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行政區(qū)域劃分,據史書記載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雍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此后,九州所代表的是中華大地。
驛站,自秦朝始有,是官府設在通往各地路上為官史、郵差而設的客棧,并具有換馬和補給功能的設施。
而我們的九州驛站是建立在原始自然中,并有著中華文化特征的宿營地,可喻作為人生旅途的歇息點和出發(fā)點,是苦樂人生、漂泊人生、奮斗人生、幸福人生等種種聚散離合的象征,它自遠古走來,再現于當今盛世凡囂,立意為忙碌的現代人提供一處休閑養(yǎng)憩之所。
漫話驛站
驛站,是古代歷朝歷代設立在州縣之間的驛道上,為往來的郵差、公差提供臨時食宿和馬匹換乘的場所。宋代人著的《五經總要》中曾提到過唐代的營州道上所設的驛站:“因受(今朝陽市)東百八十里,九遞至燕郡城(今義縣),自燕郡城東行,經汝羅守捉(今北鎮(zhèn)),渡遼河十七驛至安東都護府(今遼陽市)約五百里”。到了遼代,中京大定府至東京遼陽府之間設了驛站,有十四處驛館。到金代時,則在上京會寧府至燕京之間,沿遼西傍海道設置了驛站。到了元朝,由于疆域遼闊,發(fā)展交通,強化了驛站制度,這也成為它鞏固政權的重要手段,這時驛站也叫“站赤”,實際“站赤”是蒙古語驛站的譯音。
到了明代除開通沈陽至旅順的驛站外,在其它干線道路上均設置了驛站。另外還設立了遞運所,這些獨立的驛站,專門從事貨物運輸的組織,其主要任務是預付國家的軍需、貢賦和賞賜之物。
清順治帝入關后,建都于北京,稱原來的都城盛京為留都。盛京驛站也與其他省不同。驛站分驛、站、鋪三部分,驛是官府接待賓客和安排官府物資的運輸組織,站是傳遞重要文書和軍事情報的組織,鋪由地方廳、州、縣政府領導,負責公文、信函的傳遞。
創(chuàng)立
九州驛站作為驛道文化的承傳者,順著這一脈搏的延動,借古人之妙,應現代社會生活形態(tài)所需,于二零零五年開始建立英德天門溝驛站。驛站強調自然文化中融入現代休閑文化,尤其是原始居所風格與現代家居的結合。所有設施均起源于古代人文居所,體現出千年中華養(yǎng)生文化精髓,彰顯屬地文化、標榜個性。天門溝驛站作為現代九州驛站的前置,亦為廣東境內樞紐性、標榜性的驛站,在為現代都市人重返自然的驛道上承擔著旅途歇息、安全保障、迷途指引的大任,并希望通過本站的建設運營,承前啟后,在九州大地上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的歇憩站,為所有熱愛自然的人士提供各具地方風情的身心靈驛站。
二零一三年,九州驛站進入了新的跨越階段,英德天門溝站歷時九年的建設運營后,于天門溝以西十三公里處、風光秀麗、寧靜安逸的波羅鎮(zhèn)孔屋村建立了以公益、自助為前提的首個分站——孔屋分驛站,這是九州驛站對前路的探索和品牌連鎖運營實踐的開端,從孔屋分驛站開始,將實踐全新的鄉(xiāng)村旅游方式、新農村生態(tài)建筑、長效性農村扶貧方式以及通過無人收費的方式倡導社會誠信。
九州驛站架構
九州驛站未來的布局架構為,省級總驛——地區(qū)總驛——縣級分驛——村鎮(zhèn)分驛,已建成的英德天門溝站為廣東省總驛兼粵中地區(qū)總驛,東鄰翁源、新豐、南連佛岡、清新,西與陽山交界,北同乳源、曲江接壤,
現在天門溝總驛的周邊地區(qū),選擇自然風光優(yōu)美、農耕文化保留較好的村鎮(zhèn),建設一系列分驛,波羅鎮(zhèn)作為第一批試點區(qū)域,已在孔屋村建成孔屋分驛,村鎮(zhèn)級分驛包含公驛與私驛兩種形式,公驛的營收主要用于當地農村的公益扶貧建設,私驛則用于商業(yè)運營。
