)蕨類植物具有熱帶向亞熱帶、溫帶過渡的性質。

    牛首山地區(qū)種子植物區(qū)系科的組成:牛首山地區(qū)共有種子植物126科,其中裸子植物6科,被子植物120科。含20個以上屬的大科有3個。具首位的為菊科,有30屬40種;其次為禾本科,有29屬37種,豆科有26屬39種。

    牛首山地區(qū)種子植物區(qū)系屬的組成:牛首山地區(qū)共有種子植物387屬。從屬的數(shù)量來看,北溫帶分布類型和泛熱帶分布類型并列第一,均為70屬,世界分布46屬,居第三位,東亞分布38屬,居第四位,舊世界溫帶分布30屬,居第五位。屬于熱帶范疇的有109屬,屬于溫帶范疇的有121屬。因此,牛首山地區(qū)植物區(qū)系應屬溫帶和熱帶成分組成,地中海成分也有出現(xiàn),但為數(shù)較少。

    牛首山地區(qū)植物區(qū)系與周邊地區(qū)植物區(qū)系的關系:在屬的相似性上,牛首山與幕府山的相似性最大,與黃山的相似性最小,而在種的相似性上,牛首山與鐵山寺的相似性最大,與黃山的相似性最小,這與牛首山與各植物區(qū)系之間的地理距離基本上是一致的。該區(qū)主要植被調查結果表明該地區(qū)主要植被由針葉林、闊葉林、山頂灌叢、竹林組成。

    園林植物應用中,牛首山植物可作地被的野生植物資源有155種,隸屬45科87屬?勺餍械罉涞挠80種,隸屬35科61屬?勺骶G籬的有50種,隸屬23科37屬。可作垂直綠化的有77種,隸屬23科46屬?勺魇覂扔^賞植物的有140種,隸屬56科99屬。其他經濟類的野生植物分為食用類、纖維植物類、油脂及芳香類、藥用植物類四大類。

    山體原狀

    牛首山海拔242.9米,因為東、西峰對峙的形狀像牛頭雙角而得名,民間又叫牛頭山,牛首山上只留下了東峰,西峰的山體在1937-1958期間受到了兩次破壞性的鐵礦開采,形成了一個60多米深的礦坑。

    主要景區(qū)

    古金陵四十八景中,牛首山獨占三景,分別是牛首煙嵐、獻花清興和祖堂振錫。

    祖堂振錫

    明代以前,祖堂山也屬于牛首山脈。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祖堂振錫就發(fā)生在那里,祖堂山原名幽棲山,因為山上建有幽棲寺而得名,唐代法融禪師就是在那里得道,并且開創(chuàng)了牛頭禪宗,成為牛頭禪的第一祖師,因此幽棲山更名為祖堂山。振錫的意思是僧人持錫杖出行,錫杖頭有裝飾環(huán),拄杖行動時裝飾環(huán)振動有聲,所以叫振錫。祖堂振錫所描繪的是當時佛教盛行,僧人眾多的場景。

    獻花清興

    祖堂山上的黃色建筑所在的那片區(qū)域叫獻花巖。傳說唐代貞觀年間,法融禪師在獻花巖下講《法華經》,冰天雪地中竟然生長出燦如金色的鮮花,天空中突然出現(xiàn)百鳥翔集,銜花來獻,這就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獻花清興”。2008年,這個傳說被江寧區(qū)政府列入江寧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

    牛首煙嵐

    在牛首山的東峰西峰之間可以看到“牛首煙嵐”!芭J谉煃埂泵枥L的是山間云霧繚繞、山谷幽深的美麗景象。民間對形成牛首煙嵐的原因有兩種說法:一是說與牛首山的氣候有關,牛首山常年多雨,特別是春季和秋季,雨量不大,煙雨朦朧,彌漫著山谷,煙嵐在山峰間飄來蕩去,形成了幽靜深邃的景象,好比人間仙境(兩個山峰極象兩個久別重逢的戀人,相擁而立);另一種是說當時牛首山寺廟繁多,香火旺盛,“牛首煙嵐”其實是青煙裊裊升起的奇妙景象,剛好與牛首山的佛禪意趣相融合。

    佛頂宮

    作為佛頂圣境區(qū)的核心之一,佛頂宮坐落于牛首山西峰之處,建基于歷史遺留礦坑之上,總建筑面積約13.6萬平方米,與佛頂塔共同構成牛首西峰新景象,與牛首東峰遙相呼應,再現(xiàn)牛首“雙峰雙闕”并峙的宏偉盛景。整個佛頂宮以佛祖頂骨舍利供奉為主題,外部分為大穹頂和小穹頂兩個部分,寓意外供養(yǎng)和內供養(yǎng)。大穹頂形如佛祖袈裟覆蓋在小穹頂之上,象征著佛祖的無量加持;小穹頂下部為蓮花寶座造型,上部為摩尼寶珠造型,上下結合形成“蓮花托珍寶”的神圣意象。

    佛頂宮內部由地上部分的禪境大觀和地下部分的地宮構成,其中地宮分為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宮兩個空間。整個佛頂宮不僅是珍藏佛頂骨舍利、接受信眾瞻禮參拜的主要場所,還是將舍利文化、世界佛禪文化以各種藝術手法集中呈現(xiàn)的文化展陳場所,其中匯集了全國宗教界、藝術界、建筑界的一流專家團隊,旨在實現(xiàn)“世界佛教文化新遺產,當代建筑藝術新景觀”的宏偉目標。

    佛頂塔

    佛頂塔是佛頂圣境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高度約88米,建筑面積5065平方米,九級四面,與明代弘覺寺塔相為呼應,重現(xiàn)歷史上牛首山“雙塔”的恢弘格局。塔內供奉一尊毗盧遮那佛坐像,置有一口仿唐式全銅鑄金剛鐘,還有各種經藏展示。整個佛頂塔造型宏偉,盡顯唐風古韻,登塔望遠,可盡收牛首山四季美景。

    佛頂寺

    佛頂寺位于牛首山主峰西南側,坐西朝東,占地面積35.6畝,總建筑面積10549平方米。整體建筑群依山造勢,寺院佛殿建筑以中軸線貫穿對稱布局。佛頂寺建筑群沿襲古代宗教建筑禮制——佛院的伽藍七堂之制,秉承唐代建筑風格,按功能劃分為禮佛、弘法、齋堂、僧寮、茶苑5個區(qū)域。

    牛頭禪文化園

    牛頭禪文化園位于牛首山東峰南側山腰,以傳承法融禪師的牛頭禪宗文化為核心,保留弘覺寺塔、摩崖石刻等歷史遺存。采用傳統(tǒng)江南園林風格木結構建筑,單體建筑以榫卯結構顯唐風古建風格。其景觀載體通過文字、光影、石頭、花木等藝術表現(xiàn)形式,傳達“空”“本”“幽”“簡”的禪意內涵。

    弘覺寺塔位于牛首山東峰南坡,塔高38.49米,七級八面,是南京地區(qū)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座仿木結構的磚塔。。始建于唐大歷九年(774年),相傳是唐代宗李豫為“感夢而筑”后毀,現(xiàn)塔身為明初重建。1956年弘覺寺塔的地宮里出土了鎏金喇嘛塔(是南京博物院的鎮(zhèn)院之寶之一),玉瓶、金睡佛、青瓷罐等國家一級文物,現(xiàn)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在塔的第三至第七層,有70多條題記,最早的是明正統(tǒng)五年(1440年)題。此塔歷經兵燹,明代重修,為南京地區(qū)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座磚塔。1997年按原有風貌修復,千年古塔得意重現(xiàn)雄姿。2002年弘覺寺塔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明代摩崖石刻,位于牛首山東峰兜率巖北崖,距離弘覺寺塔約一百米,旁邊是羅漢泉。石刻整體呈“幾”字形,三面巖石南北長11.5m,東西寬5.8-8m,中間圍合成約77平方米的平地空間。崖壁上共開鑿5個佛龕,北壁3個,東壁2個,共有133尊雕像。

    鄭和文化園

    鄭和文化園,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的墓冢。從永樂3年到宣德8年,鄭和7下西洋,歷盡艱險,與沿岸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締結邦交,促進友誼。死后賜葬于牛首山。