英德天門溝
天門溝站簡介
英德天門溝站源于盛唐時期嶺南府至西京驛道上的堯山站,興建于公元二零零五年,二零零六年十月正式運營。
這里東經113度、北緯24.5度,南有沖積平原浛洸古鎮(zhèn),北有廣袤的原始森林,頭頂高達千米的英德大峽谷、乳源大峽谷,身處周圍是由2000多種珍稀動植物組成的完整生態(tài)鏈,呼吸到的是純凈的空氣,所飲到的更是未經污染、千層砂礫巖過慮的清泉,這里冬暖夏涼、四季常綠,流水瀑布終年不息,移步皆景,因而成就了作為養(yǎng)生度假最為重要的基礎地理氣候條件,因此終將成就九州驛站以自然為基本的特征。
站內分區(qū)
站內設有四大功能區(qū):
驛站區(qū):為您出行生活提供服務;
住宿區(qū):設有驛站農莊、樹屋村、避暑山莊,這里可享受多樣化住宿環(huán)境,體驗農耕生活、樹屋和樹上私家泡池,炎炎夏季在此度假避暑;
湯泉養(yǎng)生保健區(qū):分為樹上湯泉區(qū)、滑水SPA區(qū)、中醫(yī)理療區(qū),享受自然的同時,調理身體,從冬到夏豐富的活動內容;
天門溝景區(qū):純生態(tài)體驗區(qū),有九站一廊自然風光,原始野趣的攀爬步道,并已開始建設從天門溝口到第六站的觀光纜車,登上山頂不再艱難。
九州驛站天門溝站開業(yè)以來以其個性化、人性化的特征得到了行業(yè)的認可和游人的口碑,先后評為國家3A級景區(qū)、廣東省森林生態(tài)旅游示范基地,成為廣東省溫泉行業(yè)協(xié)會會員單位、清遠市書畫家創(chuàng)作基地、廣州大學實習基地、廣州美術學院實習基地,F正全力創(chuàng)建國家4A級景區(qū)。我們希望,在不斷完善自我的基礎上,通過更多廣泛的對外交流合作,共同創(chuàng)建有深度有內涵、包容性強的九州驛站文化,為九州驛站遍及九州奠定堅實的基礎。
樹上湯泉
天門溝樹上湯泉區(qū),地處古老的堯山腳下原始森林中,其地層有著豐富的地熱資源,水體純凈,是極其珍貴的小分子團天然活性軟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溫泉藥浴的藥材均選自本地堯山,根植于原始森林,不受任何現代工業(yè)污染,純原生態(tài)下生長而成,盡享大自然神奇恩賜。
享受泡溫泉帶來的健康,并不完全是溫泉水藥效可以成就,更重要的應是泡溫泉過程與周邊環(huán)境的融匯而帶來的精神感官效果所決定。就如眼前的樹上溫泉一樣,人在曠野無邊的森林中,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在溫泉蒸汽微霧的飄逸中,欣賞七色的彩虹,必能達到身、心、靈的最大康復。
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野藤飛繞,蟲鳴鳥唱,松鼠飛躍,將身與心毫無保留的交給自然。舀一瓢萬般柔情的溫泉水,潤澤身體的每一個毛孔,身體與自然水乳相融。只需靜靜的享受,在這曠美的天地間,一切無需多言。
樹上滑水樂園
穿過樹上湯泉,一條空中索道將引領你來到古樹迷宮之中,沿著樹上滑水道一瀉到底,然后滑落到一個巨大的泉水泳池,個中感覺暢快淋漓、悠然自得。
樹屋村
樹屋村,上古人類的家,是我們人類祖先還未步出森林前賴以遮風擋雨、防御野獸侵犯的窩。如今,九州驛站的樹屋村,在還原古人類居住文化的特征上,融入了現代的養(yǎng)生休閑文化而成為驛站的重要特征。身處樹屋村,最能感動人的除了古樸而又獨特的住宿設施外,感覺更多的是茂盛森林里的原始氣息和土地的芳香,與隔窗相望的雀鳥、昆蟲、松鼠等生命為伴才是建造樹屋、入住樹屋的真正意義。