    岳飛抗金故壘

    南宋建炎四年(1130)四月,金兀術率金軍逼近建康,岳飛在牛首山設伏,構筑石壘,大敗金兀術大軍。岳飛抗金故壘,就是岳飛大戰(zhàn)于牛首山時用赤褐色石塊壘成的圍墻,圍墻底寬0.5米,高約1.5米,蜿蜒起伏,高低錯落。只保留下一段200米長的石壘遺址。

    隱龍湖

    隱龍湖原名八畝塘。在民間,隱龍湖還是自然的天氣預報員,據(jù)說每當湖面上起霧,就預示著要下雨。隱龍湖的周圍修建了一條環(huán)湖路,游客可以在這條路上環(huán)湖步行。廣場周圍種植了黑麥草和果嶺草,交替生長、四季常青。

    禪林路景觀區(qū)

    禪林路全長3.7公里,是一條生態(tài)游線,涵蓋多個生態(tài)景觀區(qū),景色優(yōu)美,是游客們體驗自然,呼吸新鮮空氣,放松身心的天然氧吧。

    歷史人文

    南唐烈祖李昪在政務空閑之際,常來此山游賞,中主李璟也多次來此禮懺拜佛,南唐二陵李昪、李璟之墓即葬于此,后主李煜更在此處大興土木,造寺千間;牛首雙峰之上昭明太子飲馬池、東峰山坡岳飛牛首山大捷留下的抗金故壘也隱約可見;曾經七下西洋、開辟海上絲綢之路、帶回佛牙舍利的鄭和也曾在這里建寺立愿,死后賜葬于牛首山西南側;民國學者、教育家三江學堂學監(jiān)李瑞清也墓葬于此;古代很多的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都喜歡在牛首山修身養(yǎng)性,踏青品茗,他們在牛首山留下的詩詞多達400多首,如今,都被牛首山文化旅游區(qū)收錄在了《牛首山詩詞》這本書里。

    近年,世界佛教界至高圣物——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于南京盛世重光,經宗教界、文化界、文物界研究同意,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牛首山文化旅游區(qū),長期供奉佛頂骨舍利。牛首山文化旅游區(qū)以“補天闕、藏地宮、修圣道、現(xiàn)雙塔、興佛寺、弘文化”為核心設計理念,全面保護牛首山歷史文化遺存,修復牛首山自然生態(tài)景觀,利用原有礦坑建地宮,長期供奉佛頂骨舍利。整個文化旅游區(qū)涵蓋佛頂圣境、寶相獻花、隱龍禪谷、謐境禪林、天闕小鎮(zhèn)五大功能區(qū),致力于打造融佛禪文化、金陵文化、生態(tài)景觀為一體的生態(tài)勝景、文化圣境、休閑勝地。

    旅游信息

    交通信息

    外部交通

    1.1飛機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位于牛首山文化旅游區(qū)東南方向,距離約三十公里,抵達機場后可選擇乘坐地鐵、機場大巴、出租車前往景區(qū)。

    (1)自機場乘坐地鐵S1號線(機場線),約30分鐘到達佛城西路站,出站后沿佛城西路步行15至20分鐘,分鐘或轉乘公交154路至景區(qū)東入口游客中心。

    (2)自機場乘坐機場大巴至翠屏山賓館站,轉乘出租車前往。

    (3)自機場直接乘坐出租車,約30分鐘可到達景區(qū)。

    1.2火車(動車、高鐵)

    南京有南京火車站和南京南站兩大鐵路客運樞紐,各地游客均可乘坐普鐵、動車、高鐵直達南京。

    (1)南京火車站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與牛首山距離約二十公里。自南京火車站乘坐地鐵1號線,約30分鐘到達軟件大道站,出站后轉乘公交154路至牛首山風景區(qū)東站下,到達牛首山東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2)南京南站位于南京市南部新城核心區(qū),與牛首山距離約十公里。自南京南站乘坐地鐵S1號線,約10分鐘到達佛城西路站,出站沿佛城西路后步行15至20分鐘或轉乘公交154路至牛首山風景區(qū)東站下,到達牛首山東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1.3輪船