入住的客人大多來自于都市,他們拋開世俗的喧囂,回歸自我,快樂之情溢于言表。盡管屋村內配有現代無線網絡和電視,有的還裝有空調,人們還是不自覺地走出屋外,無論相識與否,都會相聚一起追憶過往的歲月,玩童年的游戲,或細聚家常、談古論今,仿佛回到遠古的年代,無憂無慮,敞開心扉,盡顯赤子的天性。依山就勢,隨坡而造,隨意取景,將自然環(huán)境樹屋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構成完美的功能空間和藝術化的怡情人居。褪去世俗之氣,借古人之道,應和典雅情調,在山林魅影之中,看滿目蔥蘢的綠,聽溪泉潺潺清音,淺嘗杯中香茗……
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位于天門溝入口處的左側,與樹屋村隔溝相望。盛夏時節(jié)來過天門溝的賓客都能感受到這里的清涼,因此為了彰顯氣候特色而命名這一建筑。 山莊依山而建,座西向東,上有流水瀑布,下有田園景色,外形古樸與周邊環(huán)境相融,內溢現代氣息而求簡潔。三層土石木混合建筑,其中二、三層為客房共41間,底層是閉關養(yǎng)生房,用于身心修煉。
門前有一不大的沙土地坪,每逢清晨或夕陽西下是最佳的活動場所。而沿天門溝邊設置的風情酒吧則是晚間最好的相聚處,或一壺清茗、或一杯小酒、或一盤棋牌,無需曾經相識,無論男女老少都可盡在談笑間共享山中之樂。 沙坪之上,懸崖之下是在建的山水泳池。泳池呈3級建筑,由下至上分為成人、少年、兒童泳池,其中少年兒童兩級完全置于森林中,流水瀑布凌空而下,甚是一個夏日清涼世界。成人泳池沿四周建有2米寬的茅草走廊,廊中設有休閑歇息躺椅用于泳中休息。
驛站農莊
驛站農莊,一洼菜地、一間小屋、一張大床、一張茶臺、兩張小凳和幾盞燈籠,盡管不如大賓館客棧的舒適,卻有時刻相伴的土地和無邊的曠野。適宜久居城市,渴望回歸土地的人群。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帶上孩子,陪著愛人,一同感受農耕的樂趣。
在孩子的歡聲笑語中,將心情放飛到自然深處。郁郁蔥蔥的有機蔬菜、豐收的果實,也是帶給親朋好友的最佳禮物。 天門溝驛站內的驛站農莊,可喻作現實版的開心農場 ,讓有志于土地的都市人類獲得耕作的體驗,給耕作土地者帶來真實的豐收喜悅;讓偷菜者感受到“共產主義”帶來的美好生活情景,給所有農場的主人在深情的土地上共同勞作,和諧共處,成果互換的快樂時光。
天門溝景區(qū)
天門溝位于堯山的西部(又稱堯西,地屬英德石牯塘鎮(zhèn)),公元2000年就劃入石門臺自然保護區(qū)的實驗區(qū)域,與周邊200多平方公里的群山一道正在成為省內面積最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天門溝全程6000余米分九站一廊,即一至九站和水石長廊,源高1000余米,屬V形高山大峽谷,全溝4大落差、百余級流水瀑布,長5000余米,拾萬步梯,沿途森林覆蓋直抵溝頂,所到之處均能呼吸到飽滿的負離子空氣。當中數水和石奇美,水為清澈透明、甘甜潤澤之水,石為水晶或丹紅之石,水石交融,琦漣頓生!奇美中又見自天門而下之飛瀑,故名天門飛瀑,垂直單級落差達136米之巨,為全省之冠!天門上婉轉1500米之水石長廊,更是如同仙境,錦潭無數、泉流不息。相傳,凡人只要跨越天門,趟過水石長廊,洗盡凡塵即可成仙。
即將建成的天門溝觀光纜車,將能帶你飽覽整個天門溝的原始風光,不再需要數小時的辛苦攀爬,離開天門溝時也不再有不能登頂的遺憾。
驛站講堂
驛站書院中央大堂之上設有講臺、投影幕、黑板、書架;講臺之下為中央按摩浴池(現代版華清池、可閉合),用木板閉合后即形成一個寬12米、深10米的大堂,大堂可根據功能需要而選擇設施配置,分別有用于教學的古書案、小板橙、小行椅,用于書畫的畫臺、9.2米畫壁,用于傳統(tǒng)禮儀、舞蹈、瑜珈、太極等活動的地氈。
開會不一定要在禮堂,正如賞景不一定要去公園。 有這樣一個地方,既可以有秀美山色大飽眼福,溪水潺潺,清風拂面,又可以在愉悅的心境下,將工作縱情于山水。
餐飲美食
進入九州驛站英德天門溝站的大門,一座古色古香的木制大堂粗獷而寧靜的出現在眼前,四周走廊屋梁上懸掛的紅色燈籠充滿了中國文化韻味,仿佛回到了古代的原始驛站,這就是九州驛站的標志性公共建筑——牌樓。它兼?zhèn)淞擞慰椭行暮筒惋嫷榷喾N功能,可容納數百人同時用餐。
九州驛站的飲食文化在這里表露無遺,最能體現的是山野味道,菜肴均產自堯山本地或驛站的農場,因此,食物的安全性極高,強調的是食物的原汁原味,農家山野特色。 大飯?zhí)玫摹按蟆敝饕w現在大餐廳空間、大圓桌、大碗菜、大鍋飯以及服務人員熱情洋溢的大聲招待。用餐于此,一切都是原生態(tài),連心情都會在不經意間輕松了起來。周末或是節(jié)假日,攜親伴友,圍上一桌,品味自然生態(tài)美食,談笑間,快樂悄然定格。
康復養(yǎng)生
關于瑤藥
瑤藥,中國的瑤藥,瑤族的瑤藥,瑤藥泡浴,瑤藥養(yǎng)生,瑤藥種類繁多,據調查所用品種達1236種,其中最常用的是“五虎”、“九!、“十八鉆”、“七十二風”共104種,對于藥的分類有其獨特的民族特點。
瑤醫(yī)根據藥物性能結合長期的臨床實踐,對具體某一種藥,除了按其性分為溫、熱、寒、
涼、平性外,還按藥物功效分為風藥及打藥。其中又有“溫熱藥”、“寒涼藥”之分。
瑤藥的作用
瑤藥的藥味可分為苦、甜、麻、酸、錐、辣、澀、淡等八種,分別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功效。有諺語為證,如“形態(tài)識別須多認,常用五味要弄通,散氣濃能解表,辛香止痛治蛇蟲,苦能解毒兼清熱,咸寒降下把堅攻,味淡多為利水藥,甘溫健脾補中宮,酸味固濕兼收斂,性味精研用不窮,若要發(fā)揮藥永效,辨病識藥第一功”。
瑤藥可根據不同的配方有著以下不同的功效:舒筋活絡、跌打風濕、肩頸疼痛、骨質增生、驅風散瘀、女性修復、排毒養(yǎng)顏、美白淡斑、手腳冰冷、減肥降脂、乳房護理、香體潤膚、陰陽平衡、扶正固本。
中醫(yī)理療
理療是通過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體,產生有利的反應,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也是康復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過人體局部直接作用,和對神經、體液的間接作用引起人體反應,從而調整了血液循環(huán),加快了新陳代謝,促進對細胞組織的修復,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過程,達到治病目的。
中醫(yī)理療主要科目
按摩、推拿、足療、冷熱療法、刮痧、溫灸、針灸、撥火罐。
中醫(yī)理療的主要作用
中醫(yī)理療以防病為先,強調標本兼治。主要作用于人體經絡的暢通。對舒肋活絡、驅風祛濕 、各種痛癥、減肥降脂、排毒養(yǎng)顏,以及治療便秘、高血壓、糖尿病、健脾養(yǎng)胃、卵巢保養(yǎng)、腰肌勞損、腎部養(yǎng)護有著顯著作用。對久治不愈的疑難雜癥也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醫(yī)藥浴
藥浴,屬中醫(yī)常用的外治法之一, 是中國醫(y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選配適當的中草藥,利用經煮沸后產生的蒸汽熏蒸,或藥物煎湯取液進行全身或局部洗。ㄈ缛砼菰、足浴、手臂浴、面浴、目浴)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醫(yī)藥浴的主要作用