    (1)南京中山碼頭(用于市民過江)位于南京市下關區(qū),與牛首山直線距離約三十公里。自碼頭乘坐公交31路至鼓樓站,換乘地鐵1號線,自鼓樓站進站乘坐,約30分鐘到達軟件大道站,出站后轉乘公交154路至牛首山風景區(qū)東站下,到達牛首山東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2)五馬渡游輪碼頭位于南京市棲霞區(qū),與牛首山直線距離約三十五公里。自碼頭乘坐公交307路至上元門站,轉乘公交1路至玄武湖隧道站,換乘地鐵1號線,自新模范馬路站進站乘坐,約25分鐘到達軟件大道站,出站后轉乘公交154路至牛首山風景區(qū)東站下,到達牛首山東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1.4長途汽車

    (1)南京汽車客運總站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毗鄰南京火車站,自地鐵南京站站乘坐1號線,約30分鐘到達軟件大道站,出站后轉乘公交154路至牛首山風景區(qū)東站下,到達牛首山東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2)南京汽車客運南站位于南京市南部新城核心區(qū),毗鄰南京南站,自地鐵南京南站站乘坐S1號線,約10分鐘到達佛城西路站,出站后轉乘公交154路至牛首山風景區(qū)東站下,到達牛首山東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3)南京長途汽車北站位于南京市浦口區(qū),自橋北客運站乘坐D2路至中山北路 鼓樓站,轉乘地鐵1號線,約30分鐘到達軟件大道站,出站后轉乘公交154路至牛首山風景區(qū)東站下,到達牛首山東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4)南京江寧汽車客運站位于江寧區(qū)境內,乘坐829路、851路轉乘853路,或乘坐768路轉乘154路,均可到達景區(qū)。

    1.5區(qū)內公交

    南京市內可到達景區(qū)的公交線路有:154、155、111、105、180、712、853路

    乘坐S1號線到達佛城西路站,出站后向西沿佛城西路步行15至20分鐘或轉乘公交154路至牛首山風景區(qū)東站下,到達東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1.6自駕路線

    上海、蘇南方向:滬蓉高速(G42)—繞城高速—寧丹大道

    蘇中方向:滬陜高速(G40)—長深高速—繞城高速—寧丹大道

    蘇北方向:長深高速(G25)—南京二橋—繞城高速—寧丹大道

    浙江方向:寧杭高速(G25)—繞城高速—寧丹大道

    安徽(合肥)方向:寧合高速(G42)—繞城高速—寧丹大道

    安徽(馬鞍山、蕪湖)方向:寧蕪高速(G4211)—繞城高速—寧丹大道

    內部交通

    景區(qū)內交通方式主要為電動中巴班車,票價為20元/人,一票制,當日有效;

    東線:游客從東入口入園,在牛首東站→佛頂寺站→天闕東站→天闕西站→隱龍湖站→返回牛首東站

    西線:牛首西站→三寶站→天闕西站(來回往返)

    服務配套

    餐飲

    在東入口游客中心、佛頂宮主要以素食餐飲、特色小吃、咖啡、甜點為主,世凹桃源以農家樂為主。

    商業(yè)配套

    景區(qū)引入餐飲品牌有梁武素食、一福一廚、司米特、喝吧、華夫班特、鮮芋仙、星巴克、哈根達斯;旅游紀念品品牌有如是觀、一念七寶、牛首煙嵐禪茶院。另外,牛首山文創(chuàng)公司“遇見牛首山”品牌,包含牛首手信館、小禪屋、牛首驛站,其中品類繁多,包含牛小禪系列產品種類、法融系列產品種類、虎鳳蝶系列產品種類、佛頂系列產品種類。

    導游導覽

    景區(qū)提供三種導游服務形式:

    方式一、掃描二維碼下載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可免費享受自助語音講解。

    方式二、可在東入口游客中心、佛頂圣境入口、佛頂宮請人工講解員。

    方式三、可在佛頂宮租賃自助導覽器進行自助游覽。

    相關文章
    熱點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