藥浴作用機理概而言之,系藥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處,并經吸收,循行經絡血脈,內達臟腑,由表及里,因而產生效應。藥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驅風散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平衡陰陽、協(xié)調臟腑、通行氣血、濡養(yǎng)全身等養(yǎng)生功效,F代藥理也證實,藥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強肌膚的彈性和活力。
九州驛站的理療與瑤藥浴
九州驛站在傳承中醫(yī)理論的基礎上,與眾不同的是以堯山純正瑤藥為基礎藥,理療與藥浴都是在飽氧飽負離子場中進行,從而達到效果倍增的作用。
特色購物
不老泉水
不老泉:源于天門溝第三站,經自動灌裝而成。因其活性強(俗稱五角水)、硬度低(8~20)、恒溫恒量、永不沽竭、久置如新而得名。經多年反復檢驗富含鉀、鈉、鈣、鎂、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其中鎂鈣比值接近飽和狀態(tài),據科學文獻記載表明,當水體鎂鈣比值達到0.35時,對人體結石就會產生抑制,而不老泉水該項指標接近1.0,因此對預防和化解結石將有著很好的作用。此外,由于其PH接近中性,因此口感特別清甜,又由于其硬度低(達到軟水值),用于煲湯和藥性輸出,以及美容化裝水有著強大的功能。
山野特產
驛站內設有多處特產專賣店,所售商品均來自本地堯山的深山老林,其中最為名貴稀有的是堯山靈芝、堯山香菇、堯山蜂蜜、堯山蜂酒、驛站土雞等以及天門溝內的不老泉水通過現代化灌裝工藝包裝而成的“憶水坊”飲用天然水。
孔屋分驛
孔屋分驛簡介
孔屋分驛是九州驛站遍及九州戰(zhàn)略里的第一個試點。它設立在村野靜美的英德市波羅鎮(zhèn)孔屋村,距中心城巿100公里余,沿廣樂高速而來可見綿延無盡的野外風光,入境英徳后,往天門溝行走則是國省縣道交替,地貌景觀變幻無常、如詩如畫。途至天門溝總驛再往乳源方向行走13公里, 經過孔屋村前2公里的鄉(xiāng)村小道,陣陣原野氣息撲面而來,山巒、鄉(xiāng)村、田野、菜園、森林、小溪、家禽六畜美如畫卷。
住宿設施
驛站共5間客房和3個高高柱立的樓臺,房屋為了與環(huán)境融入采用了泥瓦竹木石混合的排式結構,保持空氣清新環(huán)保低碳。走廊盡頭自助式的柴廚會將你帶回到舊時鄉(xiāng)下的家,廊外是湯泉浴池和亭臺,用于吃飯飲茶聊天看風光。這里盛夏無暑,也沒有蚊子困擾。
入口處設有自助消費投幣箱,這里提倡自助、互敬與交流, 公驛內只設一個驛丞為您提供安全指引和公共衛(wèi)生服務,不是一起入住的驛客建議協(xié)商安排使用廚房及湯池設施。
廚房內各種蔬菜肉類每天由農戶送來可以自由取舍,飯食需自己動手用柴火大鍋燒熟,吃完離去時請記得往投幣箱里投些飯錢,所得收入除歸還農戶本金外用于孔屋村的公共事業(yè)。
鄉(xiāng)野水土
這里屬客家聚落,地處次高寒山區(qū),冬冷夏涼是避署吹風的勝地,建站后從遠處巖中引來恒溫山泉為的是驛客冬季養(yǎng)生。
土壤自然肥沃,保留著3000多年前的農耕方式,應季有大米、花生、玉米、絲瓜、藍瓜、蕃薯、芋頭、芥菜、白菜等農產。您也可以認領個一畝三分地自耕自種,周末過來勞作收獲自己的蔬菜糧食。
周邊游玩
安頓好后最好的游玩是沐浴后靜下心來養(yǎng)養(yǎng)神,呼吸新鮮空氣、吃素菜飲山茶,然后聽著山風深度睡眠。實在閑不住,也可到就近野溝里抓些魚摸些螺,或循圖到遠些的大峽谷、大草旬、天門溝、波羅河,以及不為人知的鄉(xiāng)村走走,自己發(fā)現的風景才是最美。
(其他分驛 正在建設中……)